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30期   作者:李志刚
[导读] 本文主要对小组合作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小组合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李志刚
        四川省昭觉中学  616150
        摘要:小组合作的运用,其有效突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从而使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组合作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小组合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应用;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当中明确提出,小组合作不仅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方式,而且还是新课改下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其对数学课堂的优化通常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时,需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加强相关教学内容与实践的结合,并经过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互动性与活跃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果得以提高的同时,充分发挥出群体理想,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的教学效果。
一、小组合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提供给学生互动交流的空间。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形象的学习数学知识,而且还能为学生提供互动交流的空间。第一,通过师生彼此互动,能够使学生充分掌握学习数学知识的技能,并形成相应的个性品质与数学能力;第二,通过小组合作,还能实现生生互动,学生获得了更多交流的空间与时间,以促使学生实现互相学习[1]。在该过程中,教师是扮演了促进者以及引导者的角色,且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也得到充分体现,从而满足新课改对师生发展的要求。
        其次,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小组合作的学习中,由于每个学生存在的差异,且每个学生对数学问题思考与理解的角度也存有一定差异,该差异在小组合作中通常是宝贵的资源。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对其他学生的想法进行听取,不仅能激发学生自身的灵感,而且还能使学生形成相应的创新思维。除此之外,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彼此的思想与观点交锋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自我反思,并形成思维冲突,从而深化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认知与理解。
        最后,有助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数学具体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通常可以使学生的数学成绩得到有效提高。第一,通过小组合作,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小组合作更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其更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构建知识,而非被动的接受相关数学知识;第三,通过小组合作,有助于师生间角色的转变,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师生、生生展开了积极的合作交流,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成绩得到有效提高。
二、小组合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科学、合理的划分小组
        初中数学的具体教学中,想要确保小组合作的有效运用,最重要的就是对合作小组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只有确保小组划分的科学与合理,才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主动沟通与交流。小组划分时,不能随意划分,需在小组划分前,对学生具有相应的了解,注重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征、学习成绩等[2]。

对于初中生而言,由于其正位于个性化发展阶段,其具备的个性能力都不相同,甚至有更大差异,因此,数学教师在分组的时候,需充分考虑学生的各个方面的状况,从而确保小组划分的合理性以及有效性,并通过小组成员的互相沟通与交流,促使小组成员形成良好的关系,通过成员彼此的相互配合,实现小组合作的顺利开展,从而使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二)基于团队合作意识的合作探究
        目前,大部分初中生的团队合作的意识都比较差,通常需数学教师积极的培养。因此,数学教师在减退教学时,需注重对学生自身的合作意识进行培养,并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促进学生共同学习。同时,数学教师可预留给学生相应的小组合作的作业,对其团队合作的意识与能力进行培养。例如,对“数据收集与整理”开展教学时,教师可布置给学生大量习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分工合作,并汇总出相应的结果,并第二天的数学课堂上实施结果汇报,这种状况下,组内每个成员的计算结果都会对其整个小组造成影响,这不仅能够使学生形成相应的荣誉感以及合作意识,而且还能使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更加认真负责,从而实现高效学习。
        (三)基于相互交流的合作探究
        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的开展,通常能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得到有效提高。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当中,通常会存有学生课堂参与度不足的问题,在小组合作的时候,也只有只有个别学生发言,其余的学生则只是听听,这就会影响到学生的思维发散。面对这种状况,数学教师就需鼓励学生积极交流,充分发挥小组长在课堂上的作用,带动其他组员积极参与到互动中,以此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以及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的数学教学中,有许多数学题都是具有一题多解的特征,此时,数学教师可引导学生对通一道数学题的多种解法进行求取,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开拓,而且还能强化学生的交流讨论,并增强师生彼此的频繁互动,以实现课堂气氛的活跃。通过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就能进行更积极的学习,从而使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3]。例如,三角形中,已知其三条边的比值是3:4:5,其周长是60cm,求三角形三边的长度分别为多少?然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探讨该试题有几种解法。
        解法一:首先,通过未知数x代替三条边的长度,也就是3x、4x、5x,然后,根据题目的已知信息,可知:3x+4x+5x=60,即(3+4+5)x=60,x=5,因此,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5、20、25cm。
        解法二:把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设为x与y,列出方程组为:,解得:x=15,y=20,第三条边为25。
        解法三:把三角形三边分别设成x,y,z,并以此列出方程组:,解得:x=15,y=20,z=25。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有的小组只找出一种,有的小组找出两种,甚至是三种,因此,学生通过合作探究,通常能够使其解题思维得到有效开拓。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知识通常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而小组合作的运用更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时,需做好相应的分组,通过科学的引导,促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与掌握相关数学知识,从而使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凤桃.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8, No.637(17):119-119.
[2]韩小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 2018, 000(009):51,53.
[3]王艳光.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探析[J].考试周刊, 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