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华荣
武汉市江夏区安山卫生院 湖北武汉 430211
摘要:目的:探讨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公共卫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社区医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共80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患者疾病治疗中,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服务,将其中的40例心血管患者归为对照组,其余患者增加使用社区公共卫生护理干预,并将其归为观察组。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用药、健康知识掌握和生活方式各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另一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在公共卫生护理干预方式下,为患者展开心理、饮食、用药等多方面的健康指导,可以让患者充分认识到疾病管理的重要性,从行为上去一一落实,提高患者的疾病管理效率,将其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护理干预中,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公共卫生护理;健康知识;效果
前言:心血管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病,患病原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心悸、呼吸困难是患者常出现的临床症状表现,高血压、糖尿病等是比较常见的几种类型,从近年来的调查上来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仍在持续升高,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不同的伤害。除此之外,部分心血管患者的病程较长,需要长期服药治疗。为确保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相关社区医院中的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干预措施,实现患者疾病的管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某社区医院收治的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按照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应用,将其分组展开实验。其中,观察组共包含男女患者26例、14例,年龄最大不超过88岁,最小不低于60岁,对应年龄平均值为(73.64±3.78)岁;对照组共包含男女患者22例、18例,年龄最大值为89岁,最小值为60岁,对应平均值为(73.89±3.67)岁。患者存在的疾病类型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本次研究在所有患者知情下开展,从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的整理上来看,差异不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
1.2方法
将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干预方法用于对照组,在患者入院后,指导患者接受各项检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为患者提供治疗药物,给予其用药指导、行为指导等各项护理服务。
将公共卫生护理干预方案用于观察组,具体护理方法为:首先,对社区护理人员展开专业培训,强化护理操作技能上的训练,向其讲解公共卫生护理干预方法的实施内容及具体的工作流程,在责任制的落实下,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提高每一位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其次,为患者提供心理方面的健康指导。从心血管疾病患者年龄的分布上来看,老年人数居多。面对疾病的存在,多数患者表示不能接受,病痛及治疗费用对患者身心施加的压力,患者的心态很容易发生不良变化,继而表现出抑郁、悲观等负面情绪,为了改善患者的这种消极心态,在社区公共卫生护理干预中,护理人员应耐心开导患者,彼此之间进行心对心的交流,获取患者的信任,不断的鼓励患者,使其勇敢面对[1]。最后,强化患者疾病认知方面的教育指导。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包括疾病发生的原因、每一项治疗环节开展的目的和意义等内容,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更多的了解。除此之外,告诉患者在平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主要在患者的饮食、行为、运动等多个方面,引导患者去维护自己的健康,按时服药,对疾病进行有效的管理,维持自身病情的稳定,能够更好的生活。
1.3观察指标
在两种护理干预方式下,对门诊随访、患者用药、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生活方式分别展开评估。此外,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展开调查,总分100分,根据分值区间的不同划分,完成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的评估。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计量、计数单位分别用(x±s)、%表示,在t、x2检验方式下,当组间差异符合P<0.05的要求,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在两组患者用药、生活、门诊随访和健康知识掌握各项评分指标的比较中,观察组较对照组,对应分值明显提高,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详细数据请见表1.
2.2在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中,观察组患者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人数分别为26例、13例、2例,对照组患者为22例、10例、8例,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95.00%、80.00%,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
3.讨论
当前,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在不断地发生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无规律的作息时间等不良习惯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形成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如今,我国居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在不断的提高,许多患者在忍受着疾病的折磨,感到无比的痛苦。此外,向糖尿病、高血压等均属于慢性疾病,治疗时间长,疾病很难完全治愈,并且还存在疾病复发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了一定伤害。为了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除了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外,还需向患者提供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不过,考虑到患者出院后没有专业护理人员的照顾,加上患者的自我疾病管理能力不强,容易出现其他意外情况。因此,在社区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应加强公共卫生护理干预的力度,从患者疾病认知、心理状态、饮食、用药等多方面进行健康指导,强化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向患者普及更多的疾病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达到更好的护理干预效果[2]。
在本次研究当中,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指标和护理满意度比较,均显著优于另一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由此可见,在心血管疾病管理与预防中,公共卫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与采纳。
参考文献:
[1]王志会.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8):264-265.
[2]何秀莲.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7):307-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