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丹青
广州市天河区长湴小学 510650
摘要: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五大方面: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这不仅涵盖了美术学习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方法,还涉及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价值观与能力养成。小学美术课堂作为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美术教师应与时俱进,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审美情趣,不断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与审美品位,促进学生获得全面综合的发展,推动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前言:
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充分地引导学生,让学生领悟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主动参与美术学习。教师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准点,不断地优化和创新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往往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心,教师应当抓住他们个性和共性的特征,引导学生感受美术课堂的魅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通过视频、音乐、动画片、插画、绘本等方式创设情境,通过课堂的展示、互动、评价,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发共鸣,激发创造力。
以岭南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剪团花,巧装饰》一课为例,教师首先播放一段情景视频:春节前,一群农村妇女围坐在土炕上剪窗花。通过视频讲解,学生学习了剪团花的步骤和方法。接着,教师带领学生认识丰富的团花纹样,了解团花是从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的文化瑰宝,激发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接着,让学生说一说:你们见过什么样的团花吗?过年的时候家里贴团花吗?教师进一步讲解团花的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最后,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团花设计、创作、评比。通过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视野丰富知识面,还可以极大程度地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团花的制作,提升动手、自主创新的能力,引导学生用美学的眼光看待世界,从而提升美术核心素养。
二、与实际生活相融合
美术源于生活,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密不可分。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当积极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以岭南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我家的菜篮子》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先在家观察,看看家中的蔬菜、水果有哪些品种?将这些蔬菜、水果的颜色、形状等记录下来。在课堂上,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蔬菜、水果特征,与同学们交流分享。接着,教师导入本课教学内容,讲解近大远小、前后遮挡关系和绘画技巧等。最后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对蔬菜的颜色、形状进行再创作,完成绘画作品。这种方式引导寻找身边事物的相互关系,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不断提升。
三、组织创作比赛和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自主创新能力。教师应当全面了解学生对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鼓励他们不断地进行创作和学习,多参加一些美术类比赛和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结: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自身的传统教学理念,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素养,不断地创新和完善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案。以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为核心,积极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知识的学习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陈静雯.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读写算, 2020(28):143.
[2]康慷.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安徽教育科研, 2020,(03):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