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对心理情绪的影响评价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3期   作者:祁丹
[导读] 目的:探讨采用人文关怀方式对恶性肿瘤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后对其心理情绪等产生的影响。
        祁丹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人文关怀方式对恶性肿瘤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后对其心理情绪等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09月~2020年05月收治的52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数字奇偶法分组;人文关怀组(26例):采用基础护理+人文关怀方式完成恶性肿瘤护理;基础护理组(26例):采用基础护理方式完成恶性肿瘤护理;就组间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以及SDS/SAS量表展开对比。结果:护理前,人文关怀组恶性肿瘤患者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72.25±3.52)分以及SDS/SAS量表(66.29±5.32)分/(66.33±6.02)分同基础护理组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71.99±4.02)分以及SDS/SAS量表(63.39±5.39)分/(66.45±6.11)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人文关怀组恶性肿瘤患者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91.42±3.66)分以及SDS/SAS量表(32.02±2.33)分/(32.11±2.35)分均高于以及低于基础护理组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80.59±5.03)分以及SDS/SAS量表(45.29±4.34)分/(45.66±5.02)分明显(P<0.05)。结论:人文关怀方式有效运用,可使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获得明显提升,心理情绪获得明显改善,最终改善恶性肿瘤患者预后水平。
        【关键词】人文关怀;恶性肿瘤;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DS/SAS量表
   
        恶性肿瘤作为常见病一种,往往会使患者呈现出严重心理压力以及生理疼痛现象,使其生活质量显著降低,表现出较低依从性[1]。对此就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护理需求给予密切关注,对其护理需求尽量满足,以使其临床治理效果显著提升,意义显著。针对恶性肿瘤患者在开展护理活动期间,人文关怀方式有效运用,可就患者实际需求充分了解,通过对其实际病情加以结合,对应调整患者护理活动,就患者不同合理需求给予迎合,顺利完成护理工作,改善患者预后质量[2]。本次研究将我院2017年09月~2020年05月收治的52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数字奇偶法分组;分别探析采用基础护理+人文关怀方式以及采用基础护理方式完成恶性肿瘤护理可行性,以改善恶性肿瘤患者预后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09月~2020年05月收治的52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数字奇偶法分组;人文关怀组(26例):女10例,男16例;年龄区间为38岁~77岁,平均为(52.25±2.59)岁;基础护理组(26例):女11例,男15例;年龄区间为39岁~79岁,平均为(52.26±2.63)岁;纳入标准:①恶性肿瘤疾病通过病理组织检查获得有效证实;②患者未表现出显著意识障碍现象:①患者不存在基础沟通能力;②患者预期生存时间<6个月;就两组恶性肿瘤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均衡性显著(P>0.05)。
1.2 方法
        基础护理组:采用基础护理方式完成恶性肿瘤护理,对患者积极展开病情相关健康宣教工作,将疾病知识认知程度显著提高。此外通过对患者病情了解,对应完成合理饮食计划创建,对患者营养充足做出保证;人文关怀组:采用基础护理+人文关怀方式完成恶性肿瘤护理,于心理方面,护理人员在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期间,需要将心理护理干预力度充分加强,对患者心理变化多留意,并且就疾病以及治疗情况给予积极引导,防止呈现出主观臆断现象,使其心理压力获得减轻,对于疾病康复有效促进;于疼痛护理方面,就肿瘤不断生长等造成痛苦感,护理人员需要给予高度重视,针对患者展开全面评估工作,对于遵医嘱服药进行叮嘱。此外通过按摩、冷热敷以及针灸等方式将患者注意力转移,使疼痛感缓解;于饮食护理方面,就患者营养充足重点关注,将纤维素含量高、富含优质蛋白与维生素含量高食物进食量增加,进食后对口腔清洁做出保证,防止呈现出细菌滋生感染现象;于环境护理方面,就住院制度、医院环境与治疗期间饮食指导等内容对患者进行认真告知,并且积极完成病房环境护理,合理调整温度、湿度,对于病房消毒工作定期开展,防止呈现出院内感染现象。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恶性肿瘤患者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以及SDS/SAS量表评定结果。
1.4 判断标准
    对于两组恶性肿瘤患者分别利用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以及SDS/SAS量表展开生活质量评定以及抑郁/焦虑评定,越高分值,对应越高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越严重抑郁/焦虑症状[3]。
1.5 统计学方法
        对于两组恶性肿瘤患者护理结果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2.0展开处理,计量资料(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以及SDS/SAS量表评定结果)行t检验,以表示,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人文关怀组恶性肿瘤患者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以及SDS/SAS量表同基础护理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人文关怀组恶性肿瘤患者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以及SDS/SAS量表均高于以及低于基础护理组明显(P<0.05),见表1。

3、讨论
        临床针对恶性肿瘤患者在护理期间,人文关怀方式有效运用,能够通过对患者实际病情进行结合,科学完成护理方案制定;于心理、饮食、疼痛等方面展开对应性干预,使患者舒适度以及有效性获得显著提升。
        本次研究发现,人文关怀组恶性肿瘤患者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以及SDS/SAS量表均高于以及低于基础护理组明显,充分证明人文关怀方式运用于恶性肿瘤疾病护理中可行性。
        综上所述,人文关怀方式有效运用,可使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获得明显提升,心理情绪获得明显改善,最终改善恶性肿瘤患者预后水平。
【参考文献】
[1]徐春燕,许克璞.疼痛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癌痛程度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3):158-159.
[2]余小兰.心理和饮食干预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护理的作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7):194-196.
[3]张京,杨利娜,黄陇霞.综合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ADL、SF-36评分的影响[J].我和宝贝,2020,10(1):69-70,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