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勘查与工程治理技术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1月1期   作者:卜春昱
[导读] 地质灾害,实则就是岩土层由于异常变化等因素而引突发性灾害,但是这势必会冲击到边皮,相应的就会导致边坡稳定性架构大不如前。
        卜春昱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地质灾害,实则就是岩土层由于异常变化等因素而引突发性灾害,但是这势必会冲击到边皮,相应的就会导致边坡稳定性架构大不如前。但是引发滑坡灾害发生的关键因素主要集中在边坡稳定性不足、抗滑性低之上,因此,进一步分析研究边坡稳定性与滑坡治理方式。
关键词:地质灾害勘查;工程治理技术
引言
        地质灾害是一种对环境造成破坏的现象,自然和人为是此类灾害形成的关键因素。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地质灾害问题,为避免地质灾害对施工产生不利影响,应当在开工前进行评估,依据评估结果采取有效的策略对地质灾害进行防治。借此下面就地质灾害防治的策略及地质环境的应用展开分析探讨。
一、地质灾害勘查要点分析
        1.1明确灾害测绘范围
        在地质灾害勘查工作中,首要任务是明确地质灾害工作的具体应用范围,是确保采集数据完整度的基础条件。导致地质灾害问题出现的原因较多,如降雨天气、地壳活动、自然风化等。地质灾害工作的内容在于对地表点、线、面的基础信息进行采集,做好数据勘查和分析工作,其作用在于对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区域进行标记,是后期防治时的重点内容。在圈定的勘测范围时,不能局限于以往地质灾害发生的区域,需要根据地质分布规律扩大勘查区域,将周围的地质环境信息录入其中,利用GPS技术、数字化技术对测绘范围的边界进行确定,方便校验数据采集的完整度情况,提高所采集数据信息的有效性。
        1.2科学选择勘查方法
        随着我国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滑坡地质灾害勘查方法也在不断的更新,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滑坡地质灾害勘查方法,传统的滑坡地质灾害勘查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使得滑坡地质灾害勘查方法的效率和准确性都有着很大程度的提高,滑坡地质灾害勘查方法向多元化、现代化和信化方向发展。例如GPS物探法、地震映像法等,都结合了现代科学信息技术,我国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工作的效率和精准性有着显著的提高。
二、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2.1基于地质环境调查构建区划体系
        我国的国土面积相对较大,在不同的区域内,地质类型各不相同,为确保地质灾害防治达到预期中的效果,应当根据地质类型进行分类处理。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对地质灾害区域进行划分,针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种类,如滑坡等,以及灾害的强度,对灾害区域进行划分,据此配置人、财、物力,开展区域地质勘查,根据勘查报告对区域内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判断,由此除了能使工作过程更加具体之外,还能使地质灾害防治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此外,在对区划体系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应当对调查区域内的地质灾害情况进行评估,详细调查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环境条件,评价灾害的危险性,根据风险等级对地质灾害进行区划,确定出重大灾害隐患点,从而使地质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增强地质灾害的防治成效。


        2.2强化安全教育工作
        应对滑坡地质灾害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强化工作人员和附近人民群众的安全教育工作,从而提高社会群众的安全意识,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尤其是在当地的雨季来临之前,要通过电视、新媒体等方式,进行安全宣传教育,保证社会群众可以接收到良好的安全教育,通过施工人员的施工、加固和维修等工作,对坡体的整体稳定性进行全面的加固与处理;同时要为社会群众宣传一些合理的躲避滑坡地质灾害的应急措施,保证如果出现滑坡地质灾害,周围的居民可以掌握一定的自救措施,保障社会群众的生命财产
        2.3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系统
        防护工作是应对滑坡地质灾害的保障性工作,而监测预警系统则是应对滑坡地质灾害的预测性工作,尤其是在一些滑坡地质灾害高发区域,需要建立完善的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通过配合数据库的使用,经过对被监测区域的地质结构变化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当被监测区域的地质结构的数据达到了可能会出现滑坡地质灾害的相应阈值时,通过智能化系统能够快速的进行预警工作,从而实现对滑坡地质灾害的快速、准确预警。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中所设定的阈值,要根据当地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历史数据,以及当前被监测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科学的调查,从而设定最佳科学的阈值,监测预警系统的时效性。
三、工程治理技术策略分析
        3.1排水工程
        在工程治理技术应用过程中,排水工程属于经常使用到的治理方法,该方法可以预防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提升区域生活环境的稳定性。这些地质灾害出现的机理在于,表面土层含水量过大,增加了土层自重,同时水分还会降低土层间摩擦力,在大于临界值后便会出现地质灾害。在排水工程的应用过程中,可以选择的施工技术包括设置排水沟、排水井、排水盲沟等方法,在具体应用中需要对区域基础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地质灾害勘查资料,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排水工程的修建,结合当地气候条件确定排水工程的规模,使其可以充分发挥排水性能,提高土体结构的稳固性。
        3.2利用组合梁技术进行有效防治
        运用组合梁的技术方式来实施,其技术原理展现在工作人员将薄层岩体作为一种梁,在并未进行锚固的形势之下,通常会出现将单一叠合在一起。然而却很容易由于层间抗剪力变小和自身重量、荷载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是引发单个梁发生弯曲、变形的现象,相应的就会导致上下缘均处在一个受压的状态。在进行锚固之后,可以形成组合梁,在该种形势之下,岩体之间会发生相互挤压,那么各层之间会发生相对较大的摩擦力,随即便可以加大挠度,从而来促使整体组合梁的抗弯强度变大。假使是将锚杆埋到岩体内部,每一层岩土都会形成组合梁,随即便可以显著提高岩体的承载力。在锚杆锚固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之下,每层土层之间的摩擦力随即会变大,这势必会加大组合梁的整体性,强度也会逐步变大。
        3.3填方边坡滑坡的防治
        在对本工程中的填方边坡滑坡问题进行处理时,可以采取如下措施:①以回填施工中选用的材料及回填高度作为主要依据,对填方边坡的坡度进行适当调整,以此来降低滑坡发生的可能性;②填方边坡施工过程中,应当采用分层铺筑、分层碾压的方法,对于软基应当在填筑前进行处理;③为有效减少流水对坡面的冲刷,可在填方边坡的坡脚位置处修一条纵向排水沟进行排水;④填方边坡支护时,如果填土高度不足3.0m,那么可以采用湿法喷播植草的方法进行防护,若是填土高度超过3.0m,则可采用挂三维土工网喷播植草的方法对坡面进行防护;⑤对填方边坡的水平及垂直位移进行监测,当位移量超过规范允许范围时,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填方边坡进行加固处理;⑥在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和对填土进行分层压实时,应当严格依据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要求进行,保证处理效果和压实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的发生具备较强的不确定性和灾害不可估性,该情况的发生将给社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通过采取合理的地质勘查方法,对于区域地质信息进行细致分析,评估潜在威胁的发生概率和影响性,采取可靠的工程治理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可以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提升区域居民生活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雷丽丽.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分析及灾害防治[J].陕西建筑,2020(09):7-9.
[2]曾国星,彭文祥.矿山地质灾害勘查方法与防治措施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20(11):116-117.
[3]胡学飞.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与设计质量控制[J].世界有色金属,2020(04):267-268.
[4]廖建博,廖如松.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和施工中的难点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20(04):285+287.
[5]车君.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勘查措施方法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19(11):228-2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