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老年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应用加强护理模式的价值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3期   作者:吴群 林骏 周红霞 周丽 任燕
[导读] 目的:研究加强护理模式在ICU老年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吴群  林骏 周红霞  周丽 任燕
        西部战区总医院,四川 成都  610083
        【摘要】目的:研究加强护理模式在ICU老年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ICU老年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模式,抽取患者60例入组,抽取病例时间设定在2020.1-2020.12,对本次抽取患者实施数字分配法进行小组分配,一组例数30例,强化组主要实施加强护理模式、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指标:患者呼吸机使用天数、住院天数。结果:强化组呼吸机使用天数、住院天数相比常规组更少,具备理想数据优势(P<0.05)。结论:应用加强护理模式能够缩短ICU老年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住院天数。
        【关键词】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ICU;加强护理模式;应用价值
        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在ICU中比较常见,属于常见临床并发症,在老年患者中具备较高的发病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一般为患者实施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在48小时以上或拔管后48小时产生的肺部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会导致患者病死率大大提升。因此,需要对于老年患者实施呼吸机治疗过程中实施相关性肺炎的有效预防,对于患者实施护理模式有效加强,以便在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时能够及时实施有效地治疗及干预[1-2]。本次对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实施加强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研究中选取入组患者为2020.1-2020.12期间在本院实施ICU治疗的老年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共60例,分配方法:数字分配,两组组别名称为强化组、常规组,平均各组例数30,强化组:其中组间男患者18例,女12例,患者年龄段85-102(岁),平均值为93.42±5.12(岁),常规组:其中组间男患者19例,女11例,患者年龄段85-102(岁),平均值为93.38±5.21(岁);此次研究患者一般资料存在较小差异,对于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为P>0.05,因此属于有意义研究小组分配。
1.2方法
        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保持病房内安静整洁,为患者规划合理饮食,并实施常规护理、机械通气吸痰护理、口腔护理等。强化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加强护理:①呼吸机管道加强护理:使用统一一次性呼吸机管道,定时进行管道更换,如产生污染需要立即进行更换。②气道护理加强:使患者气道保持通畅,根据患者的吸痰情况对患者的痰液黏稠度进行观察,利用雾化吸入等方式为患者实现气道湿化加强,同时可利用密闭吸痰管进行吸痰。③指导患者保持合适体位,将床头抬高。④口咽部护理加强:利用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口咽部分泌物会增加并大量聚集在口腔当中,容易滋生细菌感染,引发肺部感染,护理人员加强预防水平,避免交叉感染。⑤合理评估和患者的个体情况,并对患者自身气道开放情况、气道清洁能力进行观察,合理时机将呼吸机撤除。⑥镇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应用镇静剂。⑦饮食监测:对于患者临床饮食状况进行严密观察,预防反流和误吸等不良事件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观察研究护理指标:呼吸机使用天数、住院天数。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利用统计学SPSS22.0对于加强护理模式研究数据进行计算及比较,呼吸机使用天数、住院天数利用()表示,通过t实施检验,P<0.05为数据差异性较强,有比对意义,P>0.05表示不显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强化组、常规组呼吸机使用天数、住院天数比对
        本次护理效果通过呼吸机使用天数、住院天数进行比对,强化组呼吸机使用天数、住院天数均较少,各项指标均较为优势(P<0.05),见表1所示:

3.讨论
        机械通气中常见并发症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容易使患者产生呼吸衰竭,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在老年人群体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高,主要由于误吸、细菌定植等因素引发。细菌定植一般为患者肺部存在细菌,但不存在宿主反应以及感染症状,细菌来源相对较多,一般为咽喉部位、消化道、口腔等,利用机械通气操作容易导致细菌定植产生,为细菌进入肺部提供通道。口腔分泌物一般会粘附在插管壁上,由于口腔分泌物的细菌较多,会经过插管进入肺内,因此,需要加强口咽部护理,及时实现细菌分泌物清楚,使细菌定植量减少,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由于ICU患者大部分需要置留胃管,胃部括约肌无法关闭,当产生呕吐时,会导致消化道细菌入侵肺内,使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风险增加。研究发现,机械通气时间、年龄、机械通气方法、湿化器细菌定植均可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因此,利用加强护理模式能够实现加强监测危险因素,在此过程中保持全程无菌操作,使呼吸机污染降低,同时减轻机械通气时间,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降低[3]。
        综述,利用加强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缩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
参考文献:
[1]罗瑞平,李杏崧,方滨. 加强护理干预对重症患者口腔pH值的影响与预防口腔异味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22):243-244.
[2]崔嬿嬿,孔羽. 系统性护理对ICU重症肺炎患者的干预效果及对VAP的预防价值[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22):4147-4149.
[3]王云,张祖展,熊静静. 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中气道护理管理的应用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2020,18(31):118-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