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华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摘 要】按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要求,实现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在“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从聚焦工程伦理知识,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着眼德育教育价值引领,注重思政隐性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思政教育,发挥教师关键作用等三个方面探索土木专业课程如何融入思政教育,为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课程思政;专业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1 ? 【文献标识码】
西安工业大学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编号:19JGZ07)
土木工程专业目的是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其特点是理论性、专业性、实践性较强,因此,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繁多,然而每门专业课课时较为有限。很多任课教师为了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只能仓促讲完课程的重点知识,对于课程内非重点知识往往一笔带过,更是避而不谈与课程思政相关的知识点,这样不仅会导致无法对专业课程知识中存在的伦理价值和育人价值很好的传递给学生,更是无法起到育人的作用。为了适应国家长远大计和解决专业教学中存在的思政问题,土木工程专业也必须在土木工程课程教学环节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个人操守和职业操守,塑造正确的价值观,进一步理解社会层面价值观,最后达到为国家奉献的境界。
1聚焦工程伦理知识,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课程思政既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对土木专业而言主要应体现在专业教学的顶层设计上,要把课程思政元素与土木工程专业发展教育相结合,特别是关注工程伦理教育。工程伦理教育是对未来从业人员掌握并遵守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准则和职业行为规范的教育活动,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明确将专业性职业伦理操守和职业道德教育融为一体,给予其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以此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及情商能力。土木工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对工程伦理有着严格的要求,土木工程专业知识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知道社会的行为规范,还要让学生熟知土木工程专业设计和施工的国家规范或行业标准,这就需要在实践中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范式。
现阶段土木工程专业伦理知识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贯穿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以“建设工程法规”课程为代表,在“土木工程概论”、“工程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建筑结构抗震”和“高层建筑结构”等课程也有所涉及。另外学生实践机会较少,这与专业的割裂有关,找不到恰当的实践方法;也与对工程伦理知识的认识有关,没有理解工程伦理的重要性。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工程伦理知识教学更多地采用了案例教学的方法,但只能是非专业的置身事外的分析,学生并没有亲身参与到工程实践活动中获得道德感受,对案例所表达的各种伦理困境和抉择矛盾缺乏切实的体验与深刻的理解。所以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教学手段和方法要尽量多样化,充分借助网络化教学、课堂教学、视频录像、专业人员讲座等手段;重视实践环节,室内外实验过程中,要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实验的教学原理和实验目的,严格地遵循实验章程进行各项实验,遵从客观规律,认真观察试验现象,分析整理数据;有计划地带学生到施工现场学习,增加对工程伦理知识的直观认识。
2着眼德育教育价值引领,注重思政隐性教育
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各门课程特点,专任教师在土木专业课程讲授中,可以通过展示比对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材料的经典建筑物图片。如故宫、鸟巢和上海中心等,增强专业自信心和成就感,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及未来规划,增强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热爱程度,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爱国主义情怀,勇敢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在介绍工程项目终身负责制时,讲授过程中注重课程内容与工程实际案例的结合,强调工程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导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在学习土木工程相关的技术标准时,强调标准的重要性,学习和工作中要熟悉行业标准,养成严格遵守国家、行业或地方各种标准规范的习惯,按照规范做事,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无规矩不成方圆,增强遵纪守法意识。
3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思政教育,发挥教师关键作用
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土木工程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首先,土木工程专任教师要转变思想意识。教书与育人是两个不同方向却能形成合力的,专业课教师要以OBE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在新形势的教育环境,专业课教师要把土木工程专业知识、思想引领、人格培养等育人方面融入专业课程,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个“主渠道”,守好自己的“责任田”;其次,土木工程专业教师要提升自身的育人本领。“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体现了课堂的重要性,也体现了教书育人的规律。专业课教师的育人作用,要以学生思想状态、身心发展为前提,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增强授课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再次,土木工程专业教师要因材施教。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精神追求,针对不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想引领,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价值观的指引,为学生成长奠定理论基础,真正实现课程思政;最后,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深入挖掘这些资源能够使“课程思政”得以实现。土木工程专业教师要深入挖掘本专业的人文精神,不仅授予学生以知识和技能,还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动态,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能够做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等;优化不同学科间的教学资源配置,专业教师要找准土木工程专业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推动学科间教学资源的共享,通过资源整合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专业教师在第一课堂与学生接触较多,可以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熏陶学生,使学生既具有工科学生理性的思维方式,又具有人文感性思维;与学生管理队伍同行,充分发挥不同教育主体的育人潜力,达到全员育人,着力形成教师队伍的合力,形成课程思政的教学平台,全面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
3结语
土木工程专业的背景和特点决定了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思政”并不仅仅是新开设一门专业课程,更不是让专业课程腾出时间专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而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内容完美地融入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传授专业知识与引领道德风尚高度融合的目标,自然而然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当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工匠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时金娜,郝贠洪,李元晨.工科专业课程思政融入模式实践研究——以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概论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19(20):99-101+104.
[2] 夏嵩,王艺霖,肖平,富海鹰.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中工程伦理因素的融入——“课程思政”的新形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01):172-176.
[3] 于贺,鲁丽华.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12):203-204.
[4] 王梦露.工匠精神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11):93-94.
【作者简介】
李成华(1976-)男,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