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认他乡作故乡----浅谈马洛伊·山多尔作品在中国的译介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31期   作者:李杨 赵震红
[导读] 随着与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国别研究有利于增强双方文化互信和文化传播。
        李杨    赵震红
        (华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匈牙利研究中心  河北 唐山 063210)
        摘要:随着与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国别研究有利于增强双方文化互信和文化传播。本文以匈牙利文学为切入点,具体评述了匈牙利文学巨匠马洛伊·山多尔的作品和其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以及其作品对匈牙利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洛伊·山多尔;译介;匈牙利文学  
简介
        马洛伊·山多尔(1900-1989),匈牙利文学巨匠,出生在匈牙利贵族家庭,家族有相当深厚的知识基础和社会影响。从小对于写作的热爱,注定他未来走上文学道路。1916年,年仅16岁的他发表了处女作小说《卢克蕾西亚家的孩子》。马洛伊的故乡是当时的匈牙利考绍市,位于奥匈帝国时期匈牙利王国北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1920年《特里亚农条约》的签署,曾经的“大匈牙利”失去了72%的领土,其中包括马洛伊的家乡考绍市,被捷克斯洛伐克吞并。虽然曾经在布达佩斯求学法律专业,故乡已然不是曾经的家国,20岁后的马洛伊开始了旅居的生活。二战之前,他旅居德国,追寻歌德的足迹,结识当地作家,在《法兰克福日报》任职,翻译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和《审判》,成为卡夫卡作品在匈牙利的一个翻译者和评论者。婚后马洛伊随妻子移居法国巴黎六年,之后马洛伊的创作进入到多产时期,先后写下了《反叛者》和《一个市民的自白》。二战后,故乡考绍没有避免被割让的命运,马洛伊再次走上流亡旅居的道路,他先后定居瑞士、意大利和美国,从此他再也没有回到祖国匈牙利。1989年2月,饱经生活风霜的马洛伊在妻子和养子相继去世的情况下,用一颗子弹为自己的生命画上了句号。遗憾的是,马洛伊没有等到几个月后的东欧剧变、柏林墙的倒塌以及苏联从匈牙利撤军。为了纪念这位毕生都在用匈牙利语写作的文学巨匠,1990年匈牙利政府追授他“科舒特奖章”。
马洛伊作品的译介
        马洛伊一生笔耕不辍,目前在中国大陆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翻译了六部作品。其中《一个市民的自由》和《烛烬》两部影响力较大的作品,译者为旅居匈牙利的作家翻译家余泽民先生。很多时候,作家的个人经历会为他未来的写作奠定不可磨灭的基础,正如马洛伊流亡的生活,虽是个人经历,也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能捕捉到生活细节,并以文字形式表达书写出来,也需要有作家的领悟力和写作功底。正如他在《一个市民的自白》中所描述的,虽有虚构,但大部分都是作家的个人经历。虽然流亡海外一生,终其一生用匈牙利语写作,一生希望以一个“市民”的身份回归。马洛伊在其中这样描述主人公以及他自己的内心,反映了他当时旅居德国和法国时的心情:“我并没有意识到我离开的是自己青年时代最重要的一站,后来我再没有回过那里……我的世界观或秉性气质逐步形成,从而决定了我整个一生跟写作和世界的关系。”
        译者余泽民先生旅居匈牙利多年,也是著名的华裔作家。他在匈牙利精彩的人生经历,使他结识了很多匈牙利的文学家。出于对作品更好的了解,余先生曾经立誓不要翻译已故作家的作品。但是在研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凯尔泰斯的日记时,却发现凯尔泰斯日记中多次提到马洛伊,称其为“民族精神的哺育者”。 很多作家也认为马洛伊的《一个市民的自白》可以和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和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比肩。《烛烬》这部作品晚于台湾地区繁体翻译版本八年,台湾版本译做《余烬》,是从意大利语版本转译过来,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转译错误和遗漏的地方,更为重要的是,转译后很难再揣摩原著作者的意图。且余泽民先生认为“烛烬”这个词汇能够更好地表达蜡烛燃烧到尽头情形,更加符合原著匈牙利语版本的表达。余泽民先生的译作得到读者广泛好评,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烛烬》这部译作当之无愧获得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翻译奖。获奖感言中,余先生这样写道: “一位好的文学翻译,可以给原著第二条生命;一个不好的翻译,则是原著的杀手。文学翻译在文学与文学对话中扮演的角色,确实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


