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高效教学模式构建探索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32期   作者:张圆
[导读] 在这个生产力快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是现代信息技术非常重要的一个载体,也是人们进行信息技术解码的主要手段。
        张圆
        福建省建宁县职业中学354500
        摘要:在这个生产力快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是现代信息技术非常重要的一个载体,也是人们进行信息技术解码的主要手段。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各类中职院校中比较常见的计算机教材,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和学习的一门必修课程,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因此,积极探索高效的计算机教学模式,不仅是促进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和发展的必要策略,也是提高计算机教学服务性、实用性等服务价值的有效手段。为此,本文尝试结合中职计算机实际教学经验,积极探索符合中职计算机课堂需要的教学模式,即“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旨在通过该教学模式的构建,提高中职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高效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构建;探索
        前言: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时间比较有限,并且不能占用学生大量的课外时间,所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高效教学,是目前每位中职计算机教师急于解决的教学问题。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使学生完成知识的自主构建,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这对计算机高效教学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接下来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深入的探究,具体内容如下:
        一、布置合理的课外学习任务
        课前充足的备课是确保课堂教学更加高效的重要因素,对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非常有利。因此,在开始授课之前,教师要对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认真学习和专研,结合教学对象的实际学习水平,将其中需要学生进行课外学习的内容,以及课堂上可能会讲到,且需要学生提前知晓的知识点,制作出相应的微视频或者导学案。然后再通过相应的渠道对资源进行共享,如笔者经常运用到的群文件功能,或者学校的资源共享网站,以供学生作为预习资料,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前置学习。以“计算机组装基础”这一项目中的任务1为例,来阐述课外学习任务的布置,以及学生需要完成的预习目标。
        (一)根据教学需要制作微课内容。首先,笔者对教材中配套的微课视频,以及网络上与本节知识内容相关的微视频进行了分析,并整合出了适合学生观看的视频内容,如:计算机的硬件设备有哪些;计算机的内部配件有哪些;相应设备有哪些功能等等。然后,又通过录制软件为硬件设备配上了相应的实物图。由于有些内部配件是日常生活中不常见的,不利于学生的掌握,但是学生完成计算机组装操作的理论基础,所以为其附上相应的图片,能让学生的记忆和掌握。
        (二)结合微课资源设计预习目标。通过微课视频学生对计算机的硬件设备等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为此可以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考查,并起到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成果的作用。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1.输出图片物体的名称;2.计算机的硬件设备有哪些?都具备什么样的功能?3.哪些设备是计算机不可缺少的?然后,笔者将相应的问题发到了班级群里,让学生之间解答,并实现实时互动。这样学生有认知错误的地方,学生和教师能够及时的对其引导,并且还能作为课堂教学的依据和内容。
        二、选择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一)利用情境法导入新课。

针对“认识计算机内部和外部”这一知识教学,笔者是运用计算机主机组装动画来进行新课导入的。视频的引入不仅能够让学生通过视、听、感三种感官对计算机的内部、外部相应的部件有充分的了解,还能让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得到提高,更加积极的接受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有效践行了“乐中学”的教学思想。
        (二)借助问题实现新知探究。结合教学内容笔者设计了以下课堂学习任务:
任务一:首先出示主板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主板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然后让学生通过短时间的组内交流,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及时抢答。该任务设计将不常见的主板实物图引入了课堂,能够让学生通过图片有主板有直观的认识。并且设计的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只要能答出其中一个部件就行,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参与任务的主动性和信心。
        相关子任务: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学生已经掌握了组成主板的重要部件,为此教师可以从每个部件的功能入手,设计相应的子任务,让学生对主板的各个部件进行逐一学习,最终掌握全部的知识点。子任务一:CPU是什么,其性能指标有哪些,你能说出哪些型号的CPU?子任务二:存储器有哪几个类别,它直接连接的对象是哪个部件?具有什么样的作用?任务三:总线哪几种类型,通道与数据流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内部主线的连接方式是怎样的?请在实物班上进行正确的连接,笔者只设计了三个子任务,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课堂时间,设计出更多的子任务。以上三个任务都是从基础知识的把握,以及知识运用能力两个方面进行设计的,这对学生重难点知识的把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非常积极的培养作用。
        (三)积极组织实践操作。通过对计算机内外部件的学习之后,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计算机内外部的连接操作。让学生基于自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对主板上的部件进行实际连接。首先,为每一个小组发放应用的实操工具,并给予学生5-7分钟的准备时间。然后引导小组之间进行竞赛,最快完成组装,并且全部连接正确的小组,可以或者相应的奖励。同时,在这过程教师要课堂时间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大胆的进行实操,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一方面是确保竞赛的公平性,另一方面是每个小组能够顺利完成实操,避免打击学生实操信心,给后面的教学造成阻碍。这一环节能让学生的操作能力、信息素养、集体荣誉感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且有效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三、及时组织进行课堂评价环节
        为了让学生对自己的实操情况有所把握,并且使其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所以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实操作品的评价非常必要。首先,让小组之间进行互评,并说出为其打高分和低分的原因,这一过程能够有效的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并让小组对自己的实操作品做到心中有数,能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接受他人评价,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然后,教师要站在专业的评价角度,对学生的实操作品进行准确的指导,这样才能让小组成员认识到自身对哪一个知识点的掌握存在误区,以此进行针对性的补给,有利于学生知识架构的构建。最后,为了实现课堂巩固,教师要为学生设计相应的课后任务,如:查看自己家里的主板,看看其CPU的型号,以及相应部件的位置;或者查找相关数据,了解主板相关部件的性能参数,说一说如何实现计算机性能的进一步提升。通过课后作业推动学生对知识进行实践,以此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
        结语:本文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对中职计算机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为任务驱动法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李梅. 信息技术在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的作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16(19):267-268.
[2]钟冠卓. 浅谈如何实现中专计算机高效教学[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1):118-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