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中翻转课堂的有效开展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19期   作者:王梅玲
[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方式也发生巨大的转变
        王梅玲
        吴忠市利通区第三小学 宁夏 吴忠  751100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方式也发生巨大的转变,不仅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翻转课堂就是在这个新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套路,实现了独立教学,真正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但目前我国实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还比较少,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阅读中运用翻转课堂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深入探讨小学语文阅读中翻转课堂的有效开展策略,希望能让翻转课堂更科学地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翻转课堂;有效性;开展策略
         前言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是教师重点关注的教学任务,而通过阅读教学能有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非常有帮助。基于此,如何有效运用阅读教学也成为语文教师重点考虑的问题,而翻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有很大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运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寻找两者的契合点,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一、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都比较单一,主要以老师教学为主,学生负责听,这种方式无法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反而会让学生形成机械化的学习习惯,缺乏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不利于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而运用翻转课堂教学,学生就可以在家里进行自主学习,对于不懂的问题还可以反复熟悉,自己掌握学习节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充满了好奇,教师将阅读材料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呈现出来,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愿意主动了解文章的内容,再配合一些视频动画,更能促进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教学的重点都是放在课文的分析讲解上,而不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以及情感的接受,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让课堂内容变得更加丰富,短小精湛的视频教学也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需要发散思维的地方,教师提前做好相应的课件准备,学生就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搭配动画视频,更好地帮助学生吸收知识,理解文字所蕴含的情感内容,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单方面能力发展,而忽略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发展,导致学生出现偏科严重的现象。而运用翻转课堂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不仅能发散学生的思维意识,同时还能提升学生大脑的灵活性,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与思维。另外,教师运用翻转课堂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材料,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增长见识。运用视频讨论,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理解分析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能力。
         二、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设备不完善
        翻转课堂必须借助于先进的教学设备才能有效开展,教师想要制作一个清晰完整的阅读教学视频,就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学设备,这样才能保证视频播放的效果是符合预期的,否则就会出现视频模糊或者视频与声音不在一个频道上,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另外,由于教学设备不完善,教师录制的视频还会缺失资料或者重点内容,导致学生学习脱节。还有的老师会使用手机进行教学视频录制,这种方式也比较单一,也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大打折扣,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不明确
        翻转课堂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然而在实际教学模式运用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仍无法体现出来,大部分情况还是学生听老师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无法充分发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真正价值。另外,有的教师在录制教学视频时,仍是按照传统的方式将阅读相关资料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感觉教学方式没什么区别,也无法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此可见,在学生主体地位不明确的前提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三)翻转课堂应用效果不明显
        由于翻转课堂教学在我国发展的时间比较短,因此,很多教师并没有相关的经验,对于国外的教学经验也无法充分理解,导致翻转课堂应用效果并不明显。另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教学体系,导致在实际应用中面临诸多问题,并且有的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教学任务设计上考虑的不全面,无法有效运用翻转课堂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致使翻转课堂应用效果不明显。
         二、小学语文阅读中翻转课堂的有效开展策略
         (一)引导学生开展课前自主学习
        翻转课堂的本质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然后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让学生自主消化知识内容。因此,想要促进翻转课堂的有效开展,教师需要在课前将教学的阅读资料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和布置,并制作成有趣的教学视频,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学习。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制作视频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这样才能有效发挥翻转课堂本身的作用。另外,教师在录制视频时,还需要利用简洁明快、生动有趣的语言来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在有趣的氛围里学习到相关知识,并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创设情境,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想要提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还需要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掌握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再加以引导和解决。比如,对于无法集中注意力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学习情况设立情境式的课堂互动环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除此之外,建立家庭阅读交流微信群也是促进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定期推送适合的美文,为学生创设阅读环境,还可以向家长了解学生阅读学习的近况,从而提高翻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丰富原有评价方式,提高评价有效性
        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能有效促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开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当前,传统的阅读评价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翻转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机制。比如,考核学生阅读能力时,不能只看阅读结果好坏,更要看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否提升,语文素养包括学生的阅读情感和态度等内容。其次,合作学习能力也是重要的评价内容,翻转课堂教学离不开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另外,还有课后练习完成情况、阅读效率情况等等都可以作为评价的主要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促进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想要得到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合理运用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新模式,并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加强自身的时代意识,创新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价值发挥到最大,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梅凤.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施[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4):137-138.
        [2]邱聿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3):118.
        [3]王茹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9(05):67-68.
        [4]于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08):175-176.
        [5]唐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J].科教导刊(下旬),2017(01):146-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