        《分手在布达》和《草叶集》的译者是舒荪乐女士,孙女士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方向为匈牙利文学,早年曾在匈牙利做访问学者;《伪装成独白的爱情》的译者郭晓晶和《反叛者》译者赵静都是余泽民先生推荐的翻译马洛伊作品的不二人选。正是他们对作家作品的深刻了解与对匈牙利历史社会文化的感悟,才促成了译林出版社出版推出了高质量的马洛伊的六部作品。
马洛伊作品的影响力
        每每提及匈牙利文学,国人可能更熟知的是裴多菲,或者关注过诺贝尔文学奖的读者,更熟悉的是凯尔泰斯。马洛伊去世后,经历了东欧剧变的匈牙利政府为了鼓励文学新秀,专门设立了“马洛伊文学奖”。这个奖项的设立并非偶然,在众多东欧国家中不乏与马洛伊相似命运的作家,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与马洛伊命运相似,他把一直追求的自由理想寄托于自己的文学作品,在当时的不被认同以及流亡的情况下,还能保持以母语写作的初心,将文学作为与故土的唯一联系纽带。
        马洛伊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祖国匈牙利国家命运的缩影。以前,我们会用“个人命运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的话语来描述一个人的人生,其实不论现实生活亦或文学作品,我们不难找出类似的答案。国家的动荡必然导致人生的跌宕,人的思想活动的变化同时也伴随着国家大格局的变迁,普通人如此,伟人亦如此。在他的作品中,体现了对民族命运和人类命运、人类实践历史和现实生存状态的反思和积极的对抗。
        中国文学和翻译界对于东欧国家作家作品的关注不仅体现了对世界文学和世界文化的接纳,同时也展现了借鉴世界各地区的文学,不必唯英美文学马首是瞻的态度。而与此同时,东欧国家作家的作品,具有国际意识,也有自己对民族身份认同上的内在冲突。这正与他所在的民族母语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息息相关。这其中可能包含了自我质疑,但同时也表明了他们在政治、文化、艺术上的探索,以及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文化立场,这些始终都无法脱离一个文化的渊源。而马洛伊在这些问题上的困惑和思考,通过作品传达出来的,其实与中国作家和翻译家在这些问题上的思考具有共通性。中国受众在尾追西方文学的同时,寻求民族文学发展的焦虑也日益暴露。在马洛伊的作品中,对于身份的纠结对于国家民族的概念以及如何接受世界文化的焦虑,都曾经是中国学者以及受众曾经走过的道路。这些共通性持久的、多层面的为中国读者所接受,是建立在中国读者和东欧文学之间不可磨灭的桥梁。
结语
        纵观匈牙利现当代文学比如《撒旦探戈》的作者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平行故事集》的作家纳道什·彼得,甚至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凯尔泰斯·伊姆莱都或多或少地提及马洛伊对自身写作的影响,可以说他们是在马洛伊的精神羽翼下成长起来的。马洛伊这样多产的作家时为少数,又有价值丰富的个人阅历和独特的写作风格,以他的名字来命名一个国家的文学奖,实至名归。但令人遗憾的是,马洛伊生前一直过着漂泊的生活,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落叶归根。出于历史的原因,马洛伊的作品在他身后才得以以匈牙利文的形式出版,虽然遗憾很多,但是后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来纪念这位爱国者,一位坚持用匈牙利语写作的英雄。据悉,马洛伊的《我想要沉默》实为《一个市民的自由》第三部在他众多遗稿中被发现,期待其与中国读者早日见面。随着马洛伊众多作品在匈牙利出版与读者见面,这是祖国向作家致歉的形式,也是马洛伊精神叶落归根,回归故乡的最好慰藉。
参考文献:
[1]马洛伊·山多尔,著.余泽民,译.一个市民的自白[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
[2]余泽民. 马洛伊·山多尔:匈牙利民族精神的哺育者[N]. 文艺报,2015-09-11(004).
[3]申丹 等.新中国60年外国文学研究(第五卷)外国文学译介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4]舒荪乐. 马洛伊·山多尔:虚拟市民文化的演说者[N]. 文艺报,2016-01-13(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华北理工大学国别研究专项课题“匈牙利文学译介研究”(课题编号:GBZX-2018-04)的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李杨(1982~),女,河北唐山人,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华北理工大学匈牙利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与国别研究。  
赵震红(1978~),女,河北唐山人,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华北理工大学匈牙利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与国别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