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吉娜
重庆市黔江民族中学校409000
摘要:新课标推行以来,高中数学教师逐渐认识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问题,开始在教学中融入新的教学理念。其中,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就成为了新时代教学模式中教师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因为数学思想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数学考试成绩,还能够形成正确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对其未来的数学学习也大有帮助。本文针对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方法进行讨论,希望对广大高中数学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思想方法;实践
引言
高中生经过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习,学习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而且随着高中生心智发育逐渐成熟,他们对于数学学科的认识也更加深入,在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数学思维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问题,还能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加以利用,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让他们终生受益。
1.注重挖掘教材内容,渗透思想方法
要想在教学的过程中达到良好的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目的,教师首先应当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为学生理清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明确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这样才能在心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比如,在进行“函数图像变换”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非常容易搞混的“反函数”、“二次函数”和“三角函数”的知识点进行总结,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不同函数的区别,然后对函数图像进行伸缩、对称、变换,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不同函数图像的变换关系,进而逐渐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方法。
2.明确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
要想让课堂教学更好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师还应当在教学开始之前,科学地设置教学目标,然后围绕教学目标,科学地应用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养成数学思维。比如,在进行立体几何的相关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设置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培养数学思维,掌握解答数学问题的方法。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某一节课的教学开始之前,制定一个教学目标,那就是让学生掌握某一类辅助线的画法,然后,适当选择应用这一类画法的题目,在课堂教学的适当时候,利用这些习题对教学进行辅助,达到更好的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效果。
3.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高中数学难度较大,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高中数学的知识体系更加复杂,对很多学生来说,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而且,有相当于部分学生不能充分利用已经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来完成对数学题的解答,还有一部分重要原因在于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不够了解。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有意对数学定理、公式等的形成过程进行讲解,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这些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让他们的数学知识体系更加完善。这样,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就能逐渐完善数学知识体系,并且激发创造力,理解数学家的思维,对自己未来学习数学也会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
4.强化思想方法的指导
数学思想要想得到良好的强化,教师还要注意为学生创造足够的应用数学知识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巩固思维模式,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比如,在进行“椭圆”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椭圆相关的抽象数学知识,然后再通过类比、转换等方式,让运算更加简单,并逐渐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让学生在解答椭圆的抽象问题时更加轻松。
5.通过复习总结完善学生的数学思想
教师应当认识到,课堂教学固然重要,但是课后时间的充分利用同样对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来说不可或缺。教师可以在完成当天的课堂教学之后,为学生布置一些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对课堂学习的内容形成更深的理解,巩固数学思想,提升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比如,在进行数列的相关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在当天课堂教学完成之后,布置一些有难度层级区分的数学题,让学生在课后完成习作,并通过由浅入深的顺序,从简单的习题入手巩固数列的基础知识,然后再通过完成更高难度的习题,感受数学知识应用的过程,进而逐渐完善自己的数学思维。针对能力不同的学生,教师应当着重对不同难度层级的课后作业进行布置,让不同层级的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获得充分的提高,根据自身水平的不同形成数学思维。
结束语
新课标推行以来,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变化非常显著,教师们开始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通过科学的方法来为学生创造更加有力的学习环境,并通过完善的课后总结和评价体系来让他们的数学思维方法得到进步。本文简单分析了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维的方法,希望对广大高中数学教师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董朝芳. 高中数学函数教学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J]. 教育教学论坛,2014(21):61-62.
[2]张永明. 当前高中数学新课程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现状分析和对策[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5(S2):77-78+93.
[3]吴兰珍. 高中数学函数教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浅探[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05):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