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护理质量对护患纠纷的影响与护理干预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3期   作者:张丹 罗毅 姜礼敏 谢婷婷 通讯作者:王斯婕
[导读] 分级护理制度【1】是一项基本的医院管理制度 ,
        张丹  罗毅 姜礼敏 谢婷婷 通讯作者:王斯婕
        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心内科   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
        摘要: 分级护理制度【1】是一项基本的医院管理制度 ,也是护士实施临床护理的主要依据【2】。这项制度实施以来在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和谐发挥极大作用。目前,国内医院的护理级别分为危重和 I级、Ⅱ级、Ⅲ级护理,根据病情轻重、缓急确定不同护理等级和护理措施,我科对近年来分级护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起到良好的效果。
        1.分级护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1医生开具的护理级别医嘱与患者病情所需的护理级别不匹配【3】 医嘱是护士对病人实施治疗与护理的法律依据 。分级护理制度的内 容及相关知识在护理专业基础护理课程中有详细的讲解 ,而医生则 较少的了解此方面的内容 。临床实际工作中,护理级别由医生开具 医嘱,护士按医嘱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而医生开具的护理级别常根据患者病情潜在 的危险性来决定护理的级别。相反,有些病情相对稳定而自理能力较差的偏瘫患者往往开具较低的护理级别,导致部分医嘱上的护理级别与患者实际需求相差较大 。
        1.2 护士人员紧缺影响护理质量,一级护理大打折扣二级医院护士人员相对紧缺,床位与护士比达不到1∶0.4,护士基本每天忙于执行医嘱和治疗性工作,比如一级护理中规定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实际工作中多数一级护理患者 的基础护理由家属代劳, 如饮食、排泄、卫生等方面的护理,家属 认为“交了一级护理费用得不到一级服务”由此引发不必要的护患纠纷,造成患者对收费产生抱怨,对护理工作信任度下降甚至 怀有敌意。
        1.3护士理论知识不扎实,护士对新知识主动学习的意识较差,未能及时掌握相应的新的考核标准,而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未执行相应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临床护士大多数时间都与患者直接接触,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做出处理。若平时不注重业务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对新标准、新知识掌握不清,将会直接影响护士的观察护理不到位,而引发护患纠纷。
        1.4护士不会表达“同感心”【4】,护士人文关怀缺乏唯治疗而操作【5】。临床护理人员缺乏人文关怀相关知识的理论和技巧培训,对人文关怀本质和内涵的认知程度不高。因此,护士在临床护理基础操作中,唯治疗而操作,漠视病人生理、心里和情感方面的感受和需求,以至有些护理治疗操作不能得到病人的理解而拒绝配合,导致了护患质量的下降,而引起护患纠纷。
        1.5忽视病人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毛中强等认为【6】,病人就医时享有下列权利:①生命健康权; ②知情权;③安全权 ;④求偿权;⑤受尊重权;⑥获取知识权;⑦选择权;⑧监督权;⑨病人有权复印病历。
        2.对策及措施
        2.1对医生、护士进行分级护理制度的培训定期由科主任召集本院 医师、进修医师,由护士长对其进行分级护理制度内容的培训,另将 分级护理制度内容打印,分置放在医生办公桌明显的位置,方便医生开出适合患者病情需求的护理级别,自查是否合适,如有异议,及时与负责医生进行沟通,交换意见,做出适当的修改。
        为使科室每名护士熟练掌握分级护理制度的内容每月科室及护理部组织护理质量检查及全院护理大查房中,随机抽人背诵,使大家有一定的压力能够 自觉学习并熟练掌握分级护理制度的内容,规范自己的日常工作。
        2.2 对医生、护士进行分级护理制度的培训 定期由护 士长对本科医师、进修医师进行分级护理制度内容的培训, 另 将分级护理制度内容打印放置在医生办公室明显的位置, 方 便医生开出适合患者病情需求的护理级别。护士长或责任护 师针对患者的病情及医生开具的护理级别医嘱, 检查是否合 适, 如有异议, 及时与负责医生进行沟通交换意见, 向负责医 生提出合理化建议, 使其对不恰当的护理级别医嘱及时作出 适当的修改。


