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育儿胜任感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7期   作者:李桂红 陆小娅 唐娟 韦润红 郭献密
[导读] 育儿胜任感是父母在育儿过程中满足各种需求的效能和能力。
        李桂红  陆小娅  唐娟  韦润红  郭献密
        河池市宜州区人民医院  广西河池546300
        【摘要】育儿胜任感是父母在育儿过程中满足各种需求的效能和能力。本文综述了育儿胜任感的基本概念、评估工具、影响因素、相关研究的研究进展,为帮助二孩高龄孕妇适应角色转变,提高育儿胜任感提供依据。
        【关键词】育儿胜任感;研究;进展
        2016年1月1日全国统一实施全面开放二孩政策,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政策出台后,不少“70”、“80”后妇女萌生了生育二孩的想法,导致二孩高龄孕妇比例明显增高。二孩高龄孕妇由于身体素质不再是生育高峰期,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高于适龄孕妇,其母亲角色再次转变极易引起心理变化,同时育儿胜任感下降。研究显示,新生儿母亲角色适应不良的发生率高达60%。因此,加强二孩高龄孕妇围产期保健,促使其适应母亲角色,提高育儿胜任感尤为重要。本文将育儿胜任感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一、育儿胜任感概述
        育儿胜任感(PSOC)有诸多定义,所有定义全球包括两个主要元素,父母的认知和父母情感上的自我认知。Nunes等研究表明,如父母的自尊,父母的自我效能感,父母知觉控制都属于父母育儿胜任感。1977年,Giband-Wallston根据自尊理论育儿情境的特殊性演化了PSOC两层含义,即育儿效能、育儿满意度。2007年Suwansujarid等对PSOC进行了统一定义,即PSOC为父母在育儿过程中满足各种需求的效能和能力。
        二、育儿胜任感评估工具
        1975年Wagner和movse等用工作能力量表为模型,将项目改为适合新生儿母亲,PSOC最初用来评估婴儿母亲自尊心水平。1977年Ciband-Wallston根据自尊理论及育儿情境的特殊性制作了育儿胜任感量表。该量表在美国、英国、加拿大、中国、香港等地广泛使用,显示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该量表包括2个维度,17个条目,即育儿效能维度(知识/技能)8个条目,育儿满意度维度(价值感知/舒适)9个条目。量表采用6级评分法,分别从绝对同意到绝对不同意分为6级,依次计1-6分,其中有9个条目采用反向计分法,量表总分为17-102分,分值越高,说明研究对象的育儿胜任感越好。该量表对育儿过程中的母亲普遍使用。1989年Jonhston和Mash在PSOC原量表的基础上进行了验证性因素修改,把原量表第17条删减,总量表条目数为16个条目,即育儿效能维度7个条目和育儿满意度9个条目。缩减版量表由于局限性较大,尚未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2004年Rogers等通过849名母亲和329名父亲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育儿效能和育儿满意度两个因素与原量表的研究基本一致。是否将条目17新纳入,以增加量表使用的灵活性与全面性,有待考虑。香港学者Nagi等2007年通过170名母亲进行跨文化调试,经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PSOC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适合在香港地区使用。但发现原量表中条目14和条目17与所属维度相关性较低,研究显示,条目14、条目17的负荷值较小(﹤0.4),但满足负荷值﹥0.2(P﹤0.0001)。2013年Suwansujarid等通过PSOC量表对泰国195名父亲调查发现,删除条目17,仍显示较高信效度。国内在2014年,杨晓等首次通过200例产妇对C-PSOC量表进行跨文化调查发现,量表在大陆地区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该量表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CVI)均﹥0.9,平均CVI值为0.98,Cronbach′sa系数均﹥0.80,可用于内地产妇育儿自尊水平的评估,为产科护士评估并促进母亲角色达成提供依据。2016年Nanes通过对146名高风险家庭社会支持的干预中,跨文化调试了葡萄牙版本的PSOC。之后,未见公开文献报道对量表条目进一步验证性分析相关内容。
        三、育儿信任感影响因素
        1.性格特征  
        母亲性格特征在育儿胜任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外向、乐观、沟通能力良好的母亲,更容易学习各种育儿技能,积累如何与孩子相处的经验,孩子更乐意与其相处,沟通,反馈他们做的很好。因此,该类母亲育儿胜任感更高。相反,内向、消沉、沟通能力差的母亲,育儿胜任感较低。对母亲而言,人性化、善沟通、情绪稳定的母亲育儿胜任感较高,孩子过度反应会较低。母亲也会产生更多的温暖。低自尊、低自我效能、低社会支持的母亲,其育儿胜任感相对低下。
