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用型音乐课程改革探析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31期   作者:钱媛媛
[导读] 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恢复高考制度以后,我国的音乐教育开始建立了相对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
        钱媛媛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
        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恢复高考制度以后,我国的音乐教育开始建立了相对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到90年代初期,这套相对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已形成适用于全国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类)学生培养方案的行之有效的教育体系。在音乐教育体系逐渐完善的同时,我国大中专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幼师专业)已把音乐基础纳招生考试的必考项目。当然,也是该专业的重要课程。随着时代更迭,我国教育不断对幼儿教师有了更高的社会需求。本世纪初期,全国多地的中等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向高职学历过度发展。于是,对学生的培养方案和又有了新的要求。也促使了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提出新的观念和培养方案。
        纵观我国音乐教育五十年,从单一的专业型学习到实用型学习,再到对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发展建设,我们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大纲修订和编辑。时至近日,我们依然在紧随时代发展不断的调整和改革。当下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不能按照培养专业音乐教师的单一技能去培养。培养具有实用型技能和具有独特审美能力的幼儿教师,使其能够对幼儿教育产生艺术情操培养、促进美育教育建设起到引导性作用的关键人物,才是学前专业音乐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
        本文将从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改革结合其在学前专业的意义与影响,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探索中解决问题的思想为主线,从而阐述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在培养实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行之有效的一系列教学改革问题。
关键词:音乐教育  学前专业   课程改革  实用型

一.纵观近五十年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
        要说起中国近五十年来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不得不提及在这个阶段之前的一个人——肖友梅。一九二O年归国以后,除主持了第一个专业音乐教学机构——北大音专传习所外,还竭力与北洋军阀政府交涉,终于使教育部同意在北京的小学课程中,将“唱歌”列为必修课。从那以后,中小学课程中亦包括音乐课相沿成习。为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奠基性意义。
        一九七八年恢复高考制度后,全国原有的师范院校开始组建专业的音乐系。到一九九〇年,我国的大多数普通院校都有了音乐社团活动和音乐讲座。为我国后来的音乐教育规范化发展起到转折性作用。沿着我国当时的国情,我国的音乐教育基本在摸索着进行,但也是遵循着教育部制定的《大纲》进行探索和改进。一九九二年,在第五届全国国民音乐教育大会改革研讨会中,大会一致通过将钢琴、声乐、合唱指挥、乐理、视唱练耳进行分学科研讨和学习。后来我国音乐教育类专业对招生学员时有了主项和辅项的选择。也是影响着后来任职于大中专院校学前专业音乐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的倾向性。有大多数老师按照自己的强项侧重教学。例如有些老师的主项是声乐,然而就在器乐类歌曲伴奏上伤的少一些。相反,如有些老师的主项是器乐,就会在少儿歌曲教唱方面少一些。殊不知大中专院校的学前专业,在音乐教育方面需要培养的是综合性人才,是面向幼儿教育的工作者。
        一九九五年,在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大会上提出“以中华文化为母语,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此次研讨会鲜明的强调了音乐教育中要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于此,全国各地的音乐院校开展了诸多民族音乐课程。无疑,这也是我国音乐教育在发展中改革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我们不在以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为全部依据,根据自己国家的特色和国情,发展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这样一来,音乐教育将综合了中西方音乐的共性和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已经非常成熟了。有了适合自己国情的完整科学教育体系。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有了大专、本科、硕士各层次学历,部分院校也有了博士授权点。培养出来的学子分布在我国音乐教育届的各个领域。有的从事社会音乐教育,有的在中小学任教,有的在大中专院校任教。促进了我国国民音乐教育的整体提升。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和不同的社会环境中都能够得到较为科学的音乐教育。不同以往,我们对音乐的教育的理解只是唱歌。甚至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是唱歌一门单一的课程。也是上世纪音乐教育发展初级阶段,全国音乐教师资源匮乏留下的问题。
