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政权
四川江铜稀土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西昌市 615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程咨询服务市场化、专业化发展迅速,形成了投资咨询、招标代理、勘察设计、监理、造价、项目管理等咨询服务形式。随着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水平的逐步提高,为了更好地实现投资和建设意图,投资者或建设单位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决策、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全面、跨阶段、一体化的咨询服务要求越来越高。这种需求与现行体制造成的单一服务供给模式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有必要创新咨询服务机构的实施模式,大力发展面向市场、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模式。
关键词:全过程;造价控制;建设工程造价审核
1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服务
1.1前期和规划项目管理
在建设项目前期决策阶段,要围绕建设投资计划,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调查。经过分析和调查,我们需要确定投资计划和方案。就建筑工程决策阶段的相关设计工作而言,直接影响到成本管理,决策阶段呈现的设计成本质量与整体成本质量密切相关。相关建设单位和人员需要在前期决策阶段投入更多精力,为后期工作提供完善的前期技术支持。
在建设项目前期,要从整体的角度对市场进行准确的定位,对项目进行详细的论证,然后对建设项目进行合理的规划。
1.2规划和设计项目管理
一些重要建设项目涉及的工作领域越来越多,给建设项目成本审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建设工程造价审计时,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审计工作的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此外,在审计工作之前,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必须满足相关工作要求,审计工作才能顺利进行。目前,相关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严重不达标。这些审计人员对资金的使用没有长远的眼光,在审计工作中也没有对市场经济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特别是一些综合项目的造价不太了解,咨询公司的工作人员没有经过相关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工作中使用的数据没有及时更新,不了解市场的主流变化,给建设项目的造价咨询工作带来困难,混淆了规划设计内容。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及时发现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避免建设阶段出现很多设计变更。
1.3施工前的项目管理准备
从目前建设项目的工作情况来看,大多数建设项目的重点是施工阶段,这使得施工前的项目成本审计工作变得空谈,没有实际意义。同时,一些企业在项目建设前不会去相关的造价咨询企业进行项目概算、预算、结算、决算等工作,而是跳过这一阶段直接进行建设,导致施工企业缺乏专业的审计入口,无法以实际行动管理项目成本,从而增加了项目的资金投入,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这就大大降低了项目成本的真实性,增加了企业不必要的资金投入,对企业的利润也有一定的影响。施工前准备项目管理是指对项目施工前准备阶段的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后,根据合同确定的开工时间分配项目中的各项工作。
1.4施工过程项目管理
由于建设项目涉及的环节较多,使得建设项目成本审计的审计内容较多,给成本咨询带来一定的困难。目前,由于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相关施工单位在接到施工任务后,尽快赶到施工现场准备施工活动,对签订合同工作重视不够,使得工程造价咨询人员的工作更加困难,有时还会因合同内容不严谨带来经济损失。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主要是严格控制工程建设成本、质量和工期,从而提高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
1.5竣工验收和移交项目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使得许多先进的仪器设备出现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缩短了施工周期,给相关建筑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定额不足等。一般情况下,施工企业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会把定额不足变成另一种形式,从而得到相应的资金数额,把这些资金投入到项目的投资成本中,这样就减少了项目成本的损失。但是,一些相关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利用这些漏洞高套定额,从而使工程造价人为偏高。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过程是对建设项目进行综合总结的过程,是对工程质量进行基本评价的过程。因此,也要重视工程的竣工验收。
1.6保修和后评估项目管理
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对项目的工作进行评价,对项目本身进行再评价。前者主要评价项目前期和施工阶段,后者主要从施工必要性和市场承受力等方面评价项目。
1.7运营管理
项目建成投产后,项目运营管理通过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规划和组织建设项目的运营和建设过程,以运营社会和市场所需的产品。
2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在建设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策略
2.1建立和完善审计机制
由于建设项目设计的工作面广泛性和专业性,需要建立科学完整的审核机制。建立完善的审计机制可以为建设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提供依据,从而促进成本审计的发展。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
(1)为了保证审计工作的全面开展,有必要在审计工作期间邀请相关专业人员参与成本审计工作。在审计工作中,每个审计人员都要去现场检查环境,测量两次项目成本,以确保实际项目与提交的材料一致。
(2)工程施工前,应将施工中的要求与施工合同中的要求进行比较。在确保施工中的要求与合同中的要求一致后,应进行相关的施工工作。结合合同中的相关规定,工程竣工时应进行工程验收和工程预算汇总,最后进行造价审核。
(3)工程竣工后,施工企业应对工程的工程量和竣工资料进行汇总,生成报告,并将这些内容提交给审计机构,以方便相关审计人员对工程进行审计。
(4)在项目成本审核过程中,如果相关审核人员发现信息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应对市场材料价格和施工过程进行全面审核,同时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成本数据。
2.2保证工程量的准确性
由于建设项目涉及的工程量多种多样。相关施工单位应做好全过程的工程量控制和管理,同时保证所有工程量核算的准确性。审核员应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工程量所涉及的数据,确保所有工程量在审核时真实有效,并备份相关工程量数据以防万一。在工程量审核过程中,审核员应认真分析施工中的设计方案,加强相关人员对工程量核算的重视。也可以通过成本审计统一规定相关工作,规范审计行为。相关审计管理单位应当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规范和约束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
2.3定额数据的综合控制
在建设项目成本审计中对材料和定额审核的控制,将防止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取更大的自身利益,利用虚增工程量、重复定额和高套定额来增加企业利润。因此,在审计过程中,加强建设工程定额和材料的审计和控制极其重要。开展相关工作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施工前,应根据施工行业在准备阶段的要求根据相关规章制度制定施工成本控制机制。
(2)严格审核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图纸和资料真实性和准确性,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建设工程造价数据的准确性。
(3)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需要进行工程量签证工作,相关造价审核员应认真审核签证原因,签证变更后确认工程量,以保证工程量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今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相关建筑企业必须加强对自身成本审计工作的控制和管理。在当前的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审计不仅是工程建设的关键内容,也影响着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审计过程中出现问题,可能会给相关施工企业或单位造成资金浪费和损失。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企业应重视工程造价的审计管理,在保证工程质量稳步提高的同时,加强审计工作的控制和管理,以提高自己在市场中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靖宇.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设工程造价审核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10):265-266.
[2]程燕梅.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设工程造价审核中的应用研究
[J].绿色环保建材,2020,(08):140-141.
[3]玉延.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设工程造价审核中的应用[J].居舍,2020,(13):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