人性化护理对心外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7期   作者:李娜
[导读] 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对心外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效果与价值。
        李娜
        河南省省立医院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对心外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内本院心外科收治住院患者30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组方式进行分组,其中15例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剩余15例作为实验组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负面情绪明显改善,同时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对比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心外科住院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临床效果好,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关键词】心外科;人性化护理;焦虑抑郁情绪;护理满意度
        心外科住院患者的住院时间普遍较长,患者在医院中受到病情、健康知识、医疗费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常出现各种负面情绪,在临床表现中十分明显,甚至影响到了正常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开展。为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需要采用有效的护理引导,房主患者消除负面情绪。本文就人性化护理在心外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内本院心外科收治住院患者30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组方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15例,男女比例8/7,年龄范围为34-88岁,平均为(54.8±11.7)岁,实验组15例,男女比例9/6,年龄范围为33-89岁,平均为(55.2±11.9)岁,组间对比男女比例及年龄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所有患者均在本院心外科住院接受治疗,所有患者知悉并同意本次研究开展,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
1.2.2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1.2.2.1 人性化健康教育:健康知识宣教方面,应当多方面、多过程的开展,根据患者不同进程的病情告知疾病、药物、休息、饮食、运动等多方面的知识,同时告知注意事项,保证患者围绕疾病相关影响因素有足够的健康知识储备、在不同阶段冠心病下能够实现自我监督,及时报告,即使在出院之后,护理小组应当给予延续性健康知识教育,告知居家后相关健康知识。
        1.2.2.2 人性化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方面,护理人员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加强日常沟通,结合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患者出现负面情绪的原因,并且采取有效的心理引导方式进行引导,常见的心理引导方式包括倾听、语言暗示、转移注意力、社会关系支持等,达到消除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治疗积极性的目的。


        1.2.2.3 人性化药物管理:药物的使用对于居家治疗的患者十分重要,除去告知患者定期到社区医院进行复查之外,护理人员需要定时随访,期间告知药物的作用观察患者用药方法、时间以及剂量是否正确,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用药副作用,视情况改变用药种类。
        1.2.2.4 人性化病房护理:加强病房内检测设备、呼叫工具、扶手床栏等设备的检查,合理调节室内温度以及湿度,保持室内光线适宜,定时通风透气,同时应严格探望制度,为患者提供一个温馨、安静的休息治疗环境。
1.3观察指标
        (1)负面情绪:采用SDS/SAS量表进行分析。
        (2)护理满意度:采用《通用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量表》分析,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满意率+一般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3.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负面情绪明显改善,同时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对比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对比:实验组SAS(11.2±1.2),对照组(18.9±2.4),(t=11.114,P=0.014);实验组SDS(12.0±1.1),对照组为(17.2±2.3),(t=7.899,P=0.010)。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15例(100.0%),对照组为11例(73.3%),(χ2=4.615,P=0.032)。
3.讨论
        因为心脏的重要性,心脏及相关系统疾病在人们的意识中是十分重要的疾病,而该类患者大多数需要长时间住院治疗和观察,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患者往往出现各方面的负面情绪,注入绝望、愤怒、焦虑、抑郁等,相关负面情绪的存在对患者的治疗和疾病恢复有着重要的影响[1]。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近年来使用较为广泛的护理工作模式,护理人员除了护士除了应加强对病人自身的关注外,还需要把注意力放到病人所处的环境、心理状态、物理因素等对疾病康复的影响因素[2]。通过围绕患者为中心,充分考虑影响疾病恢复的多种因素,将临床管理与护理的各个环节整合成一个系统,再有效的展开,获得良好的效果,本研究中,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负面情绪明显改善,同时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对比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心外科住院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焦虑及抑郁等负面情绪,患者的配合积极性将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人性化护理临床效果好,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云霞,唐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3(12):29-31.
[2]程珊壁,谢霞,赵丽萍.人性化护理对心外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中旬刊),2017,3(11):111-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