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中小学生网球培养模式调查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30期   作者:尤培堃
[导读] 网球运动在欧美国家广泛流传,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世界各地普及开来。
        尤培堃
        泉州市晋光小学 福建省泉州市 362000
        摘要:网球运动在欧美国家广泛流传,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世界各地普及开来。自网球运动传入我国后,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整体竞技水平还是难以与欧美国家相抗衡,除身体素质的差异外,后备队伍的选材、培养力度、培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成为了我国网球运动发展的阻碍。所以在中小学阶段,通过多渠道培养网球运动的后备人才已刻不容缓,并让人们逐渐接受和喜爱网球运动,积极主动地加入网球运动的队伍,为培养我国网球运动员提高至世界一流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以泉州市中小学开展网球运动的模式为条件,分析网球培养模式的可行性,提出体教结合的方法,使学业与训练得到更好的兼顾,并以此为背景,为泉州市发展中小学优秀网球运动员指明了方向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青少年 网球 培养模式 体教结合
1 国内外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
1.1 国外网球培养模式
        网球运动称之为“贵族运动”,有着强大的经济市场[1],国外网球经过几十年的职业化发展,尤其是欧美一些网球强国,已经建立起相对成熟的网球训练模式。主要有国家培养、网球学校培养、家庭培养和社会力量培养等模式。普及和推广机制相当成熟,为更多的中小学生创造了最好的打网球的机会,以利于涌现出更多的网球人才。
1.2 国内网球培养模式
        专业队模式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种培养模式。在我国还有网球学校培养、个人培养和社会力量培养等模式,对比中外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后发现,我国在网球后备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我们要学习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的成熟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以探索出自身特色并适合自身发展的先进培养模式。
2 泉州市中小学生网球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2.1 少体校培养模式
        “举国体制”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体制在中国竞技网球运动的发展中,特别是在培养高水平竞技网球运动员后备人才方面,仍然发挥着主导作用,这是由当前中国国情所决定的[2]。也因为如此,体校更加注重运动员的训练,形成了早上学习文化课,下午进行训练的模式,由于侧重点的偏差,文化课形同虚设,运动员的教育始终慢于技能的提高,其结果只是造就“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才。但体校在训练和比赛方面的经费压力较小,有完备的训练、竞赛体制,能够科学合理的培养后备人才等方面也有不少的优势。
2.2 家庭为主的培养模式
        国内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也有少数通过家庭培养,其中比较成功的范例有省运会男单冠军王立、全国青少年网球总决赛双打第一的郑博仁等,他们在成功的道路上有着很多的相同点,除了天赋异禀之外,良好的家庭和训练环境是造就冠军的最大因素,家庭的支持、费用的支出、软硬件条件的成熟,都为他们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最重要的是家庭培养可以保证运动员有足够多的学习和训练时间。但家庭培养模式在经济上的压力较大,文化课也容易出现跟不上的现象,需要特别重视。
2.3 体教结合的培养模式
        中小学校在网球运动的普及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未来网球运动发展的方向之一。据有关数据表明,我国高水平的职业网球运动员中有70%以上来源于此种培养模式。[3]学校是基础,中小学生更是学校的主力军,学校在网球的培养模式趋于多样化,对网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起了导向和推动的作用。
3 泉州市中小学生网球培养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思路
3.1学业训练难兼顾
        无论采取何种培养模式,选材科学,根据青少年的身体心理特点合理地安排训练,对青少年以后的发展非常关键,[4]也就说明了在课外合理进行训练并巩固技能的重要性。在教学课程以外,学生每周不能保证课外的训练,能参加每周一次课外训练的更是少之又少。而学习任务繁重的今天,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去系统地进行网球运动的学习,我们认为,学生因为课业的压力和时间的因素难以分拨时间进行训练,这就要求学生要合理安排训练,及时对学习的技术动作进行领会。少体校的专业运动员,由于管理较为严格,训练水平质量高,且各自对网球的认识和掌握面广,故投入时间较多。而理论上,年龄较小的学习对象,更容易进行系统地培养,而专业运动员依然是后备人才的主要输送者,但专业运动员相对的文化课安排较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也就因为这个原因,许多专业运动员一旦达到运动寿命,便面临无出路的问题,要么曾经一战成名,飞黄腾达,要么名落孙山,一无所获,我们要改变一直存在于我国传统思维中的运动员文化素质偏低的现状,在提高竞技水平的同时,加强文化素质和学习的培养[5]。如果能让专业运动员兼顾文化学习,运动员便能在结束运动生涯之后寻找到其它的道路。由此可见学习文化的重要性。总体来讲,学业和训练在时间分配上难以兼顾。
3.2 场地器材等配套设施及经费保障的影响
        场地不足仍然是制约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各地区单一依赖国家投资,不能实现投资渠道多元化。[6]
网球运动在我国的开展尚晚,对学校教学和场地器材的要求较高,技术性较强,学生和家长的接受程度低,制约了网球运动在中小学校的开展。任何运动的发展都离不开场地、器材和经费的保障,泉州市经济发达,网球运动的发展速度走在全省的前列,有多间条件较好的学校配备场地并开设课程,但整体上不如体校场地配备的完善,存在供应不足的现象。但在泉州市内,网球市场火热,各种比赛众多,参与的人数也不在少数,并能带动身边的亲朋好友,竞技水平也相对较高,为网球运动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现如今,各中小学校纷纷投入经费开展“高大尚”的网球运动,而体育的职业化、市场化,更能为网球运动开展的经费提供保障。但是,网球场地的供应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需求,暴露了场地供不应求的问题,制约了网球运动的发展。