        2.文化程度  
        2018年李菲等研究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是母亲育儿胜任感的影响因素(P﹤0.001),即文化程度越高的母亲其育儿胜任感越高,与吕慧、马文娟研究结果一致。文化程度高的母亲在育儿过程中更注意自身的学习提高,与孩子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发现自己在育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自我反思,通过多途径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因此,该类母亲育儿胜任感更高。
        3.年龄  
        母亲的年龄与其育儿胜任感水平呈正相关。2008年,Logsdon等通过对比低年龄组和高年龄组母亲的PSOC水平,结果发现:高年龄组母亲育儿胜任感明显高于低年龄组。这与高年龄组母亲有着更多育儿经验和生活经历有关。她们能掌握更多的育儿技能,从而更好的应对育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4.压力  
        2018年李菲等研究结果显示,母亲育儿胜任感与压力呈负相关,即感知压力越大的母亲其育儿胜任感越低。研究显示,孕妇感知到压力大不仅能增加孕妇产前抑郁发生率,还会影响新生儿大脑的发育,造成产后抑郁,间接影响母亲的育儿胜任感。可通过加强围产期健康教育及保健工作,让孕妇了解孕育胎儿的过程及各时期发生的生理变化,使其对妊娠、分娩、科学育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杜绝不利因素对母儿的影响,可减轻母亲的压力,提升其育儿胜任感。
        5.社会支持  
        李菲等研究结果显示,社会支持是母亲育儿胜任感的影响因素,育儿胜任感与社会支持水平呈正相关。翁雪玲等研究发现,家庭支持少的母亲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育儿胜任感较低。林存敬等研究显示,配偶在家庭教育中缺失现象严重,在抚育孩子过程的参与度很低。配偶是母亲最亲密的家庭成员,可通过让配偶充分参与育儿过程,让夫妻双方协商育儿的角色和责任,减轻母亲的育儿负担,提高家庭支持系统,提高母亲育儿胜任感。
        6.孩子健康状况  
        有研究发现:当孩子被诊断为某种疾病时母亲的育儿能力遭到威胁,育儿信念降低,从而母亲育儿胜任感也会降低,这与Arellano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孩子诊断出疾病对于父母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刺激,其育儿压力显著增加,家庭功能出现问题。2009年有学者对33对子女存在疾病的父母进行调查时发现,疾病患儿父母的育儿胜任感一般较低,主要是由于巨大的育儿压力,这些压力来源于孩子身体健康状况,疾病程度,经济等方面。母亲主动学习疾病相关知识,提高育儿能力,可增强育儿胜任感。
        四、育儿胜任感与母亲抑郁相关性研究
        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围生期抑郁发病率受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时间以及诊断标准差异性的影响变化较大,一项系统评价发现我国产妇后1周抑郁发生率(EPOS≥13)为14.7%,翁雪玲等研究发现高危孕妇产后抑郁发生几率为18.3%。赖婉君研究发现产后抑郁与育儿胜任感呈负相关性,即产妇育儿胜任感越高,发生产后抑郁的可能性越小,反之发生产后抑郁的可能性越大。医务人员应从孕期开始进行孕妇抑郁症状筛查,对围生期抑郁的孕妇给予足够重视,给予适当的指导及干预,减少抑郁发生,提高其育儿胜任感。


        五、展望
        相对于母亲其他育儿理念的研究,育儿胜任感这一新颖指标起步较晚,且多集中在欧美国家。国内对PSOC的研究开始于2000年,主要研究集中在香港地区,大陆地区鲜有报道。目前检索国内数据库,大多数据研究集中在量表调查方面及健康的研究对象身上,针对育儿胜任感的干预较少。国外根据PSOC的研究结果,逐步形成了较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指南,我们应学习、借鉴国外的研究经验,研究方法多样化,量性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结合临床的应用型研究,在不同经济水平的地域进行相关研究,从而弥补国内此方面研究的空白,同时多关注早产、多产父母育儿胜任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秋静,李琦.母亲育儿胜任感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8,16(19):2330-2332.
