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诗
广州血液中心 广东 广州510095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无偿献血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前后具体情况。方法:选择广州血液中心于2019.1-2020.10月参加无偿献血的100例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献血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对献血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人性化护理后无偿献血者心理状况明显低于护理前心理状况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无偿献血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减少献血者担心、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发生,护理效果较明显,因此值得推广采纳。
【关键词】无偿献血;人性化护理;不良情绪;对比分析
无偿献血主要是指为拯救他人生命,自愿将自身血液无私奉献于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会收取超过因献血发生的必要交通、误工等成本额度以及报酬的行为[1]。以往的无偿献血过程中,传统的护理服务理念较为简单,因此需要在原来基础上进行创新、调整。本文即分析对无偿献血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后效果,主要内容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广州血液中心于2019.1-2020.10月参加无偿献血的100例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献血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对献血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范围:18-55岁,平均年龄:31.15±1.36岁)。纳入标准:①均知情同意,②均第一次进行无偿献血。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沟通障碍,②疾病患者,③配合度较低。对所有人员年龄、身高等常规资料分析后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献血者对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所有献血者均进行人性化护理模式。主要内容包括:①与献血者积极主动沟通,深入了解献血者目前心理状况,根据实际心理状况进行综合评定,划分等级,并做出判断。采用SCL-90对每位献血者护理前心理状况进行评分。②健康宣导:护理人员对献血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告知献血者在正常范围内献血并不会损伤身体,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告知正确的献血流程、具体操作、献血后护理方法等,让献血者充分了解,提前做好心理准备。③心理护理:对献血者进行心理沟通,给予献血者较多关心、帮助,提高依从性和配合度,从而积极配合工作人员顺利完成血液采集。在人性化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应该拥有较强的服务理念和较好的服务态度,不断规范自身护理行为,给予献血者较多耐心,理解,这样才能缓解献血者紧张情绪,减少不良反应。
1.3 疗效标准
采用SCL-90对所有献血者护理前、后心理情况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心理状况:焦虑、紧张、心情不适、心情舒适。每项为10分,焦虑、紧张、不适分数越高说明护理效果越弱,心情舒适分数越高说明护理效果越明显。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献血者护理前、后心理情况评分对比分析
所有献血者护理前焦虑(3.12±1.56),紧张(3.48±1.66),心情不适(3.77±1.48),心情舒适(1.21±0.11)。所有献血者护理后焦虑(1.22±0.12),紧张(1.12±0.08)心情不适(1.27±0.09),心情舒适(3.13±2.17)。两组焦虑(t=12.144,P=0.001),紧张( t=14.200,P=0.001)心情不适(t=16.861,P=0.001),心情舒适(t=8.837,P=0.001)。研究结果显示,人性化护理后无偿献血者心理状况明显低于护理前心理状况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外伤出血、产后大出血、严重烧伤、各种血液病以及外科手术均需要依靠输血进行救治,由于血液无法人工制造或者利用其它物质进行替代,因此只有进行采集适龄公民血液,帮助他人所需。在血液采集中心对于采血服务要求较高,为预防和降低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因此需要调整、创新护理方法,缓解献血者不适,提高献血者满意度。
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在无偿献血中,主要通过对献血者进行心理护理、健康知识宣导、提高护理人员护理综合能力等措施。护理人员深入了解献血者目前心理状况,根据实际心理状况进行综合评定,划分等级,并做出判断,实施。护理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护理综合能力,不断规范自身护理行为,给予献血者更多耐心,理解,这样才能让无偿献血者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从而确保无偿献血事业稳定发展。本文即分析人性化护理前、后献血者心理状况,研究结果显示,人性化护理后无偿献血者心理状况明显低于护理前心理状况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无偿献血中心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减少献血者担心、焦虑、不适等不良情绪发生,护理效果较明显,因此值得推广采纳。
参考文献
[1]李娟, 欠晓春, 党晓娟.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无偿献血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贵州医药, 2020, 44(03):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