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荣
(石河子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石河子 832000)
摘要:本文从对交际的畏惧心理、对考试的焦虑情绪、对负面评价的畏惧心理以及母语对于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的负迁移作用等方面论述了影响学生学习通用语的因素,并强调了如何从这几方面入手,来提高学生学习通用语效果。
关键词:中职院校 少数民族 国家通用语 畏惧心理 焦虑情绪
在新疆,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国家通用语教学是自治区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二语习得理论研讨的深化,通用语老师更加强调在教学中应该“以学习者为核心”的理念,意识到对学习效果起决定作用的最终只能是学习者自身。要想在教育工作中取得好的成效,一定要考虑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个体特点。目前,我区大部分地州市的少数民族通用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教学,同时他又具备其自身的特点,因此,教师们在对少数民族通用语教学的研讨时不单单可以借用第二语言习得的一般规律和研究成果,同时还应该从学习者的角度考虑,利用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知识来对我区中职院校的少数民族通用语教学进行深刻的剖析和探讨。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影响学习者的内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一、对交际有较强的畏惧心理:
进入中职院校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通用语交际能力都较弱,他们渴望学好通用语,但是对自己的信心又不足,课堂上,当老师提问时,心理难免紧张,有些学生甚至会出现脸红,手心出汗,发抖等现象,究其原因,只能是在自己准备不足却不得不说话时或者老师提出的问题事先并没有准备充分,这样,他们难免会发慌。由此可见,发言前准备工作做得不充分应该是导致学生课堂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我区民族学生在学习通用语时要运用母语来进行思考,在语言学习中一般会将学习内容翻译成母语,因而上课时,老师的即兴提问毫无疑问会导致学生的紧张不安,所以,作为教师,在通用语学习初期,应该下意识的减少即兴提问,以此来降低学生的焦虑状态,使学生能够进入愉快的、放松的、自主学习的情形,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同时,老师在课堂上还要尽力去创建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和谐的课堂氛围,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友好、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二、考试有较强的焦虑情绪
对于中职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而说,考试是测评他们通用语掌握程度的重要方法,考试结果的好坏会间接影响到他们对自身评估,如何降低考试前的焦虑,最好的做法只能是让学生在考前做好充沛的准备工作。作为教师,在考前必需要给学生充分的温习时间,协助学生做好心理和知识准备,并激励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应对考试,此外,不要过多的强调分数,尤其不要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水平的惟一标准,对于考试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教师也不能一味地责备,这样会更加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让学生怀疑自身的学习能力;作为教师,应当对学生加以适当疏导,同时教师和学生都要客观而明智地对待考试,尤其是理性看待考试结果,绝不能以考试成绩来确定和学生之间的亲疏关系或以此来评估学生。
三、对于负面评价的畏惧心理
一般说来,使学生产生焦虑情绪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积极的自我评价,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自我价值评估(self-evaluation)是自我管理认识的一种教学形式。是主体对本人在思维、欲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
自我评估可以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积极的评估是一个人感觉自己的能力,在团队中非常重要,并能在中等或较高水平完成任务的心态;而消极的评估则是相反的,持消极态度进行自我评估的学生总认为自身不如他人,被人看不起,没有办法融入到团队中,因而,不愿意说通用语,不愿意参加讨论。
四、母语给通用语学习带来的负迁移影响
语言学习和语言学习是心理语言学中解释人脑如何得到语言天赋的两个概念。语言习得指的是经过一个人出生后 ,伴随着他对周遭生存世界的逐渐提高,认识和其他工作能力的获得而发生的逐步开始学会学习母语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分为六个阶段:幼儿言语、幼儿言语、模仿、费解言语、言语和健谈言语。时段大约为从出生到4岁,大部分孩子均能学会用母语进行交流,即几乎没有完全可以理解中国成人对他说的话并能进行准确表达我们自己的意思。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通过不停的模仿和类比,在他的大脑中建立了一整套母语的规律和符号,这些规律和符号将会用他的一生,同时也会对另一种语言形成传递函数。语言进行学习指的是一个中国人在母语学习活动结束之后,开始我们学习第二语言的阶段。这种学习过程可以发生在生活中的任何时间,除了在推断。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进行方法上的比较,有诸多不同之处。首先语言习得是与幼儿的生长发育同步进行的,语言才能的增长与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协调一致,紧密结合,是在人体发育到某种水平以后才开始的。此时由于大脑活动的方式已经基本成型,为了适应语言行为的生理需求而产生的自组织、自协调能力迅速下降,不利于基本技能的获得。其次通过语言习得是一种具有潜移默化的学习 ,他没有进行事先制定的教学管理模式,没有明确规定的教材,更没有正式的学习生活处所和固定的语言作为老师,一切工作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即没有人可以组织,也没有谁会“失学”。语言学习往往是正式组织的,有些人没有机会学习。这也许是我们很多人一生都无缘社会学习发展第二自然语言,所有工作的人都能够学会母语(聋哑人除外)的原因。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的另一个重要区别是,语言习得始于人们不知道自己大脑中任何详细的语言运行机制,这个学习过程不会受到任何其他语言的干扰。而语言知识学习方法一般是指语言习得至少我们已经大体可以完成工作之后学生进行的,这时,学习数学语言教育的人其运用母语交际的能力早已达到企业运用自如的程度,母语的词汇和语法规范在他的大脑中早已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律,成为人们一种超强的信号,他已经养成了用母语来进行交际的所有行为习惯,这种生活习惯已经了解到了不假考虑,随心所欲的境地。设想一下在这种情况下学习一门语言是何等艰难!这意味着通用语学习者要强迫自身可以改掉已有的语言学习习惯,试图通过养成另一种比较陌生的,全新的习惯,把自己轻车熟路的一切束之高阁,一点一滴地引入和了解我们不熟悉的一切。这就像把自己灵活的右手捆绑起来,伸出不很自如的左手,不熟练地学做一些精确度要求比较高的事情一样艰难。
[7]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在了解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通用语的心理特点之后,再来查找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通用语成效不佳的原因,并”对症下药”加以解决,是提高汉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1]戴秀玲,贺战兵,万世丰.《汉语词汇速成教程》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
[2]戴庆厦主编.《语言学基础教程》.商务印书馆出版.2006.9
[3]《现代第二语言学习与教学论研究概述》,孟建国,《语言与翻译》,1997年 第二期。
[4]《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存在问题剖析》,王振本、梁伟,《语言与翻译》, 1997年第二期。
作者简介:姜太荣 性别:女 民族:汉族 学位:硕士 单位:石河子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邮编:832000 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及双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