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通江县人民医院 四川通江 636700
妇产科是医院中的重要科室,在妊娠、分娩期间,女性身体和心理上都会出现较大变化,且女性患者敏感性高,很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紧张等一系列情绪,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安抚,会导致医患配合程度不高,治疗效果差,不利于患者康复,也会对其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当前在人们健康意识、医疗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患者和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尽可能满足患方需求,医方在对妇产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遵循人性化管理的原则,让患者从身体和心理上都得到满足,以提升治疗效果,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1.资料与方法
选取了本医院近些年来一共724例妇产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包含不同类型妇产科疾病的案例,子宫肌瘤77例,宫颈炎103例,剖宫产产妇210例等,患者年龄在21-61岁之间,纳入标准:常见的妇产科疾病患者,排除标准:内脏器官受损的患者不参与此次研究;慢性疾病患者不参与;合并恶性肿瘤患者不参与。为了凸显人性化管理的效果,另外选取了350组病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的病例和人性化管理组完全相同,只是在患者病例数量上存在差异,其中宫颈炎47例,子宫肌瘤31例,剖宫产98例等,为了提升对比效果,依然将患者年龄控制在在21-61岁之间。两者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也具有可比性。
1)对照组
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在患者进入医院接受治疗后,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科普病情的有关知识点和注意事项;在治疗之前要接受全身检查,查看患者病情性质和严重程度,让患者和患者家属做好心理准备;医护人员要根据要求指导患者服用药物;对于要进行手术的患者而言,要密切关注其在手术过程中和术后的生命体征变化,做好监护工作。
2)观察组
观察组主要采用了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拓展了对照组的护理范围,丰富了护理形式,充分尊重患者在医疗和生活上的需求,以患者为中心,尽量满足患者个性化、差异化的医疗服务,无需患者主动提出要求,医护人员就能够积极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在护理的全过程都能体现出对患者的关心和关爱。从患者办理入院开始,就要主动和患者交流,了解患者个人背景,例如工作、性格、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各方面内容,能根据患者的差异性,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贯彻落实责任制度,明确划分每位医护人员自身职责,确保护理方案中的各项计划都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在医护环境护理方面,要每天坚持对病房进行打扫和清洁,定时保持室内通风,加快空气流动,定期更换患者的床单、被褥,为其创造良好的康复和治疗环境。对于产妇而言,在病房内要放置病情宣传手册,粘贴儿童照片,让产妇在心理上得到放松,感受到来自医院的关爱。在产妇入院之后,需要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和情绪上的变化,少部分产妇会有焦躁、抑郁的情绪,对于这些患者,医护人员要主动和其进行交流,安抚情绪;如果情绪起伏较大,则要上报给主观医生,邀请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辅导。
除此之外,还要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例如对于内科治疗的患者而言,要尽量全程陪同其参与检查,嘱咐和指导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发放口服药物,主动告知患者服用药物之后的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对于手术治疗以及剖腹产的患者而言,在手术之前就需要做好准备工作,耐心讲解注意事项,消除患者对手术的紧张感,密切观察伤口处是否存在渗液、渗血的情况,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对于疗效不理想的患者而言,在治疗过后往往情绪低落,医护人员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提升患者治疗信心。
2.结论
在医疗水平和人们健康意识都不断提高的今天,妇产科护理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这也是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新需要,要以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为重要参考标准。人性化管理模式充分尊重了患者的主体地位,更注重患者个人的感受,在传统护理模式中,主要侧重于疾病护理,但往往适得其反,会让患者对疾病产生恐慌的心理。妇产科患者都为女性,不管是心理承受能力还是情绪调节能力都较差,在治疗、住院期间很容易抑郁、焦躁,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从入院开始就能够让患者体会到来自医院的关爱。大部分女性患者的焦躁情绪都来自于对病情的不了解,在人性化护理理念下,医护人员要积极主动向患者讲解病情的有关知识,提升其认识,消除对未知病情的恐慌,能够让患者更好配合,提升治疗和康复效果。和传统护理方法相比,人性化护理更注重患者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切实尊重了患者的主体地位,调查研究表明,人性化的护理方式能够让患者以更轻松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能有效提升治疗的依从性。
总而言之,在护理过程中,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方式,医患之间需要积极主动交流沟通,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和康复环境,拉近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距离,消除隔阂,提升患者对医方的信任感和依从性,以更好提升治疗效果和满意度。人性化的护理模式能够提升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这种护理模式在临床医学上应该得到推广,也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医院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