        如今我们整个国民音乐教育基本健全,于是对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老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工作在各大中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该专业培养的是从事幼儿教育的专业老师,除了早期幼儿的心理学、各类知识性学了外,老师还要掌握音乐课程的综合性技能,如歌唱、跳舞、钢琴等乐器。甚至还要懂得音乐舞蹈创编等技能,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教育的学科。
二.音乐教育在学前专业的重要意义
        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相对健全,涵盖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幼儿活动指导、儿童保健学、声乐、舞蹈、美术、钢琴、乐理视唱等主干课程。若说音乐是伴随一个人一生的美育课程,学前阶段的美育作为一个人一生的起点。法国作家雨过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三把钥匙——数字、文字和音乐”。可见在早期对儿童进行音乐艺术培养,对一个人一生发展起着奠基性对的重要意义。那么音乐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学前专业的必修课,我们培养出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也是决定着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音乐教育不但是一种技能的培养,更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以及感性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使其在学习的同时不断通过艺术的感性去提高自己对自己事业和任何事物的认知能力,从而得到思想以及审美能力的升华。因此,我们在培养学前专业的学生时,不但要培养学生的技能方面的知识,又要通过音乐鉴赏和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审美和情操。因为审美能力的高度,决定着一个人对于世界万事万物的认知和感受,包括对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精神。通过音乐鉴赏,使之对美学的提升转化,从而形成有自己独立看法和观点的幼儿教师。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幼儿教师既能给幼儿带去活泼和欢乐的学习生活体验,也能通过音乐审美对还是进行思想行为、情绪体验、理解认知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孩子在早期教育中奠定高尚的人生品格。引导孩子在“玩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美”,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锻炼孩子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提高国民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不断进行课程改革,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的《音乐新课标》里明确提出音乐教育要重点培养学的审美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的音乐创造。2020年,不少省份试行将艺术类课程纳入中高考。所以,在学前幼儿教育阶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音乐早期教育基础,不但是我国教育方针的正确导向,更是为孩子今后成长的综合素质能力发展的基础。故大中专院校在培养学前专业的学生音乐课程中一定要注重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使之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在从事幼儿教育中发挥其价值和作用。
        
三.从中专院校转型高职院校,学前专业音乐课程的提升与转变
        从上世纪90年代末,为适应时代需要,我国大多数中等职业或师范类学校过渡为高等职业教育。有的实行3+2培养模式(即三年中专教育+二年大专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也随之实行5年制教育模式。这无疑在开展音乐课程的时候,增加了学习实践机会。关于音乐类的课程多以参照了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开设有钢琴、声乐、乐理视唱练耳、舞蹈、歌唱编导等多种学科。然而在该专业招收学员时,多数学生没有较深的音乐基础和功底,复杂的课程设置让学前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了学习任务。理论知识繁重,技能实践过于专业,耗费时间较长。音乐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不但要培养学生演奏演唱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幼儿音乐编导。
        在中等师范职业教育向高等职业师范教育转变中,我们开设的课程应该更合理的安排课程大纲。你应该把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作为参考依据。结合该专业的需求,让学生减少不必要的概念性知识。毕竟该专业培养的是从事幼儿教育的综合性人才。合理设置课程体系,让其不同门类的课程互相结合。明确教学目标,研究教学方式,从而让学前专业的音乐课达到培养实用型学前专业的人才。

四.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助澜实用型学前专业人才建设
