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俊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托里镇永集湖小学 833304
摘要:本文基于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单元教学标准,围绕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出发,对教材习题的二次开发策略做简要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习题;二次开发
习题作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引入、巩固和强化知识的价值,而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内在价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尝试对教材中的原有习题进行二次开发,改善教学内容固化的现象。
一、把握课程标准与单元教学目标
1、课程标准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是教师设计和组织教学的实施依据,课标中明确地为教师提供了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与学段目标,因此教师需要在充分理解和把握这一指南的前提下去创造性地使用和开发教材。例如,在“大数的认识”中,该单元学段目标包括“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字”“初步形成数感,在观察、猜想与假设等活动中发展逻辑推理能力”“对问题的有效方法进行探索分析并解决,感受解决数学问题的多样性”“愿意主动去联系生活来感知数学,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等等。四个方面分别为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从这四个方面的目标中不难看出,尽管课程标准提供的目标比较简化,但它也为教师确立教学任务的基本完成要求提供了参考,换言之,教师无论是在新授课还是练习课中都应该始终朝着这四个方面的目标前进,尽可能地使全体学生都能够达到该标准。
2、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这意味着教师必须要从课程整体上来进行把握,才能够将单元教学目标落实到每一课教学当中。单元教学目标对于整个单元的教学有着引导和统领作用,可以说是设计教学实际过程的主要依据。仍以“大数的认识”为例,本单元教学目标包括“认识万以上的数,学会新的计数单位,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能够将整万和整亿的数改写为用‘万’和‘亿’做单位的数,并根据要求来用四舍五入法求某个数的近似数”“认识自然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能够正确读、写大数,掌握数位顺序表,比较数的大小”“学会利用计算器来进行大数的四则运算,探索其中的简单规律”“感知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进一步发展自身数感”。由此可见,单元教学目标相比于课程标准更加具体化,更有利于教师进行实际操作。所以教师如果能够对单元教学目标的整体把握做到胸有成竹,才能够对症下药,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环节,以更好地落实单元教学目标。
3、分析习题意图
教材的编订是编者基于多年实验和经验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广泛听取的一线教师和教研人员建议意见所修订而成的。
可以说,教材习题内容结构的编制和设计是较为科学和合理的,那么教师在对教材习题进行二次开发时应当参照其设计意图,以不脱离学生认知规律为原则,通过最大效益的方式来进行融合。总的来说,习题二次开发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习题本身既能够达到原本的练习目的,又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提高思维能力。
二、习题的开发
1、确定课时教学目标
练习课作为数学课堂中的一种主要课型,其本身的教学目标也需要教师在把握课程标准与单元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实际学情进行分析思考,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课时目标。例如,在“大数的认识练习五”中,知识目标为“能够熟练读写亿以上的数;能够自我总结比较大数大小的方法,并做出快速判断;能够深入理解四舍五入法的内涵;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加深对大数的体会。”“过程目标为“经历观察、判断、比较、推理与归纳,来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情感目标为“在交流互动和游戏活动中享受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深化自身数学学习自信心。”
2、搜集开发资源
在确定目标后,教师要带着目标意识去搜集相关的习题资源,习题资料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说主要有两种,其一是从身边入手,将学生作业中的典型、易错以及有难度的习题挑选出来作为二次开发的依据。其二则是关注到多种类型的教辅资料,既包括文本的,也包括电子的。这是因为电子资料目前来说更容易获取,也便于教师进行筛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参考不同版本教材的习题来做一一对比,为习题开发做适当补充。
3、整合、修改及综合使用
要提高习题的实效性就必须要引导学生完整经历猜想、观察、实践和证明等多个环节,最终通过活动体验来感知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知识规律,并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规律,以及运用规律解决问题。例如,在“角的度量”中,教师可以将教材原题第四题和第七题改为具有梯度层次特点的3个小题。如第一题是将第七题当中第二小题的图形进行了修改,根据“两个角之和是180°”来推另一个角的度数。第二小题需要教师通过演示动画来将线段从一端延伸,从而形成4个角,由此生成两个问题,即将上一图形的线进行延伸,能否直接得出这两个角的度数?观察几个角的度数,你能够发现什么?通过巩固学生对于平角的认识来让学生发现对顶角相等的定理。第三小题,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推理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对顶角、平角以及直角的关系,来迅速得出三个角的度数,如已知∠1=65°,那么∠4=?∠3=?∠2=?层次的练习使学生的思考更具深度,也能够让学生体会和感知知识在不同情境中该如何运用。
综上所述,由于篇幅与能力所限,对于小学数学教材习题的二次开发策略的探究建议仍需要广大一线教师进行深入地延续,其中也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仅期能够为广大一线教师带去微薄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贾继宏,杨建平.论小学高年级数学习题资源的开发和使用[J].读写算,2018(22):64.
[2]王玉峰,万茹.小学数学教材中习题的二次开发策略初探[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8(02):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