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爽 谷雨菡
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 重庆 401329
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无痛分娩初产妇产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进行无痛分娩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4.44%(2/45),低于对照组的20.00%(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8%(44/45),高于对照组的82.22%(3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可降低无痛分娩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关键词:心理护理;无痛分娩;初产妇;产后抑郁患者;应用效果
引言
分娩是妇女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在分娩的过程中产妇会由于剧烈的疼痛而出现自然分娩失败的现象,给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无痛分娩技术已经发展得愈发成熟,可以让产妇在无痛的状态下完成分娩,减少了产妇在分娩中所承受的疼痛,降低了产妇的体力消耗,对于母婴健康的保障有重要的影响。护理人员在产妇无痛分娩的过程中需要实施全面的心理护理,掌握护理要点,选择合适的时间对产妇实施麻醉。本次研究心理护理在无痛分娩初产妇产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进行无痛分娩的9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单胎妊娠;初产妇。排除标准:有流产史、妊娠期并发症或其他重大疾病者;患有严重精神障碍者。初产妇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年龄20~38岁,平均(26.34±6.12)岁;孕周39~40周,平均(38.03±1.54)周;产后时间:1~12?d,平均(4.37±1.35)d;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7例,高中或中专19例,大专以上9例。观察组:年龄19~39岁,平均(26.41±6.03)岁;孕周38~41周,平均(38.18±1.51)周;产后时间:2~10?d,平均(4.25±1.06)d;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5例,高中或中专18例,大专以上12例。两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早期心理护理干预。产妇住进医院以后即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告知产妇因心理因素以及精神因素对分娩的影响,产前积极主动地与产妇进行沟通交流,普及无痛分娩中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并积极减低产妇在无痛分娩过程中出现的焦虑、不良情绪。采用极的鼓励性语言,全面提升产妇的护理配合度。(2)产程护理干预:1)分娩前锻炼。孕期鼓励产妇参与我院孕妇学校的培训学习,通过孕妇学校发放的科普宣传单、课前的视频教学、课上助产护理人员的分娩模拟体验培训、麻醉科医师关于分娩镇痛的讲座以及课后答疑等多种形式的宣传,了解分娩过程,消除紧张心理,了解无痛分娩的机制,有利于分娩结局的内容重度强调,提高产妇配合的积极性。分娩前为产妇进行产前指导、训练,鼓励其卧床位置使用排便器,同时也为其讲解便器使用重要性,通过此种方式有效消除产妇反感情绪,控制其心理压力。也指导其学习腹压正确使用方式。于第二产程期间,护理人员需指导产妇学习合理使用腹压,尽可能缩短产程,避免子宫前膀胱壁由于受到胎儿先露影响而出现血液循环受阻、充血水肿。2)分娩中指导。分娩过程中指导产妇进行分娩,同时观察镇痛效果,检查胎心和宫缩,帮助产妇顺利分娩。也可和产妇进行肢体接触,有效降低其恐惧心理。尽可能减少会阴和盆底肌损伤,提升预后恢复效果。3)分娩后健康指导。产妇分娩时常会消耗大量体力、汗水,因此需及时为产妇补充水分。也可鼓励产妇多摄入红糖水,多选择清淡和易于消化性、高维生素和高蛋白食物,鼓励产妇多摄入进补食物,控制体力消耗。通过此种方式不仅可帮助产妇提升尿意也可补充营养,尽快恢复体力。也可鼓励产妇多进行下床活动,尽可能蹲式排尿,将排尿时间控制为每次3~4h,同时也可进行宫底按压,观察膀胱充盈度和阴道出血状况。对于排尿不畅产妇可适当听流水声进行腹部按摩和温水冲洗、下腹按摩的方式促排尿。对于会阴切口疼痛产妇需为其讲解膀胱排空重要性,同时也需尽可能安慰和心理支持通过此种方式促使其排尿。
1.3观察指标
两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出现2例产后抑郁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4.44%(2/45);对照组出现9例产后抑郁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20.00%(9/45)。观察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5,P=0.024)。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8%(44/45),高于对照组的82.22%(3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无痛分娩打破了传统的“分娩必痛”的观念,通过应用药物性或非药物性的方法,使产妇在分娩时的疼痛感得到了有效缓解,在临床上受到越来越多女性的青睐。分娩对于女性来说是一个幸福而又恐惧的生理过程,产妇能否正常、成功分娩不仅取决于胎儿、产道和产力,还与产妇的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初产妇由于首次经历分娩,缺乏分娩知识且畏惧疼痛,很容易出现精神紧张不安、焦虑、抑郁等等不良心理情绪,导致机体内分泌代谢紊乱,产程变长,体力消耗过大等,极易造成胎儿发生缺血缺氧,不利于产妇顺利分娩和母婴结局。心理护理给初产妇提供一定的分娩指导和心理疏导,使产妇负面情绪、疼痛感得到一定的缓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实施无痛分娩的过程中,加强产妇心理护理对于改善初产妇负不良心理状态和分娩结局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庆芝.心理护理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0):144+147.
[2]凡璐璐.分析无痛分娩初产产妇产后抑郁的心理护理及效果评价[J].人人健康,2019(06):134.
[3]吕素兰.心理护理在无痛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9,32(03):149-150.
[4]赵远侠.无痛分娩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心理护理及效果观察[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8(01):282.
[5]黄淑梅,林如红.对无痛分娩产妇行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8,15(25):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