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气压治疗仪结合早期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3期   作者:袁莉 万瑜晔 杨如美 通讯作者
[导读] 目的 探究气压治疗仪结合早期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袁莉  万瑜晔   杨如美 通讯作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    上海市 200020
        摘要:目的 探究气压治疗仪结合早期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2例为对象,分为参照组46例与研究组46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气压治疗仪结合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运动功能。结果 研究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护理后运动功能评分,研究组更优,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气压治疗仪结合早期护理干预,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提高运动功能,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气压治疗仪;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护理干预;运动功能;
        高血压脑出血为临床常见疾病,高发于老年人群,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严重,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逐渐提高,其有效治疗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1]。深静脉血栓形成表示深静脉中血液出现不正常凝结,将管腔阻塞,静脉回流出现障碍,引起不同程度深静脉功能不全,多见于下肢静脉,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的一个严重并发症[1]。研究指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结合气压治疗仪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本文将以92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2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分为参照组46例与研究组46例。参照组患者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8例与18例;最小年龄为49岁,最大年龄为76岁,年龄平均值为(63.75±6.41)岁。研究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7例与19例;最小年龄为48岁,最大年龄为77岁,年龄平均值为(63.94±6.6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患者体征变化,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指标,关注并发症情况并进行预防。
        研究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结合气压治疗仪:
        血压治疗仪:设备为nw-2000型脉冲气压治疗仪,选择气囊大小,采用梯度压力模式,设定工作强度是10-20kPa,以由低到高原则,对充气血压进行调整,每次30分钟,每天2次,结合实际情况设定腔室压力,在治疗后使用乙醇对气囊消毒。
        早期护理干预:在术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监测生命体症状指标。做好呼吸道护理,及时将鼻腔、口腔分泌物清除。辅助患者翻身,每小时1次,操作过程清缓,加强背部的护理,辅助患者按摩腹部,每天3次,每次15min,必要时可实施通便药物治疗。保持正确的体位,在床上开展肢体锻炼,以被动活动为主,包括屈伸活动、外展活动、内旋活动等,结合患者的耐受情况对运动量大小进行确定,初始量小,逐渐增加运动量。在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开展生活能力锻炼,内容有更易、如厕等,患肢的活动应当加强。2周后,开展行走联系,内容有独立行走、下床直立等。在患者能够缓步行走后,自理能力训练应当积极开展。加强语言训练:患者需进行伸缩嘴唇、开合嘴唇等训练,以及上举舌头、伸缩训练,治疗师进行示范,采用对镜练习的方法。患者需进行发音练习,练习辅音、元音等。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运动功能,进行统计学分析。
        运动功能:使用FMA评定表进行评定,分数越高表示肢体功能越好,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表示方法为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方法为“n/%”(X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46例患者采用气压治疗仪联合早期护理干预,下肢深静脉血栓者共2例(4.35%);参照组2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者共8例(17.39%)。试验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4.0390)。
2.2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对于护理后运动功能评分,研究组更高,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详情如表1。
       

3、讨论
        研究指出,下肢深静脉血栓引发主要因素包括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内壁损伤、静脉血流滞缓[2]。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与多个因素有关,详细如下:术前禁食以后,患者体内血容量不足,血液浓缩,出现高凝状态;大脑中具有密集的静脉丛,手术操作极易损伤血管,引起凝血因子、血小板活化,将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在麻醉的作用下,小腿静脉丛壁表现松弛,极易出现瘀血,且术中制动,造成静脉回流缓慢,静脉丛极易出现血栓。气压治疗仪在机械原理作用下促进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配合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促进康复。在早期护理干预中,可将中枢神经代偿功能充分激发出来,通过床上功能锻炼促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敏感度改善,避免长期卧床引起身体功能衰退、血液循环不畅,另外,康复训练有助于激活、修复、再生受损神经突出,对脑组织功能重组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3]。本次研究结果可见, 研究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护理后运动功能评分,研究组更优,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气压治疗仪结合早期护理干预,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提高运动功能,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方邱洁,陈国洪,潘希雪, 等.气压治疗仪结合早期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20,33(7):162-163.
        [2]李冬梅,姜华,别春娟, 等.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手术的整体护理干预[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2):3744-3747.
        [3]丁增芹.前瞻性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病人早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养生保健,2020,38(2):145-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