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管理对脑出血患者康复的干预效果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7期   作者:井蓉蓉
[导读] 探讨人性化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干预效果。
        井蓉蓉
        泗洪老年病医院 科室:脑科中心   江苏宿迁   223900
        摘  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88例脑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8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9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结论:人性化护理路径可提高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脑出血;患者;康复;干预效果
        在医院的神经外科中,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急危重症,此疾病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各处压力的增加,此疾病的发病率正在呈现上升的趋势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所以此情况下对患者应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以及症状的改善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188例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核磁共振或CT确诊,且符合全国脑血管病学会中关于脑出血的诊断标准,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严重消化道疾病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8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94例,观察组中男64例,女30例,年龄范围为46~79岁,平均年龄为61.7±5.8岁,出血量为22~70ml,平均出血量为46.5±5.5ml,出血部位:脑叶出血者34例,基底节及其内囊出血者16例,丘脑出血者32例,外囊出血者10例,其他部位出血者2例;对照组中男64例,女30例,年龄范围为45~78岁,平均年龄为61.7±5.5岁,出血量为20~69ml,平均出血量为46.3±5.7ml,出血部位:脑叶出血者34例,基底节及其内囊出血者14例,丘脑出血者28例,外囊出血者10例,其他部位出血者8例[1]。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出血量、出血部位等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活动。
        实验组加强人性化护理管理,包括(1)心理护理: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减少患者对日常护理服务的抵触情绪,缓解患者暴躁、易怒、焦虑、悲观等负面情绪,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知识和康复训练的内容,使其正确认识康复护理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配合度,增进康复效果。(2)配合护理:向患者家属传授康复训练期间的注意事项、饮食禁忌、日常护理技巧等,使患者家属能够主动的参与康复训练中;能够多陪伴患者,多鼓励患者,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并乐于主动与护理人员沟通,共同解决康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3)环境管理:保持病房、治疗室及周围环境的整洁、安全,为患者设置防撞胶条、扶手、护栏等方便或保护患者行动的设施,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室内温度、湿度适宜,床单整洁、干燥,室内定时通风。(4)生活指导:向患者及家属强调日常生活禁忌,不可过度劳累或过度训练,避免熬夜;严格按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增减或更换药物。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脑出血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之一,发病人群有年轻化趋势,其诱发因素很多,包括血液疾病、脑血管畸形、血管炎、高血压、气候变化、饮酒、情绪等[3]。早期发作患者会出现头痛、呕吐、嗜睡、浅昏迷等症状,同时存在严重的颅内压升高、脑组织水肿、脑脊液血性,以及各种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出血患者的黄金治疗时间为发病后6h,其早期治疗效果直接影响患者的整体康复效果。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易受到患者自身心理承受能力差、对康复干预的认识不足、质疑疗效、体能不足等因素的影响,需要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
        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是一种日常化的系统管理活动,有一定的规律性。只有实行系统管理,才能对日常的护理工作起到一定的保证。如果它只是形式上的规定,则会影响护理工作产生积极性的作用。人性化管理模式的作用是降低护理失误的风险,提高护理效率,激发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积极性,保持患者与医护人员间的良好关系。在护理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情况。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①很大一部分护理人员从护理学校毕业就直接来到医院进行实习,他们的护理经验不够充足,专业知识也没有经过临床的实践,因此技能运用方面还不够熟练。②由于医院工作的复杂性,每天需要面对的病人很多,管理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对护理工作进行系统性的管理和改革。③缺乏监督护理活动和指导人员工作的专门机构,使护理人员很难查明其工作中的不足之处。④一些医院特别重视医生、科技和先进仪器的发展,而对于基层护理人员的发展并不在意。
        护理是治疗的基础,我们必须特别注意提供护理培训。人性化管理模式是一项旨在促进医院积极发展,改善并提高护理人员管理制度的活动,他能提高护理人员对服务意识的认识,掌握对病人进行积极心理引导的能力,建立更好的护理机构,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性的培训,明确他们的专业职责,保证工作质量,根据系统程序在所有护理人员之间严格分配责任,明确具体工作细节,避免出现隐藏过失的现象。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将规范医院的工作制度,有助于医院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上[4]。目前,多数医院的护理工作还不完善,这就要求医院要对护理人员进行不间断的素质培养,提高其服务意识,减少潜在的安全隐患,提高医疗设备的利用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给医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
        近几年,随着护理工作和疾病诊治的水平日益上升,要求护理人员要不断地提升护理操作实践技能,巩固专业知识,保证护理工作能够平稳有序地展开。有效的护理人员管理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护理的服务质量。在研究中,观察组的工作效率要明显比对照组高。应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缓解护理人员的负面情绪,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患者和护理人员因沟通不当等产生冲突的风险,保证了护理人员工作环境的和谐,提高了患者对于医院的满意度。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情感方面的管理,对于护理工作者的心理和身体状态要及时把握,避免不良事件的产生,构建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互信互爱的和谐大环境,对于护理工作的提升可以起到质的飞跃。
        综上所述,将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康复治疗中,可提高康复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孝荣.细节化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实施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02):277-279.
        [2]魏婷婷.人性化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临床医刊,2018,31(05):4032-4033.
        [3]陈艳培.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J].临床研究,2018,26(09):182-183.
        [4]马燃,臧兆萍,张鹏,张杨,王程圆.脑出血手术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09):244-2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