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em自理模式在强直性脊柱炎护理中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3期   作者:魏丽,戴晓英
[导读] 目的:观察Orem自理模式在强直性脊柱炎护理中效果。
        魏丽,戴晓英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风湿免疫科,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目的:观察Orem自理模式在强直性脊柱炎护理中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期间到我院治疗的9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Orem自理模式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以及生活质量的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SAS、SDS和QOL评分对比(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护理干预后,SAS和SDS评分明显下降,QOL评分明显上升,且观察组评分更优异与对照组(P<0.05)。结论:强直性脊柱炎采用Orem 自理模式能够弥补患者自身生理缺陷,调动其治疗积极性,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热情,增进护患关系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Orem自理模式;强直性脊柱炎;效果
        强直性脊柱炎(AS)隶属于风湿免疫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在颈部脊椎和胸部都会产生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有研究表示在我国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率为0.25%~0.5%,好发于青壮年,且男性多于女性,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但大多数专家认为与遗传、环境、感染以及免疫等多个因素有关[1]。近年来Orem自理模式在临床上受到众多医护人员青睐,其主要目的是增强患者的自理能力和恢复水平。因此,本研究选取在我院治疗的9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给予Orem自理模式,现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9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男性33例,女性16例;年龄(34.24±4.66)岁;病程(4.34±1.45)年;观察组患者男性30例,女性19例;年龄(33.68±4.76)岁;病程(4.86±1.62)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程对比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2];②年龄≥18;③具有正常交流的能力;排除标准:①依从性差不配合医护人员;②无法站立及活动者;③患者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订参加试验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功能锻炼、深部热疗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Orem自理模式,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对患者需要护理的需求、原因以及能力进行评估,然后依照评估结果开展Orem自理模式,主要内容有:(1)全补偿系统:当患者病情严重无法自理时,护理人员要给予全面帮助,满足其自理需求。对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要保持充分的休息时间,减少家属探访,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并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2)部分系统补偿:当患者部分自理能力缺失,需要护理时应适当给予帮助,护理人员一方面要协助患者填补自理缺陷,另一方面需要调动患者主动性。叮嘱患者常保持腰部直立,不睡软床垫并注意保暖,每天对腰部和颈部进行锻炼,保持脊柱的灵活性。(3)辅助教育系统:当患者能够进行自我护理时,护理人员跟患者要保持密切交流建立信任基础,掌握其心理健康程度,主动倾听患者的烦难,给予安慰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1)抑郁和焦虑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评分采用QOL自评量表。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24.0软件对两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χs)进行描述并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以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SAS和SDS评分  干预前,SAS和SDS评分对比(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SAS和SDS评分皆下降明显,且观察组评分更低于对照组,差异(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表示两组患者干预前对比(P>0.05);*表示两组患者护理后对比(P<0.05)。
3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开始发病于骶髁关节,渐渐向躯干延伸,主要是在肌腱、韧带及其附着点产生慢性炎症,药物和手术是治疗该疾病常用措施。患者配合度对治疗效果有重大影响,对于一些长时间服用且见效慢的药物,很多患者都会形成抵触心理,造成不按时服药的情况出现,从而对治疗效果大打折扣。解决患者依从性问题一直困扰着无数医务工作者。近年来,能够调动患者自理能动性,使护理工作顺利进行并且可以增进医患关系的Orem 自理模式受到大家的青睐,通过全补偿、部分补偿和支持辅助教育三个系统让患者克服或预防自身生理缺陷,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对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3]。根据本文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SAS、SDS和QOL评分对比(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护理干预后,SAS和SDS评分明显下降,QOL评分明显上升,且观察组评分更优异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强直性脊柱炎采用Orem 自理模式能够弥补患者自身生理缺陷,调动其治疗配合度,提升护患关系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风湿免疫疾病慢病管理全国护理协作组.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慢性病管理护理专家建议(2019版)[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20, 24(05):292-296.
[2]赵征, 黄烽. 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精准诊断策略[J]. 中华内科杂志, 2020, 59(07):559-562.
[3] 贺建华, 秦柳花, 张敏,等. Orem自理模式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 海军医学杂志, 2018, v.39;No.161(02):52-54.
第一作者简介:姓名,魏丽出生年月,1981.1.1性别,女职称,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
戴晓英   1984年5月,女,主管护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