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瑜
武警四川总队医院 四川乐山 614000
【摘要】目的:分析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门诊患者行个体化整体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5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25例,行个体化整体护理)和对照组(25例,行常规护理)。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UCLA、HADS评分,与对照组相对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UCLA、HADS评分更低,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门诊患者行个体化整体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使患者能获得较好的诊疗效果。
【关键字】个体化整体护理;门诊;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应用效果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周围性前庭疾病,主要是指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可诱发短暂的眩晕,同时多数患者还伴有眼震等症状,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状态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患者需及时入院接受有效救治,利用手法复位、药物治疗等方式[1]。但由于部分患者对此病症的相关健康知识有错误认知,在诊疗过程中加入个体化整体护理干预,以提升患者依从性。则为深入探究此护理方式的实际应用情况,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门诊患者行个体化整体护理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5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25例,女15例,男10例,年龄21-85岁,平均年龄53.21±6.23岁,病程1-78d,平均病程10.03±3.82d)和对照组(25例,女16例,男9例,年龄22-85岁,平均年龄53.28±6.21岁,病程1-83d,平均病程10.07±3.83d)。通过应用统计学对比分析后显示,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如年龄、病程等差异细微(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本研究中所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门诊患者,均符合《我国梅尼埃病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指南》中诊断标准[2];(2)研究选择的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字同意,并经由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排除标准:(1)患者合并有口眼歪斜等其他颅神经损害症状;(2)患者合并有偏头痛等症状,(3)患者合并有语言障碍或意识障碍。
1.2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告知患者及家属大概的诊疗流程,告知其诊疗机理及诊疗期间的注意事项。观察组行个体化整体护理,护理如下。
健康宣讲及心理护理:虽患者是接受门诊治疗,但护士也需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简单的医院环境讲解,以便于患者后期复查,使其知晓相关检查科室的具体位置。其次护士需详细地讲解病理知识、诊疗机理及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等,及时、耐心地解答患者或家属的疑惑,及时纠正患者及家属对此病症的错误认知,使患者及家属对此病症有正确认识,以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帮助患者排解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使其能保持较积极健康的治疗心态。
体位护理:若患者是接受手法复位治疗,则诊疗期间护士需叮嘱患者勿擅自转换体位,全程陪同患者完成诊疗,以给予患者一定的精神支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若有异常,则需及时将相关情况反馈给主治医师。复位治疗完成后,护士需告知患者诊疗后轻微眩晕、走路不稳等均为正常症状,无需过度紧张,叮嘱患者需将床头抬高,禁止剧烈运动,一周后入院复诊,并进行第二次复位治疗。
应急护理及康复护理:若患者突然出现眩晕症状,则护士需叮嘱患者及时保持仰卧体位,避免头颈部有过多活动,并统计记录患者具体的眩晕时间、程度等。若复位诊疗后,患者仍有眩晕症状,则护士需叮嘱患者尽量保持半卧体位,抬高床头,减少头颈部活动。叮嘱患者居家期间勿过度用脑,需保持充足睡眠及积极健康的治疗心态,叮嘱患者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摄入状态。
1.2.2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UCLA、HADS评分,利用眩晕患者自评量表(UCLA)、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前、干预后的眩晕情况、焦虑抑郁情况的评估,这两项量表分别共计20分、21分,均为分数越低,患者的眩晕情况越轻,焦虑抑郁情绪越轻,以分析对比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病情、情绪状态的影响。
1.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和“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x2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UCLA、HADS评分,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UCLA、HADS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更低。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一般是因头部外伤、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等因素所致,此病症会致患者在头颈部作出某些特定活动时出现眩晕症状,如常见的低头、仰头等,若患者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则易降低其生活质量,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3]。
因此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需及时入院就医,一般通过手法复位、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均可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发展进程,可帮助患者改善眩晕等临床症状。但就实际的诊疗情况而言,多数患者会因缺乏对病理知识的正确认知,生活质量的下降,而无法有效配合医护人员完成临床诊疗,则面对此类情况,可适当在门诊诊疗中加入个体化整体护理。并从健康宣讲及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应急护理及康复护理这三方面对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告知患者诊疗后居家期间的各项注意事项,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速度。
综上所述,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门诊患者行个体化整体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
参考文献
[1]张金. 联合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短期效果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 2020, 18(31):133-135.
[2]孔维佳, 刘波, 冷杨名, 等. 我国梅尼埃病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解读[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7, 52(3):178-189.
[3]周青霞. 探讨个体化整体护理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 5(11):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