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30期   作者:   孟君
[导读] 随着当前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育理念由传统的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变,开始关注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
        孟君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三中学  300450
        摘要:随着当前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育理念由传统的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变,开始关注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初中这一学习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是重要的奠基阶段,同时也是学生为各科学习打下扎实基础的阶段。初中化学是公认的难度较大的一门学科,由于概念性的知识较多,被学生认为是枯燥学科的代表之一。在当前新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项目式教学的提出,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参与到化学学习中来不断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项目式学习;教学效果;优化措施
        前言:
        高效的教育能够推动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都十分注重教学改革。近几年我国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众所周知初中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更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如果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则能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虽然初中阶段的化学知识并不难,但是对于思维还不完善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有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中,通过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合作和探究意识,而且能够营造出融洽的学习氛围,有效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一、项目式学习概述
        项目式学习是在当前新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全新学习方式。换言之项目式学习是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围绕某个具体的活动项目展开,通过充分利用最佳的学习资源,在实践活动的开展中获取到完整的知识,形成具体的学习方法。项目式学习和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在于首先项目是学习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并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全面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之下过于单一的学习效果。其次通过项目式学习法重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传统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的知识构建者教师则在教学活动中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在学习活动开展时不仅获得了相应的知识,而且能够大幅提升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技能。项目式学习,最后一个特点是学生能够全程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看到理论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模式更加多元化,既可以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也可以在生活中进行学习。
        二、项目式学习设计原则
        在项目式学习开展过程中并不是随意进行的,在知识内容的选择以及问题的设置和活动任务的筛选都应当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首先是应当根据所学内容来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并不是所有的学科都能够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虽然有些知识也可以通过项目活动的方式进行传输,但并不意味着项目学习法是最佳的学习方式,因此应当根据课程内容和学习的相关知识点进行科学的选择。其次,应当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由于地区不同、学校教学水平不同、办学条件也各不相同,因此对于学校来说应当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选择项目是教学活动的开展。最后在项目式学习设计中,还应当坚持因人而异的原则,由于班级内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理解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进行活动项目和任务设置时,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层设计,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实施路径
        (一)明确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探索意识
        想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项目式学习的有效落实,首先教师应当明确教学目标,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探索意识,在备课时应当根据教学目标针对性的制定出个性化教学方案【1】。例如在学习《走进化学实验室》这节课程时,根据课程学习的重难点制定出科学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完成自主探究活动。首先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化学实验室中的各种器材,了解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在进一步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各种药品的取用方法以及物质的加热方法,仪器的洗涤方式等,不可忽视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自主探究。做好课堂总结以及重点知识的提炼,提升教学效果。
        (二)科学合理设计问题,搭建思维台阶
        初中化学项目是学习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完成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深度剖析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设计,使其存在有内部联系,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意识。让学生在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得到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首先为基础问题,例如在制作简易灭火器的教学活动中,最基础的问题就是物质的着火点是什么,通过和学生之间形成互动,夯实化学基础。其次为驱动问题。通过营造出教学场景,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同时驱动问题是开放性的答案,目的在于引领学生具备发散性的思维,譬如:当你身处一个陌生的场所,例如商场、酒店为了有效防止火灾的爆发应该注重哪些事项?如果突发火情,应当采取哪些自救措施?最后一层问题是为支架问题,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毫无头绪时,教师可以适时提出此类问题,让学生能够有一个思维衔接顺利解决驱动问题。例如同样是燃烧的条件,这一知识点可以提出在无氧气的条件下,蜡烛是否能燃烧?为学生解决驱动问题,提供一定的思路。
        (三)教师明确定位进行科学合理评价
        最后在项目是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自身的定位,切不可代替学生解决问题,应当扮演好引领者的角色。教师绝不是项目式学习的主导人,因此应当调整心态切忌急于求成,让学生在充分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收获到获得知识的乐趣【2】。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明确的一点是,项目式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在项目的研发过程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能力。在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对项目形成的过程进行评价,而不应当只是通过最终的呈现方式和试卷结果给学生定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项目式学习法是当前新课程教学改革之下提出的全新教学模式。通过积极组织学生在项目活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将课堂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发散思维,不断形成完善的知识系统,全面提升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美钗.微项目学习在化学复习课中的实践与思考——以初中化学“溶液单元复习”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06):46-49.
        [2]赵扬.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初中化学项目式学习单元设计与实践[J].教育科学论坛,2020(16):25-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