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连芬
广东省高州市石鼓镇石鼓镇小学 广东 高州525252
摘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才能使他们对数学的求知愿望强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激发学习兴趣的土壤”、“创设新奇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强实践操作的训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挥正面激励的作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等方面阐述有效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前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常常遇到学生对数学无兴趣,不想学,怕数学。单纯的批评不管用,只会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越来越感到枯燥和乏味,越来越恐惧学数学。小学生年龄较小,可塑性强,凡是皆有可能。“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这不但是科学家、教育家、广大教师的普遍共识,也可以说是我们人类的一致看法。“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事情发生强烈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和同事们都深深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提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要在数学教学中真正做到学生愿意主动的学习知识,“有效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结合自己和同事们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谈以下几点的体会。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激发学习兴趣的土壤。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自身的情感、修养、品质,会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良好的情绪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使其主动学习的催化剂。
每节课,我都倾注满腔热情,以饱满的情绪、生动幽默的语言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吸引每一双天真的眼睛。当每位学生都与我的情绪产生共鸣,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时,其学习兴趣就能得到有效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就能得到产生,从而自觉自愿、主动地进行学习。
二、创设新奇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悬念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每位小朋友都有好奇的天性,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已经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巧设多层教学悬念,巧妙地创设教学、思维情境,使学生觉得特别、新奇,从而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我在教《圆锥的体积》一课时,首先用生活中的小故事导入新课,用第一层悬念激起了学生们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代表把水装在圆锥模具里面,再倒入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模具里面,及时抛出第二层悬念:“看看要装几次,圆柱模具才能装满?是否刚刚好?”经过试验,装了三次就装满了。再抛出第三层悬念:这为什么刚刚好三次呢?不多不少呢?说明了什么呢?是不是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有什么关系呢?大家猜一猜。
这样,成功地创设了学生大胆猜想、并急于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从而学得津津有味。
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如果能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素材,将学生熟悉的蕴涵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就能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身边到处存在着数学问题”,从而,有效地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学习了圆的面积之后,我会让学生回家去做一张饭桌的桌布,算算需要多少布料。又如,学习平均数后,我让学生算算全班期中考试的成绩;学完百分数运用后,我会让学生计算,本班每次考试的及格率等。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之后,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身边到处都有数学;而且体会到计算在生活中的运用,长此以往,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综合利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四、加强实践操作的训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仅教师的演示,没有学生的亲自操作,学生获得的知识还比较肤浅的。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实践操作,看得见,摸得到,才能使他们容易从中获得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并有效地运用。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去动口数、动口说、动手摆、动脑想,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变枯燥被动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激趣乐学。而且通过让学生具体实践,动手操作,能不断地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并且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了发展,收到较大的效果。
五、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当代的教学,离不开多媒体技术这个教学手段。应用多媒体教学,不但能省时省力,增加教学容量,更重要的是使教学变得直观、形象、富有吸引力,使枯燥的课堂也可变得有趣生动。
例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面积和面积单位》等课时,我借助教学课件,分别以生动的小故事、有趣的小游戏导入新课,孩子们在娱乐的同时复习了旧知识,产生了新问题,接下来便主动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很自然地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学习效率很高。?
六、发挥正面激励的作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喜欢表扬是学生的重要的心理特点。教学中,教师的赞美之词或点头肯定,可以给学生极大鼓舞,从而激发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皮氏效应即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期望的自我实现语言效应。教师对学生予以成功的期待,能够产生极强的正面心理暗示,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起学生的潜在力量,激发向上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对成功的强烈渴望,产生极强的自信心。现实中应用皮氏效应取得成功的例子数不胜数,NBA巨星杜兰特就是其中一个。
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肯定,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增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七、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堂应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发问、踊跃参与,引导学生去发现、类比、猜想,激发他们的创造意识,激发强烈的创新动机,唤醒学生的创造性潜能。
教学中,我会不时有意设置使用错误的陷阱、解题过程的繁简强烈反差等办法让学生自觉地创新,同时还让学生明白学习不要满足于书本上的现成答案,更不要迷信老师。要对老师的解法有批判精神,要有进攻性;要敢于对老师的教学提出挑战,老师的解答只是一种借鉴、参考而已,更不是什么圣旨,从而促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有效提高。
结语:在整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千方百计培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是促进学生爱学数学、乐学数学的关键所在。也可以说,有效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前提与基础。数学教学成绩不好,单纯埋怨学生基础差、不动脑、不想学是没有用的,教师必须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参考文献:
[1]张希红.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J].知识文库,2020(05):37-38.
[2]王玉文.浅析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新课程(上),2018(09):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