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护理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护理中的重要性及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7期   作者:张柳
[导读] 研究体位护理模式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张柳
        中日友好医院     北京朝阳区     100000
        【摘要】目的:研究体位护理模式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2月—2020年5月间收治的52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做平均分组后,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体位护理干预,评估护理结果差异。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显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护理期间,合理运用体位护理方法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是一种科学的护理方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体位护理;并发症;VAS评分

前言: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眼科常见病,近些年随着临床上医学界对该病症的研究深入,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升,包括玻璃体切割联合内填充术等术式的出现,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1]。但是该手术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与患者的体位管理存在相关性,因此我院为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运用体位护理方法,并取取得满意。现为深入总结体位护理模式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本文以我院收治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9年2月—2020年5月间收治的52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经入院顺序对患者平均分组。其中实验组患者26例,男/女=16/10,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51.42±5.96)岁,包括右眼17例,左眼9例。对照组患者26例,男/女=14/12,年龄37-67岁,平均年龄(51.38±5.87)岁,包括右眼15例,左眼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用药指导、心理支持、环境优化等;护理人员注意评估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并重点阐明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
        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方案基础上接受体位护理干预,基本内容包括:(1)术前体位管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前护理中,应确保裂孔脱离位置处于最低点,有助于避免眼球运动所造成的眼内玻璃体液流运动,防止视网膜脱离的恶化。针对周边视网膜裂孔现象,护理人员要结合裂孔位置引导患者保持相应的体位,例如在鼻侧裂孔患者可采取患眼对侧侧位、在颞侧则采用向患眼侧侧卧位等。对于周边视网膜裂孔患者,要避免采用仰卧位,这种体位会造成视网膜下液向黄斑区流动,而加重黄斑区视网膜脱离现象,不利于术后视力恢复;而对于黄斑区裂孔患者,可采用仰卧位,避免视网膜下液向周边流动,扩大脱离范围,有助于视力功能恢复。(2)术后的体位护理。在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应根据手术治疗情况选择相应的体位,具体内容包括:①巩膜外垫压手术患者,在手术体位管理中应遵照“视网膜裂孔高位原则”调整体位,例如裂孔位于颞侧患者,则可以采取术眼的对侧卧位,鼻侧向患者,可采用术眼侧侧卧位等,上述体位方法能够避免玻璃体腔液体经裂孔流入视网膜与色素上皮层之间而影响手术治疗效果。②后极部裂孔患者经气液交换加长效气体注入、玻璃体切割治疗后,术后的理想体位为低头坐位或俯卧位等,这行可确保裂孔位于最高点,术后需一直维持该体位直至长效气体被吸收干净为止。③对于周边视网膜裂孔行环扎注气治疗患者,在术后也应该保持着低头坐位或者俯卧位,而由于玻璃体腔中的空气吸收快,因此患者一般在术后五天之后即可不必保持该体位。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一天、术后三天、术后七天的VAS评分情况(使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取值0-10分,得分越高则疼痛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5.0软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用卡方值检验,VAS评分用t值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显著。
2.结果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临床上常见且严重的致盲性眼病,手术治疗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关键。随着选阶段医学界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研究的深入,该病症的手术治疗方法逐年成熟,临床治疗方法多样,但是依然存在大量影响手术治疗的因素,其中体位管理则是其中的重点内容。
        为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本文详细分析了体位护理模式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结合本文的研究数据可知,实验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在体位护理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VAS评分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提示该护理方法具有满意效果。
        本文研究证明,术前的规范体位管理能够保障视网膜下液吸收,使患者能够通过更简单的激光封闭裂孔等方法得到治疗,此时患者承受的痛苦小;而对于不适宜激光治疗患者,术前体位管理能够提供满意的手术条件,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2]。而术后体位管理能够提高封闭裂孔效果,保障了视网膜功能恢复,并改善眼部疼痛情况。
        综上所述,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护理中,采用体位护理模式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满足临床治疗要求。
参考文献:
[1]张瑞.综合性护理联合被动体位对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3):345-346.
[2]林丽.体位护理干预对视网膜脱离患者功能复位效果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30):237-239+243.


作者简介:姓名:张柳(1987.9.20)性别:女.民族:汉,籍贯:辽宁省阜新学历:本科;现有职称:护师-研究方向:眼科护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