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
东莞市石龙中学 广东省东莞市 523325
摘要:“问题”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各种原因,他们比其他学生更难以解决遇到的问题。因此,他们是班级管理的重点对象。问题外化——叙事治疗的基本特征与方法,为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本文在研究叙事治疗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把问题外化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问题”学生管理之中,并进行经验反思与总结。
关键词:问题学生,问题外化,叙事治疗
20世纪中期,临床心理学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与叙事理论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新的心理治疗方式——叙事治疗。叙事治疗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为麦克·怀特和大卫·艾普斯顿,他们在《故事、知识、权力——叙事治疗的力量》一书中系统阐述了叙事治疗的观点和方法。叙事治疗认为人类的意义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呈现不同的表达,而人类的一次故事表达只能局限在有限的经验里,大多生活经验都遗落在主线故事之外,这些遗落的生活经验能够形成新的故事。“主线故事塑造了人们的生活和联系,问题的外化可使人们和主线故事分开”[ 麦克·怀特,大卫·艾普斯顿. 故事·知识·权力:叙事治疗的力量. 心灵工坊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8.04:84.]。因此,叙事治疗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注重将问题与人分开,重新塑造支线故事。自此,叙事治疗大为流行,出现在更多心理咨询领域,叙事治疗也被运用在学校管理中。其中,John M.Winslade与Greald D.Monk的著作《学校里的叙事治疗》系统阐述了在学校里如何运用叙事治疗的方法帮助遇到问题的学生。
“问题”学生是班级管理、学校教育的重点对象。这些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阶段,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他人提供帮助与支持,陪伴他们一起渡过难关、逐渐成长。问题外化是叙事治疗的重要特征和方法,可以把它引入到“问题”学生的教育当中。问题外化,需要教师把学生本身与问题分开,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相信他们的能力,帮助他们分析问题,逐步解决问题。
1.问题外化:降低挫败感,增加自信心
当一个学生遇到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时,难免会产生挫败感。如果教师引导学生把个人与问题分开,有利于学生从情境与情绪中抽离出来,更客观冷静地看待问题,从而更有利于解决问题。高一学生小李第一次当班长,他热衷于班级事务且执行能力强,但他也面临一些问题。他身为班长,却没能起到榜样作用,他学习不认真、作业马虎,不太遵守纪律,上课经常讲话,影响其他同学。经过我的提醒和同学们的投诉,他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却难以改正,他感到挫败与焦虑。当我们谈话时,我选择了问题外化的方式,在语言表达上使用“这个特点”“这个问题”之类的词语来描述他面临的问题,把小李本人与问题分开,引导小李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李:老师,我一直都是随性子的人,又不爱学习,我现在都改不了。
老师:这个特点对你当班长这件事影响大吗?
小李:应该很大,感觉现在有些同学都不听我管。有时我喊安静,有些同学就当没听到。
老师:这就涉及到班长权威的问题。要想让同学听从管理,班长本人是不是应该遵守纪律,起到带头作用?
小李:我现在知道了这些。但总控制不了自己?
老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有想过什么方法吗?
小李:没有,我可以先想想。
老师:现在我们已经明确困扰你的问题了,相信你可以尝试解决它。
事后,小李经过认真思考,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中一个方法是找他最好的朋友监督他。一段时间后,小李逐渐改变了不良习惯,在班级管理和学习生活中都有了较大进步。
2.问题外化:拨开乌云,寻求亮光
“问题”学生经常遇到不知如何应对的事情,长期以往,他们会很容易否定自己,很难肯定自己。面对这样的学生,在运用问题外化的方式帮助学生时,可以多侧重从学生讲述的故事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帮助他们重塑信心,找到自我价值。高二的小张在同学眼里是一个很怪异的学生,他很情绪化,心情好时和心情坏时就像两个人,因此在班上朋友不多,小明是他为数不多的朋友。有一次,小张和小明发生了矛盾,小张脾气一上来就掰小明的手指,小明的手指因此受了轻伤。事后,小张向小明道歉并想和好,但是小明却因此害怕小张,不想和好。
小张:为什么我跟他道歉了,说了我不应该弄伤他手指,他还不肯和好?
老师:想一想,这件事情除了对身体造成影响,还给小明带来什么影响?
小张:不知道。
老师:小明是一个胆子大还是胆子小的人?
小张:胆小吧。他是不是会怕我会再这样?
老师:很可能因为这样,他才不愿意和好。你道歉时,有没有保证以后再也不这样做?
小张:没有。当时没想到。那我等一下再跟他道歉,并保证再也不这样了。
老师:这件事情,有没有对你造成什么影响?
小张:我就很疑惑,为什么我之前的朋友都不能长久,就像小明一样,发生这件事,就不理我了。
老师:那你和之前的朋友是否发生过矛盾?又是怎样解决的?
小张:有矛盾的,我以前一般习惯暴力解决,打一架,现在我都不打架了,不过还是伤了小明,因为当时很生气,管不了自己。
老师:其实你已经意识到这个情绪管理问题了,要管理好情绪,不要伤人,你的朋友才会长久。但是你有一个很好的优点,意识到错误时会主动认错,希望你利用好这个优点,好好跟小明说。
小张因为长期在人际交往方面受到挫折,因而处在一片灰暗之中,我引导他一步一步拨云见日。我在引导他解决与小明的矛盾之后,也引导他看到问题根源——情绪管理,再肯定他的优点,帮助他树立信心,解决交友难题。
3.问题外化:抛弃旧故事,拓展新故事
绝大部分学生都有上进心,“问题”学生也不例外。“学困生”小强的学习成绩在班上排倒数,他平时学习敷衍马虎,经常上课看课外书而没有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经过前期与小强聊天,了解到小强表面看着吊儿郎当,其实内心特别希望得到肯定,因为高中的学习难度加大,缺乏信心毅力,而选择逃避的态度。
老师:尝试回忆一下,你有没有哪些努力后成功的经历?这样的经历会给你一种踏实的喜悦吗?
小强:很少。可能是初中一次努力学习后取得进步吧。
老师:不想再经历一次这种体验吗?
小强:高中太难了。
老师:初中那次进步也不容易吧,那你是怎样坚持下来的?
小强:当时就想考好一点,就努力去试试了。
老师:你之前就说你现在也想考好。和初中相比,现在是什么发生了改变吗?
小强:可能就是想偷懒。
老师:你觉得自己是否应该尝试迈出改变的一小步?
小强:老师,我从上课不看课外书开始,努力改变。
自此之后,小强逐渐改掉了上课看课外书的习惯,成绩也有起色。我在面对小强时,鼓励他从主线故事(失败的学习状态)中发现新的支线故事(成功的经历),从而引导他向支线故事靠拢,尝试改变目前的状态,大胆追求进步。
叙事治疗,为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问题外化,把学生与问题分开,可以减少老师与学生的冲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减少学生的挫败感,增加他们解决问题的信心;可以更容易让师生相互合作,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叙事治疗在学校的运用,强调学生个人经验,教师应该在信任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故事保持好奇与乐观的态度,如此,师生交流将更加真诚和谐,从而真正帮助“问题”学生从问题中走出来。
参考文献:
[1]黄家和.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3(03):95-97.
[2]John M.Winslade,Greald D.Monk著;曾立芳译. 学校里的叙事治疗.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4.02.
[3]麦克·怀特,大卫·艾普斯顿. 故事·知识·权力:叙事治疗的力量. 心灵工坊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8.04.
[4]沈之菲.叙事心理治疗:一种后现代的心理咨询方法[J].思想·理论·教育,2003(12):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