3.3 中小学校开展网球运动的困难
中小学校是体育运动开展的基础,网球运动的发展便离不开学校教育。学习任务繁重的今天,学校仍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抓学习成绩方面,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去系统地进行网球运动的学习,如果此观念没有得到改善,便不利于网球运动在学校的推广。再者,网球运动需要学生花费较多的精力和投入大把的时间,因此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很难得到兼顾,也就成为学校开展的最大难题。但也有部分学校将网球运动当做其特色教学的内容彰显办学水平。面对该运动在学校中的需求逐渐成熟,而学校的办学动机和开展趋势又存在一定的矛盾,限制了该运动在学校的普及和对青少年的培养。
3.4 教师的教学水平问题
启蒙教练的优良作风、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和正确的指导培训对少年运动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7]伴随着网球运动在中小学校的普及和推广,专业网球教师的缺口逐渐明显,现今,因学校重视文化课学习,大部分中小学校网球教师只是半路出家的“业余选手”,不能达到体校教练员的整体水平,成为了网球运动发展的绊脚石。再者,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的培养上还有待加强,应加大对教师和教练员专业技能的培训,以提高教学水平。而学校对专业网球教练的聘用不足等问题,使培养的网球专业队伍难以成型。
3.5泉州市中小学生网球培养今后的发展思路
        现在,中小学生网球的培养模式还是通过比较传统的学校培养为主,而学校范围的限制,不利于我国网球竞技水平的整体提高。而且在举国体制之下,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成长路径是逐级输送制。虽然各级体校配备有文化教育的教师,但由于体校是独立于教育系统之外的,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地方,体校对竞技人才培养上的重视如同普通学校对学习尖子培养上的重视一样,在培养策略上,运动训练总是放在第一位,运动队的文化教育形同虚设,没能真正落实“体教结合”。因此,要树立正确的培养观念,塑造网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体教结合已是非常必要,并尽可能把有条件的优秀运动员向学校化过渡,这样不仅扩大了网球培养的范围,而且保证了学习者的学业不被落下。体育特长班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采用体、校合作模式,让网球运动进课堂,来训练网球后备人才和优秀教练员,使培养模式多样化,这更有利于网球运动向全社会的推广和普及。
        综上所述,“体教结合”是时代的产物,也有阶段性的特征;要加强学校体育,只有兼顾训练课和文化课的同时发展,才能保证“体教结合”。[8]传统体校对网球运动的重视疏忽了运动员文化课的学习,普通学校强调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也制约了网球运动的发展。因此,体教结合的培养模式刻不容缓。体教结合是培养和造就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必由之路。进一步加大体教结合的力度,坚持以学校体育为战略重点,也可借鉴其它成功的范例和经验,开展“一条龙”的培养模式。以学校为基础,突出重点,与体校训练相结合,发展多种训练方式,搞好教学与训练的关系,使体教结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抓好质量,保证数量,为我国网球事业的长久发展服务。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 泉州市中小学生网球的培养模式逐渐向多元化发展,通过体、校两方面培养,组织结构相对合理,但缺乏相互间的兼顾,不利于对学生文化水平的科学发展和竞技水平的整体提高。
(2) 体校之外的网球运动培养局限于学校开展的网球教学课程,难以形成规模,教学成效低,培养模式还停留在较低层面,绝大多数学习者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国家与社会对网球人才的需求。
(3) 泉州市中小学生网球后备人才基数大,但大多处于训练时间少,训练强度不足的状态,并无法完全掌握网球的技战术能力,人才还是依靠传统的逐级输送制度。
(4) 网球场地供不应求的现象制约了网球运动的长远发展。
(5)学校网球师资力量薄弱,难以实现网球运动的开展。
(6) 提出体教结合的分析,突出学校教育的重点,发展教学与训练的关系,为体教结合增添后劲。
4.2 建议
(1)中小学校应重视对网球课程的合理分配,广泛开展学训教学,让中小学校的文化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加强网球后备人才的整体水平,同时使学习者成为体育与教育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
(2)中小学校应适时增加学习网球的教学课时与学习时间,可采用小规模的网球班,培养专项人才,提高学习者的竞技水平,并把网球运动加入办学兴校的一部分,发展有学校特色的培养模式。
(3)可将体校的人才纳入中小学校的培养范围,达到更好的开展网球运动的目的,以加强中小学校的办学优势,推广网球运动进校园,更能为体校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也能提高运动员文化程度,做到体、校共赢。
(4)有条件的学校或新建的学校应尽可能开设网球场地,以服务快速发展的“网球人口”。加强对网球场地管理,合理分配网球场地的供应问题,提高使用效率。
(5)加强学校的网球师资力量建设,培育优秀网球教练员。
(6)要进一步加大体教结合的建设力度,适时争取政府机构、教育部门、社会团体等的关心和支持,以教育为主,开发、培养网球市场,为体教结合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同坤,方明.我国竞技网球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运动,2013,12:12-13.
[2]王涛. 中国竞技网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
[3] 郑一材. 我国网球后备人才培养中网球学校培养模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
[4]董取胜,李可可.我国青少年网球人才培养研究[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01:60-62.
[5]耿子轩.关于青少年网球教学培养模式的研究[J].品牌,2014,05:64.   
[6]季跃龙. 中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培养体制的制度经济学分析[D].山西大学,2011.           
[7] 杨振波. 对少年网球教练员业务素质的构思[J]. 哈尔滨体育学院报,2003,03:81-83.           
[8]李涵. 我国青少年女子网球培养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