        教学要灵活多样,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出现照本宣科,特别是在学前教育专业中。例如《乐理基础》,在对学前专业对学生开展教学中,因为学生没有良好对音乐基础,对于该课程会觉得枯燥无味,但该门课程却是本专业的必修课程。我们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以“灌输”和考试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然而学生如果不能把该课程应用到实践中,往往就会考完试又忘掉。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们不断的完善教学方法。将不同的音乐专业分类课程进行融合与渗透,形成新的音乐教育理念,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得到实质性的技能与知。借鉴欧洲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科达伊音乐教学法》结合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形成适合于我国当下教育需求的高职学前专业音乐课程。在研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时候,我们吸取了其精髓之处,就是把节奏与身体律动结合起来。研究表明,一个人在接受音乐学习时,第一步重要的学习不是技能和知识。而是节奏与律动。简单的说就是利用自身的身体四肢,在不同的音乐中以趣味的方式感受节奏中的强弱关系。这对于开展幼儿音乐教学即不失趣味性,且让孩子在早期接受音乐教育时奠定节奏基础。
    《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作为音乐教育体系中唯一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之一,其重要的理念是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将自己国家的民歌民谣作为音乐素材创编以母语和手势为主的歌唱形式。在早期的音乐教学中即方便又实用。更重要的是任何国家的音乐教育都能以其形式,利用自己国家的民谣和母语进行创编。而其教学法正是我们学前教育中最行之有效、便于开展的方法。结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我们把节奏、乐感、听力、律动、歌唱以及我国母语的民谣融入其中,对学前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不需要把繁琐的分类课程每一门都要像音乐教育专业那样学到精通。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开展融合性的课程模式,对该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最高效的教学方式。
        在开展钢琴课程教学中,从原来的练习曲+古典乐曲学习为主,变为练习曲+儿童歌曲伴奏为主+适量的经典曲目演奏。在实施该门课程的教学中,其实还可以开展弹唱表演。我们多数钢琴老师认为唱歌是声乐老师的事情。声乐老师认为弹琴是钢琴老师的事情。教授钢琴专业的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完成钢琴基本指法练习后,只要掌握简单的和弦运用,多以歌曲即兴伴奏为主,为学生开展歌曲伴奏的实践机会。并经乐理课程融入到伴奏中得以致用。也可将歌唱融入到伴奏中形成自弹自唱的技能。这即提高了学习效率,又让学生不觉得枯燥无味。
        舞蹈和音乐的融合是该专业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从事幼儿学期教育阶段的教学工作,要懂得幼儿在早期接触音乐时候节奏与律动是最关键的。对于学前专业,开展身体律动(舞蹈类)与音乐的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即可融入音乐与舞蹈的编导。甚至将歌唱与舞蹈、游戏与舞蹈都能够融入律动教学中去。使学生在今后从事教学时能够灵活的运用。
        在歌唱教学中,我们不必要求学生严格依照专业唱法标准,达到较高的演唱水平,只要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能够把握音准节奏,肢体表情自然亲和,适应幼儿园教学即可。更重要的是要结合《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将各科的知识技能融入表演唱、编排歌曲,让学生学会利用熟悉的民谣、童谣去创编儿童合唱等形式的表演。将《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手势音乐教学带入儿童音乐课程中。这即保留了幼儿音乐的趣味性,且能较早的对儿童进行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知识的渗透。形成学前专业学生喜爱并容易掌握的课程模式。
        除了以上课程的培养,我们更要关注的就是该专业学生的音乐鉴赏审美能力。我们周知美育是伴随一个人一生的素养教育。音乐作为美育课程的重要环节,一个人对音乐的理解有多美,那么心灵也会又多美。提高个人的美育能力,不仅为了培养个体对美的理解,更是提高一个国家的整体文化组成部分。作为学前专业的音乐课程,教师在教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鉴赏中外经典的音乐作品,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美学认知。她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会接触很多与中外经典音乐作品,首先自身要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才能给学前阶段的幼儿教授音乐知识和引导学生学会审美,奠定良好的人文修养开端。
        综合上述,在适应时代变迁的同时,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不但要紧密围绕国家教育方针,并要结合我国幼儿教育的纲领,培养具有技能与审美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课程要始终围绕实用型和适用型,把繁琐的专业综合起来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适用型知识,而不是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学习负担。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文素养与技能共存的优秀学前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果艳丽.浅析音乐课堂歌表演教学的运用与开展[J].音乐天地,2010,5.
[2]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67.
[3]马达.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38.
[4]李妲娜.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J].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9.
[5]洛伊斯乔克西.柯达伊音乐教学法[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