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梦云
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宁华侨投资区)第二小学
摘要: 当前,国家全面深入推进教学改革活动的进行,随着5G等技术的突起,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很常见,于是许多专家产生了构建信息化课堂的想法,旨在让学生体验到良好的数学课程学习氛围,感受到数学教学过程中更多的趣味性和艺术性,培养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实现对小学生数学能力的综合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信息技术 融合教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科投入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中,采用信息化课堂的形式,对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相比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教学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在课堂实践中学生能够自主思考、参与讨论,高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小学数学课堂构建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方式落后,不能紧跟时代,抓住学生的痛点和嗨点,得到的效果一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只关注到文化知识的传播,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忽视,许多优秀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同时,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难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小学学生的思维方式还很幼稚,尚未成型。对于知识等的获取过分依赖于老师的引导,而现在的教学模式单一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没有树立孩子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促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的方法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建信息化化情境课堂
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总是将实现教学目标放在第一位,给予高度重视,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分析和认识。因此,在信息化课堂的建设过程中,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通过信息化平台,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把握学生的整体情况,方便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例如:小学生对动画片有着由衷的喜爱,在教学环节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增设动画片中的情境和动画人物,将教学课程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紧密联系起来。另外,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在创设情景时,可以利用智能化工具,在动画、音乐等素材的配合下,调动课堂氛围,打造视觉和听觉的盛宴,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
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要越早开始越好,小学阶段是黄金时期,要让孩子在小学学习过程中学会独立自主学习,这样才能具备今后独立思考的能力,减少依赖感。在信息化课堂中,要完美融合自主学习。
在课前,教师可以提前做好课件和本堂课的内容提纲,要求学生先在网络平台上完成自主预习,解答一些简单问题,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了解,方便后续课程的开展,也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教学方案的调整。
(三)利用信息技术完成课程内容设计
1、课前预习
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课前预习形式主要是教材的阅读或者老师布置的硬性任务,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预习时遇到的许多问题无法解决,不仅影响阅读效果,同时也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在信息化课堂中,可以利用不同的功能板块,高效的信息交流与沟通解决这些问题。针对预习的内容,老师可以提前在录制好预习课,推送给学生,并且开设论坛,在论坛中实时为学生解决困惑,同时可以对预习内容进行测试,学生在终端进行答题,结束后查看自己的学习情况,获得奖励。老师也可根据测试结果,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讲解,调整教学方案,达到更好的上课效果。
2、课堂教学
小学生还是充满好奇,玩心很重的年纪,要想让他们保持注意力集中,就必须创新教学方式,摆脱催眠的碎碎念。在信息化课堂里,通过信息化平台,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时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数学这门本就枯燥乏味的课程,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多多加入游戏环节,一方面增加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互相之间的比拼,刺激学生将胜负欲转化为求知欲,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3、课后练习
在传统课堂中,老师检验学习效果的方式似乎只有考试,但周期长,且存在许多诸如临场发挥、考试心态登不确定因素,同时也错过了最佳补救时机。信息化课堂的出现,缓解了这一问题,通过信息化平台,老师可以随时对学生进行课后答疑,布置课后作业,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还可以在平台上与家长交流,了解孩子在家中的学习情况,进行更好的辅导,同时可以针对不同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进行定制化的课后作业内容,和有关课程的推荐。更好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好地进行高效的教学,避免之后复杂问题的发生。
总体来说,一味地学习数学理论知识难以对小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必须构建信息化课堂,将数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通过多样的方式和手段,科学匹配适当的数学情境,坚持“层层递进”教学原则,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征,进行信息化教学,来引导学生产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李芳.小学数学信息化课堂的场域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9(7):15-18.
[3] 刘扑英.小学数学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