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及日常生活能力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7期   作者:吴淑静 满春月 宋义珍
[导读] 观察人性化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对日常生活能力影响。
        吴淑静    满春月    宋义珍
        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对日常生活能力影响。方法: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抽选5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入院时间为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疾病症状、阴性症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87.73±6.08)分,阴性症状评定表(SANS)评分为(40.76±3.06)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检验,t=5.02、10.15,P<0.05;观察组患者的BPRS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精神分裂症;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症状

        精神分裂症为目前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精神科疾病,具有易反复发作、自残率高等特征,目前临床主要通过药物控制疾病,但是其无法改善患者的生活情况以及社会能力[1]。本文主要分析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人性化护理的效果,其具体研究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方法
1.1资料
        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抽选于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接收的5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以数字随机分组方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6例/组。
        对照组:根据患者的性别,男性占15例,女性占11例;年龄平均值(38.62±3.79)岁;病程平均值(14.61±2.25)年。
        观察组:依据性别,男性、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17例、9例;年龄平均值(38.54±3.81)岁;病程平均值(14.75±2.32)年。
        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资料数据相比较,P>0.05。
        入选标准:经临床检查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同精神分裂症相关诊断标准相符的患者;对研究知情并且自愿纳入的患者;自愿配合填写相关问卷的患者。
        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者;合并重要脏器功能疾病者;合并其他精神障碍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针对疾病治疗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向患者和家属展开详细介绍,实施常规健康宣教护理、用药指导护理等;除此之外,护理人员需要完成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和睡眠护理等。
        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详细护理内容如下:
        (1)整理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同患者展开健康宣教,告知患者良好心态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同病情控制良好患者展开有效的沟通、交流,提升其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同家属展开有效交流,期间向其灌输家庭支持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使家属积极参与至医疗活动中,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关爱,提升积极性。
        (2)告知患者在保证充足睡眠的同时,积极参加户外娱乐活动,并且鼓励家属积极陪伴患者参加活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分析其机体不适情况,了解其起居习惯以及相关需求等,及时改善住院环境。
        (3)针对处于急性期患者,护理人员需灵活应用沟通技巧,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实施护理活动过程中,帮助患者区分现实和自身的想法,若患者有错误认知存在,切忌同其发生争执,可通过一对一护理,增加信任感,随后给予暗示和积极的引导,逐渐帮助其建立正确的认识。
        (4)因患者无法控制自身的行为,为此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极易出现危险动作,护理人员需要重视患者的安全护理措施,在病房甚至病区内保存好危险物品,并且加强患者的看护质量。
        (5)因患者的病程较长,极易导致其丧失社会能力,为此可针对病情稳定患者制定生活技能训练方案,并且鼓励患者参与至训练活动中;结合患者的喜好、生活习惯等制定工作和娱乐活动计划,督促懒散患者积极参加训练。
1.3观察指标
        (1)观察并统计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表进行评估,得分越高代表越占据优势。
        (2)分析两组患者的阴性症状(SANS)和疾病症状情况——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进行评定,包含缺乏活力、焦虑抑郁、思维障碍、敌对、激惹性等维度,均以得分越低代表越占据优势。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的相关观察指标数据在分析时均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P<0.05代表数据相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实验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的BPRS评分和对照组相比较,均明显更低,P<0.05,详见表1所示: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存在主动性低下、意志欠缺等阳性症状,疾病发生以后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可受病情影响逐渐降低,对其正常生活和工作等均存在严重不良影响。药物虽然可以改善疾病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但是在恢复患者生活能力方面效果欠佳[2]。
        常规护理活动忽略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需求,护理人员未根据患者的病情需求、心理需求等实施护理工作,不仅无法改善病情,且可能持续性降低其生活质量[2]。
        人性化护理是随着“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盛行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中的新型护理模式,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该项护理活动有利于护理人员极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需求,通过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将不良刺激避免,并且帮助患者逐渐适应医院的环境,提升依从性[4];给予健康宣教,提升患者与家属的认知水平,帮助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治疗;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可确保临床护理工作顺利开展;完善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减轻负性情绪对依从性、病情控制的影响;完善安全护理可避免患者自伤或伤害他人;给予社会技能训练,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SAN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BP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可以促进精神症状的改善,且可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可能由于人性化护理重视患者病情护理的同时,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社会支持以及环境护理等,改善负性情绪,降低消极因素所致影响,给予社会技能训练,转移患者对病情的注意力,同时提升积极因素。
        综上所述,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具有进一步推广实施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范喜英,吴月婵,张玲,等.改良森田疗法在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广西医学,2018,40(6):713-715,722.
[2]沈燕敏,王玲,闵海瑛,等.Orem自护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理能力及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8,38(z1):275.
[3]王雅辞,闫冰雪,关馨瑶.时间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及精神症状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2):3037-3040.
[4]郑晶,殷岫青,吴佳悦.循证护理模式对预防精神分裂症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4):121-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