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30期   作者:尉晓静
[导读] 学生的阅读能力高低将直接影响他们的朗读和写作水平。
        尉晓静
        绍兴市柯桥区柯岩街道阮社小学   312030
        摘要:学生的阅读能力高低将直接影响他们的朗读和写作水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着重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并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以此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整体水平。本文立足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对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展开了探究,皆为优化阅读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阅读兴趣;培养策略
前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都处在启蒙阶段,同时因为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对新事物的兴趣也比较浓烈。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前提,使其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之上,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并形成较好的阅读习惯。同时,有效的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思维和理解能力提升,为将来学好语文学科打下牢固的基础。
一、优化教学步骤,提升学生阅读效果
        首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规划详细的教学方案,促使学生深入阅读课文。同时,在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的同时,增加他们的阅读体验,并深度领会课文所描述的意境和所抒发的情感。
        其次,在上课之前,先让学生自己阅读一遍课文,并将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不认识、不理解的生字、词和句子做好标注,使学生对课文先有大概的了解后,语文教师再正式开始阅读教学,这样学生会更好的跟随教师教学思路投入学习之中。
        随后,语文教师在授课时,要教导小学生多次阅读课文,使他们更加熟悉课文内容与涵义。小学生的理解力比较低,简单的阅读只是令学生简单了解课文,不能使学生深层领会课文所抒发的情感和包含的语文知识。因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多次读课文,促使他们在反复阅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熟悉程度。
        最后,语文教师对文章中重要的词句进行讲解时,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令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后再去大声读文章。如在《开满鲜花的小路》一文中,有这样两句话“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真美啊!”学生很快可以联想到门前各种花很漂亮的情景,进入到这种意境里。学生再次大声朗读课文时,就会有感情穿插在其中,有助于学生情感投入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师通过这种课前先让学生阅读一遍课文、课中多次阅读课文和对课文重要词语句子着重讲解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文阅读文本掌握更扎实,还可以使学生深度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二、注重课外阅读,增加阅读文章数量和种类
        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数量不是很多,课外阅读的文章较少也是影响他们提高阅读能力的因素。课后教师留的阅读作业小学生完成情况不理想,这和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足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语文教师要从调动小学生阅读兴趣入手,增加学生阅读文章的数量和种类,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是喜欢听故事,特别是童话故事,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从阅读童话故事开始,逐渐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拓宽他们的视野,因此使学生爱上阅读。


        如《白雪公主》、《牛郎织女》等都是小学生喜欢听的神话故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只讲一部分的故事内容,其余的部分让学生课外去完成阅读,以此增加阅读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师通过调动学生兴趣后,促使学生主动去进行课外阅读,可以很有效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感受。久而久之,便会使他们的课外阅读文章数量和种类增加,不断积累的同时还能够提高阅读水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不能忽视,学生课外阅读文章后,教师同样要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促使学生的阅读基础更扎实。
三、给学生足够提问机会,使学生深度思索
        在以往的阅读课堂,多数教师针对课文提出问题来让学生回答问题,这种教学模式,学会不会对问题产生过于深刻的印象,思维空间拓展也会受到限制,会影响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思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提出问题,这样才能使他们对文章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如,在进行《落花生》一课阅读教学时,先让学生熟读课文之后,再给他们自由提问的时间。同时,针对提出问题的学生做出表扬,以此鼓励其他学生提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喜欢表现自己,对新事物好奇心较强。教师可以抓住学生这个年龄特点,引导学生向教师提出自己的疑问,并把课文所表现的核心内容与自己联系起来。通过解读课文得到启发,在生活中自己也要做有用的人,不做只讲体面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使学生从花生的品格领会到做人的道理。
        学生通过提出心中疑问,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思想才会更加了解,教师也可以在授课过程中根据课文创设一些相关的情境来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进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和理解,提高阅读质量,使他们阅读文章更流畅,阅读水平不断提高。
四、发挥教师引导作用,活跃课堂氛围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可以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和积极性,使课堂氛围更活跃,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潜能,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进行高效的阅读,进而提高他们阅读能力。
        如,在进行《阳光的两种用法》一课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一瓶水或一条毛巾,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阳光的照射把水的温度加高,把毛巾的表面温度升高。使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后,亲身感觉到阳光把水和把毛巾变热的过程,同时对课文内容所表达深刻涵义进一步领会: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通过太阳照射使水温升高,看到课文中的主人公的生活智慧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生通过课堂实践,亲手准备实践所用的道具,模仿课文中的内容动手操作,感受实践的过程,会使学生的心情变得愉快,积极性大幅提高。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还可以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挥,让学生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充分思索,对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阅读兴趣极有帮助,也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不断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做到的,语文教师要制定长期的教学计划并耐心授课。注重学生的阅读兴趣,结合多种方式进行授课,不断优化教学步骤,重视课外阅读重要性,给予学生思考和提问时间,以此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教学,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郁琦.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5):10-11.
[2]何雄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环节关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0,1(1):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