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良煊
(石狮市第一中学,福建石狮 362700)
【摘 要】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活动,总结了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策略:教师主动学习,提高生涯规划指导能力;分析地理学科特点,灵活选用生涯渗透方式;开设地理校本课程,积极渗透生涯规划内容;开展职业体验活动,丰富渗透生涯规划途径。
【关键词】 生涯规划教育;地理教学;渗透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通过学科教学渗透等方式指导学生的生涯规划,提高学生在选修课程、选考科目、报考专业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的自主选择能力。可以借助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种各样的资源,积极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一起参与和协同配合的指导机制[1]。因此,作为高中地理教师,要担负起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指导的历史使命。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真正的“人”
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立德,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迫切要求改变“唯分数论英雄”的高中教育现状,有必要提倡通过育人来提高分数,而生涯规划教育恰恰是将人放在教育核心的一种体现。通过地理课堂渗透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明确为什么学地理,为谁学,该怎么学。明白了这几个问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动力被激发出来,目标清晰了,学习效率才能提高,学科的核心素养目标就更容易达成。因此,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选择未来。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扬长避短,确定学习、人生的努力方向。
2.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促进地理课堂变革
传统的地理课堂更多追求的是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学科能力的提升,学科素养的养成。而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的融合课,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还可以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增强对地理课堂价值的认同。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策略
1.教师主动学习,提高生涯规划指导能力
教育改革,学生为本,教师先行。新教育阶段,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更新理念,自主积极学习生涯规划教育的相关知识,并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教育、教学。地理教学渗透生涯规划应该在地理教师熟练掌握生涯规划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充分理解国家关于加强学生发展指导意见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专业而展开的融合教学。当然,并非每节课都可以渗透生涯教育,也没有这个必要。在合适处,在教师自己有感悟处渗透生涯规划教育即可。
地理教师通过学科教学参与生涯规划教育,必然促使生涯“兼职”教师们反思、总结自己的生涯历程,也会促进老师们思考:我自己的未来规划了吗?这也是老师对自己人生一次绝佳的思考机会。有助于地理教师通过自己的人生规划,再次激发教育热情,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往和将来,焕发教育事业的“第二春”。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2.分析地理学科特点,灵活选用生涯渗透方式
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可以将渗透方式分成:知识点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日常作业讲评中渗透生涯教育、地理实践力培养中渗透生涯教育、人地协调观与生涯教育的融合、地理学科前沿渗透生涯教育等。
比如:在人教版必修二“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的教学中,充分发挥石狮多工业企业的优势,组织学生参观石狮沿海工业区。考察工业布局的区位条件、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在地理实践活动中,通过与企业负责人、部门员工的交流,收集不同职业的工作特点、与大学专业的对接。特别是参观工业区污水处理厂、鸿山热电厂(煤炭为燃料,为附近工业区集中供热的企业),引导学生思考企业布局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同时渗透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该专业可以在地方资源、环境管理部门、城乡区域规划部门及工矿企业等,从事国土资源整冶、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生态环境规划以、城市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科研及管理工作。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均开设此专业。
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授课课型的要求,展现灵活多变的渗透方式。不能为了渗透而渗透,否则,不管是学科教学,还是生涯教育的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3.开设地理校本课程,积极渗透生涯规划内容
校本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很好的补充和延续。校本课程的形式应该具备形式、内容的多样化 [2]。理想是我们对人生的展望,对未来的憧憬,是我们长远的人生目标,它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我们的行为和各个时期的生涯抉择起到指导作用[3]。
例如: 新(2019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增加了“开展简单的天文现象观测活动”的内容,为此我校开设天文校本课程《仰望太空》。在《太空圆梦》这节课中,我们不讲航天技术、不说宇宙万物,而是讲授“梦想”,是人类一直探索太空的梦想,是中国人从嫦娥奔月开始,到现在的神舟梦圆。更谈未来---如何继续追梦,继续探索浩瀚的宇宙空间。追逐中国人的太空梦,进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激发学生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
再播放中国“神州之父”戚发轫老先生、“长七”总设计师范瑞祥做客中央电视台经典栏目《开讲啦》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感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中国航天精神。最后重点介绍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遥感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这样的地理教学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学生该会收获颇多。
4.开展职业体验活动,丰富渗透生涯规划途径
注重实践体验,唤醒学生确定清晰明了的生涯目标。通过实践活动,传播和普及生涯规划知识,增强主动规划、自主发展的意识。为此,结合课题研究组织开展“石狮一中首届高中生涯规划大赛”。地理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调查等地理研究方法参与比赛活动。
比如:借助校董、校友和家长的资源,组织学生深入石狮环保局、国土资源局、地震办、气象站等相关单位,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人格、兴趣、价值观和生涯愿景等方面,撰写个人生涯规划书。学生提交的大赛作品就有了更多关于自己人生的思考,内容更有深度和广度。如:蔡同学的国土规划师之梦、李同学的一定会感激现在拼命的自己、林同学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陈同学的我是气象观测员等。学生能更好地明白选择这样的职业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核心素养、职业的社会价值所在、职业的现状和前景、实现职业愿景的通道。从而使其明确奋斗目标,激发其人生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EB/OL].(2019-06-19)[2020-02-25].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6/19/content_5401568.htm
[2]尹海霞,朱雪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地理课程实施中是渗透[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半月.2019(9):34-36.
[3]黄中天,吴先红.生涯规划-体验式学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叶良煊,男(汉族),福建省石狮市,石狮市第一中学一级教师。
注:本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FJJKXB19-369)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