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效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19期   作者:陈秀娟
[导读] 作为小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的重要领导者,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实践过程中应当积极起到榜样的作用,
        陈秀娟
        山东省淄博市经开区聂村学校255138
        摘要:作为小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的重要领导者,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实践过程中应当积极起到榜样的作用,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形象,这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具有积极性作用。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其身心发育稍微成熟,班主任作为小学生的启蒙老师,其教师的言行举止均会对小学生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本文基于实际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并给予几点对策,望对广大一线小学班主任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研究策略
        小学是孩子重要的学习阶段,在这个时期学生基本已经告别童年的幼稚,进而向青少年发展。小学生入学后见到的初任班主任,对小学生起到了很大的启发作用。而对于班主任而言,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不仅仅是进行知识的传授,更多的便是帮助学生不断健康成长,由于这个阶段的学生身心稍微成熟,所以在小学阶段开展管理工作相对而言较为困难。
一、小学生班级管理的重要意义
        对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可以帮助班主任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的重要基础,而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过程的目的便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得以正常开展。对班级有效的管理可促进班级建立良好的班级纪律,通过班主任利用多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可以实现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进而逐渐提高自我能力,培养学生自律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
二、当前小学班主任管理现状
(一)小学班级管理理念落后
        在传统班级管理的模式下,由于其低效的管理理念,严重阻碍了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对班级管理的效率也有所降低。在传统管理模式下,班主任通常采取以学生实际到校次数、班集体活动的积极参与度、班级规定的遵守程度以及实际学习成绩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考核项目。而这种传统班级管理模式对于学生而言,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班级参与能力,对学生采取的强制性约束使学生在班级学习生活中倍感压力,极易造成学生对班级规章制度的反感,严重者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班主任开展有效的管理工作。
(二)社会发展对学生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是家中的独生子女,进而导致其在家中备受家人宠惯,自身严重缺乏自理能力,身心接受不到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教育,进而导致学生产生自私自利、缺乏同情心、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等等,致使学生在小学的学习生活中会经常与同学和教师产生矛盾,不利于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
(三)学习与生活习惯差异化
        很多学生由于其原生家庭的不同,学生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而这些原因对学生的性格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在一个班集体中,有各种各样性格迥异的学生,在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很容易发生各类矛盾。比如有些学生素质较低,爱说脏话、性格暴躁,有些学生则温文尔雅、文明守礼等,这些性格不同且数量较多的学生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
(四)学生家长教育管理落后
        这几年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民物质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但也造成了诸多问题,例如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父母不得不在学生很小的时候就外出务工,学生便交由爷爷奶奶照顾,而爷爷奶奶由于其道德观念以及思想水平的偏差,对学生的教育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些问题都是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阻碍。
三、提高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效性策略
(一)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公平对待每名学生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逐渐重视学生的班级地位,以生为本的理念被很多小学班主任所接受,而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原则便是更好地顺应了这一发展需求。中国近几年的发展更为多元化,对于学生而言,其未来发展难以估算,他们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

因此,班主任在实际班级管理过程中,更不能一味地利用强硬的手段对学生进行约束,而更应当将目光完全放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班主任应当对于学习能力较差,平时考试成绩较低的学生多予关注,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向,摆正学习态度,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尽可能地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使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当今社会存在的种种不良问题同样也会给学生带来各种消极影响,比如很多学生家庭经济能力差异较大,学生之间相互攀比、爱慕虚荣,为班级管理带来的挑战。
        除此之外,班主任应当公平对待每位学生,不断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为每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尽心尽责。由于很多学生受先天因素的影响,在智力以及能力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班主任要摒弃以往以“成绩论英雄”的不良管理作风,充分考虑到每名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善于发现每名学生的长处,对于学生的“长板”积极进行鼓励与培养,对于学生的“短板”也要下些功夫不断提升,使每名学生在小学学习过程中都能均衡有效地发展。
(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全面提升自身能力
        小学班主任若想切实提升班级管理能力,应当积极从学生身上寻找突破,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使学生受益终身。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若能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对学生的品德培养与能力的提升均有显著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促进个人个性的发展。同时,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也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生活独立能力,比如学生可以在家中自己打扫屋子,自己清洗自己的脏衣服,在学生具备一定独立能力以后,即便在没有家长的环境中也能很好地照顾自己。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面对知识难题时可以不依靠他人,进行独立的思考,这些能力的养成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重视情感教育,鼓励多于批评
        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由于小学生身心尚未发育成熟,心理与身体行为经常展现出情绪化的情况发生,如若教师在此时进行强硬的管理手段进行制约,很大程度上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这对班主任的日常管理是起不到有效推动作用的。若想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班主任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应当充分从小学生心理角度出发,尊重学生情感,与学生搭建有效的沟通桥梁,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拉近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身心距离。基于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班主任应当多以朋友伙伴的身份与学生进行沟通,利用个人的亲和力充分地感染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的工作中去,共同和班主任构建和谐温馨的班级环境。
(四)构建家校桥梁,推动班级管理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当前在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家庭的沟通已然成为目前开展有效管理的重要途径,基于文章上述内容,学生的各种身心特点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因此,学生的家庭便是班主任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根据地”。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手段,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来,增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关系。由于每位家长之间同样存在一定差异性,但目的基本相同,便是为了孩子的学习发展,因此,班主任应当积极开展一些家校互动活动,例如定期举办家长会,针对各类普遍问题开展主题讲座,或者针对一些情况较为特殊的学生进行家访等,逐渐增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帮助家长养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班级管理效率。
        综上所述,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当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使其更为全面的发展,并且,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班级管理能力,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濮艳秋.抓好小学班级管理做好班主任工作——论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速读(下旬),2018,(11):271.?
[2]宋晓辉.浅析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J].教育现代化,2018,5(47):395-396.
[3]蒋月焕.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实践分析[J].语文课内外,2018,(36):3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