        [2]Nunes C,Jimenez L.Menendez S,et al.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an adapted version of the Parental Sense of Competence(PSOC) Scale for Portuguese at-risk parents[J].Child & Family Social Work,2016.21(4):433-441.
        [3]Suwansujarid T.Vatanasomboon P.Gaylord N.et al.Validation of the parenting sense of competence scale in fathers:Thai version[J].Southeast Asian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 Public Heslth.2013.44(5):916-26.
        [4]Karp SM,Lutenbacher M,Wallston KA.Evaluation of the parenting sense of competence scale ni mothers of infants[J].J Child Fam Stud,2015,24(11):3474-3481.DOI:10.1007/s10826-015-0149-z.
        [5]Gilmore L,Guskelly M.Factor structure of the parenting sense of competence scale using a normative sample[J].Child Care Health Dev,2009.35(1):48-55.DOI:10.111/j.1365-2214.2008.00867.x.
        [6]Ngai FW,Waichi CS,Holroyd E.Translation an validation of a Chinese version of the parenting sense of competence scale in chinese mothers[J].Nursing Research,2007,56(5):348-354.
        [7]杨晓,高玲玲,张振香等.中文版育儿胜任感量表在产妇中应用的信效度检验[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7):881-885.
        [8]de Haan AD,Prinzie P.Dekovic M.Mothers’ and fathers’ personality and parenting:the mediating[J].Dev Psychol,2009,45(6):1695-707.
        [9]Shrooti S,Mangala S,Nirmala P,et al.Perceived Maternal Role competence among the Mothers Attending Immunization Clinics of Dharan,Nepa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ty Based Nursing & Midwifery,2016,4(2):100-105.
        [10]李菲,黄美凌,陈云等.高危妊娠产妇育儿胜任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现代临床护理,2018.17(5):29-34.
        [11]吕慧.产褥期妇女育儿胜任感的影响因素[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13):32-34.
        [12]马文娟,李真,贾寒等.郑州市312例产妇育儿胜任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7,24(7):35-37.
        [13]logsdon MC,Hertweck P,Ziegler C,et al.Testing a bioecological model to examine social support in postpartum adolescents [J].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2008,40(2):116-123.
        [14]孟春艳,江百灵,苍爽等.妊娠期心理压力对产前抑郁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8C):3016-3018.
        [15]RIFKIN-CRABOI A,BAI J,CHEN H,et al.Prenatal malternal depression associates with microstructure of right amygdale in neonates at birth [J].Biological Psychiatry,2013,74(11):837-844.
        [16]翁雪玲,翟佳,江志潇等.社会支持和育儿胜任感对高危孕妇抑郁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7,32(16):80-83.
        [17]林存敬,薄同娇.家庭教育中父亲缺位现象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5(10下):139-140.
        [18]Hendrika JM,Kristjanson L,coleman M.The parenting competency framework:learning to be a parent of a child with asthm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Pranctice,2003,9(6):368-73.
        [19]Arellano A,Denne LD, Hastings RP,et al.Parenting sense of competence in mothers of childen with autism:associations with parental expectations and levels of family support needs[J].Jouenal of Intellectual & Developmental Disability,2017(1):1-7.
        [20]钱耀荣,晏晓颖.中国产后抑郁发生率的综合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2):1-3.
        [21]赖婉君.产妇育儿胜任感现状及与产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0):18-19.
        【作者简介】李桂红(1978.03-),女,壮族,广西河池市人,本科学历,河池市宜州区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护理管理、重症护理。
        【课题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个性化多元化护理干预对二孩高龄孕妇育儿胜任感影响调查研究》(编号:Z201703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