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洁 潘琴 叶倩倩
温州市人民医院手术室 ,浙江省,温州市325000
Application of prospective nursing model in preventive hypothermia nursing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surgery
Chen Xiaojie Pan Qin Ye Qianqian
Department of Operating room, Wenzhou People’s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 Wenzhou 325000, china
【摘要】目的 研究前瞻性护理模式在创伤手术患者预防低体温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于我院进行手术的急诊创伤患者80例进行分析,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成2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预防低体温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前瞻性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低体温发生率及寒战发生率进行记录和比较,并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前瞻组患者的低体温发生率、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且前瞻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前瞻性护理模式在创伤手术患者预防低体温护理管理中能够明显降低低体温的发生率及寒颤的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护理管理模式。
【关键词】前瞻性护理模式;创伤手术;低体温护理管理;满意度
创伤是我国院前急救的首要病因[1],是人类死亡的第5大原因[2],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普遍问题[3],不容忽视。低体温是指体核温度低于36℃,分为轻度低体温、中度低体温、重度低体温。它是创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4]。基础与临床研究均显示,术中低体温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应激反应,还会使患者的抗感染能力下降,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伤口感染率,影响切口愈合,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5]。前瞻性护理模式将患者作为中心,将临床应用作为基础,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6],更具有科学性,更能体现以人为本。本文对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于我院手术治疗的急诊创伤手术患者80例进行研究,旨在研究前瞻性护理模式在创伤手术低体温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于我院手术治疗的急诊创伤外科患者80例进行研究,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男性34例,女性6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为(33.2±4.5)岁,其中多发伤5例,肋骨骨折3例,脾脏损伤4例,颅脑损伤18例, 四肢及躯干骨折10例;观察组患者男性32例,女性8例,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为(34.2±4.5)岁,其中多发伤5例,肋骨骨折3例,脾脏损伤4例,颅脑损伤18例, 四肢及躯干骨折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 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根据手术室常规保温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提早预热液体至37℃,包括注射液、消毒液、冲洗液等;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皮肤裸露;术中控制手术室温度在21℃-25℃左右;科学使用充气式保温毯、电动加温仪等加温设备。
1.2.2观察组护理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前瞻性护理模式,护理措施如下:(1)成立围手术期低体温管理小组。由麻醉科主任、手术室护士长及麻醉科、手术室创伤应急小组成员组成管理小组。主要负责制定手术患者低体温预防操作流程、规范理论和操作培训、质量控制检查及制订改进措施。护理人员需对创伤患者低体温影响因素进行汇总、分析以及讨论,制定适宜的护理方案并对护理小组中各位成员进行培训。(2)通过评估量表实现早期识别低体温的发生,量表主要包括客观判断量表-瑞士低温分期模型、主观判断量表-冷不适量表。巡回护士术前使用低体温风险评估表对患者进行快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具有前瞻性、个性化的保温护理措施;(3)通过无创体温监测管理系统对患者体温实施连续性动态监测,一旦发现患者体温降低,护理人员应立即加强或调整保暖性措施;保证转运过程中患者的连续保温,做好环节质控;在手术交接单上体现异常体温,方便术后接收科室进行连续性观察和管理;(4)建立三级质控网格 :①围手术期低体温管理小组每日常规督查:对低体温高危手术患者进行督查,评估巡回护士的低体温预防措施是否到位,发现问题及时指正;②护士长及责任组长不定期巡查:巡查术中低体温预防情况,对未采取低体温预防措施或措施不到位的护士进行现场指导,并持续追踪该护士对术中低体温的管理情况,直至合格;③持续质量改进:在科室月质量控制会上将低体温管理日常问题进行反馈,全体人员参与讨论,提出整改措施,修订《预防手术相关低体温工作流程》。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体温变化和呼吸抑制、寒战发生,以及患者满意度。体温变化状况记录患者入手术室时,麻醉后30min,麻醉后60min,手术结束后即刻4个时点的体温。患者体温低于36 ℃视为低体温;寒颤:参考Cross-ley与Mahajan评估量表评估患者肌肉震颤的程度,分为0~4 级,若患者表现出2~4级肌肉震颤则视为寒颤[7];对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评分,若评分≥2分,则视为患者存在躁动[8]。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问卷满分为100分,得分在80至100分之间则为患者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得分在60至79分之间则为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得分在0分至59分之间,则为患者对护理工作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22.0 系统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体温变化结果比较:采用前瞻性护理模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手术中与手术后体温测量值均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1。
3 讨论
在临床中,前瞻性护理模式是运用前瞻性主动性服务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护理,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及发展态势,运用自身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管理措施,旨在提升护理质量从而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护理模式。创伤后患者低体温发生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人口学因素、创伤相关因素,急救现场因素、医源性因素和其他因素 5 个方面[9],而手术室护士需对低体温相关知识掌握到位,才能尽早识别及预测,从而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地降低低体温的发生。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前瞻性护理模式在创伤手术患者预防低体温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手术室通过建立低体温管理小组及督导管理机制,全员参与操作及培训,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利用低体温评估量表快速评估创伤患者低体温发生情况,预见低体温发生程度及趋势,给予预防低体温的护理措施;通过无创体温监测管理系统能连续性动态体温监测,可早期发现、早期处理;转运过程中提供患者的连续保温措施,致使低体温管理系统更加完整。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中与手术后体温测量值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呼吸抑制、寒颤及躁动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也较对照组更高,P<0.05。综上所述,给予创伤手术患者前瞻性护理模式在预防低体温护理管理中,能有效降低低体温的发生率,降低呼吸抑制、寒颤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唯,梁永晴,曹彦,等.2015-016年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临床急诊杂志,2016,17(12):938-941.DOI:10.13201/j.issn.1009-5918.2016.12.012.
[2] 陆一鸣,於平.在我国建立创伤急救新模式已迫在眉睫[J].临床急诊杂志2013.14(1)-3DOI:10.13201/j.issn.1009-5918.2013.01.005
[3] Spreide K.Epidemiology of Major Trauma[J].Br J Surg,2009,96(7):697-698 .DOI:10.1002/bjs6643.
[4]龚剑峰,朱维铭.低温酸中毒与凝血机制障碍[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23(2):96-98.
[5]李丽琼,兰静.术中保温护理对肝癌患者低体温发生率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5,21(9)1545-1548.
[6] 房海燕.前瞻性护理模式在急诊外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北京医学,2015,10:1006-1008.
[7] Davies A,Crossley A, Harper M,et al.Lateral cutaneous femoral nerve blockade-limited skin incision coverage in hip arthroplasty [J].Anaesth Intens Care,2014,42(5):625-630.
[8] 汪雪锋,方才,魏昕,等.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胃癌手术患者血浆褪 黑素浓度影响及其与苏醒期躁动的关系[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3,48(12):1539-1541.
[9] 涂加园 ,李 琳 ,刘 云 等.创伤后患者低体温的评估工具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8,25(13):37-41. 1
(第一作者:陈晓洁,浙江省温州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护士,主管护师,手术室护理,本科,邮箱:4601722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