        为使科室每名护士熟练掌握分级护理制度的内容, 护士 长利用查房时间, 组织大家认真学习。每个月科室及护理部组 织的护理质量检查及护理查房时, 随机抽人背诵, 并抽查一级 护理的患者: 分级护理制度的落实情况, 护理措施的实施情 况。使大家有一定的压力, 能够自觉学习并熟练掌握分级护理 制度的内容, 规范自己的日常工作。
        2.3提高护理人员对制度的熟知度,注重对护理新知识、新技能,及相应规章制度的培训与学习,以确保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能自觉遵守各项护理工作制度。比如:分级护理中对于三级护理病人的巡视时间由过去的每日3~4次改为了每3h一次。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应增加相应级别病人的巡视频次。
        2.4提高护士人文关怀应用能力
        2.4.1同感心的表达同感心是指进入并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并将了解的内容传达给对方的一种能力。具有同感心的护士能协助患者的自我表达,有助于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满足病人的个体化需求,也有利于建立护患信任关系。研究发现,能够取得病人信任的护士往往是那些具有同感心的护士【4】。
        2.4.2认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随着生物―心里―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人文关怀的服务已经成为医学文明和医院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护理人员在为病人进行基础护理操作时应主动实施人文关怀。自然亲切的问候,耐心细致的解答,温和善意的提醒,比操作本身更能传达对病人的关怀。例如在做晨间护理时,对于物品的摆放要求,是仅注重病房的整洁,还是更应该考虑方便病人的使用。
2.5维护患者权利
        2.5.1尊重患者的权利护理人员在执业过程中,有义务尊重和维护患者应享有的相关权利。
        2.5.2给予理解和支持北京朱恒鑫教授的关于《现代医院经营与医院营销学概论讲义》的报告中的一句话:“患者家属才是从兜里掏钱来看病的人啊”,很多家属在护理患者期间,难免会出现紧张、烦躁、忧虑等不良情绪,就会变相地把怒气发在护士身上,由此产生矛盾。如果我们能给予他们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安慰,不仅能取得家属的信任和理解,也会帮助自己更好地为患者实施各项治疗与护理。
        2.5.3重视对价火速的关爱分级护理要求护士要为患者提供与疾病相关的健康指导。而实际工作中,护士进行健康宣教工作,大多时候都是在对家属进行指导,家属了解之后,由他们再与患者进行沟通。在病人的心理支持、疾病的恢复过程中,同时受过健康指导的病人家属在对病人饮食、功能锻炼中起重要作用【7】,因此,护理人员必须重视对家属的关爱。
3.体会
        目前临床大多还以患者的护理分级的级别来制定患者相应的生活护理标准。邵爱仙等【8】认为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类来制定生活护理标准更加科学。ADL是指人们日常照料自己的衣食住行、保持个人卫生清洁和进行独立活动的基本能力。有些I级护理的病人生活能够 自理,无需担供饮食、排泄、卫生等方面的护理,因此应从患者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制定合理的可操作性的质量标准。
        总之,在近年来护患纠纷呈上升趋势的不良环境下,伴随新的分级护理指导原则的颁布实施,有关护理的各种制度及法律法规也进一步健全。广大护理人员更应及时主动学习与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护理活动,更能有效防范护患纠纷。
参考文献
【1】陈维英.基础护理学[M].南京: 江苏科学出版社.1997, 235
【2】宋彦,如何落实分级护理制度探讨[J].中国护理学杂志,2006,6(1O).
【3】熊杰 ,黄素芳.APACHE11评分在ICU分级护理中的应用[M]护理学杂志,2010.13期.
【4】莫孙淑冰,廖进芳等.与病人沟通的重要技巧―同感心[J].中华护理杂志,2004, 5(39):396-396.
【5】刘洁英.临床护理中的人文关怀[J].现代护理报,2007,10:9
【6】卢金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范护理纠纷[J].中华护理杂志,2000,10(35):
【7】刘岩.运用护理程序提高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9)
【8】邵爱仙,黄丽华.根据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分级计算护理工作量[J]l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