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19期   作者:朱学文
[导读] 现代化的历史课堂中学生应当作为学习的绝对主体
        朱学文
        河南省大别山高级中学   464000   
        摘要:现代化的历史课堂中学生应当作为学习的绝对主体,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主,但是学生深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不愿意主动对知识进行思考。因此,历史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遇到学习问题时“,愿问“”敢问“”爱问”“会问”,大幅度提高学生自身的学科研学能力。教师可以合理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融入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设想,还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水平进行设问,因材施教,促使学生自主设想探疑,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精心设计;针对提问
        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传统的历史课堂中教师习惯包办课堂中的任务,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不愿意主动对知识进行思考。问题意识的建立,能促进学生对问题积极的探索、研究,并初步建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现代化的历史课堂中,历史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指引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理学大师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在以往的历史课堂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深受教师的影响,这种学习模式容易使学生思维僵化,扼杀了其学习历史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无法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思维环境。在现代化的历史课堂中,教师要合理设计问题,在授课的过程中制造矛盾点,引起学生的思考,促使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在学习《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时,教师可以合理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关于清朝有很多的影视剧作品,也是距我们最近的封建王朝,提起清朝大家都知道‘康乾盛世’,这是清朝的鼎盛时期,那么清朝是通过哪些手段达到鼎盛,又面临着怎样的社会危机呢?请大家通过合作学习找出答案。”在教学的过程中,我给学生提出合理的问题,引起了学生对知识的思考,寻找隐藏在盛世之下的危机。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质疑后,学生找出了问题的答案,也对知识有了自己的见解。这样,通过在课堂中合理设计问题,引起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深入思考,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精心设计引导性问题
        问题的设计层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问题的效用,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常常随心所欲,没有科学的思考,经常提出诸如“是不是”、“对不对”等没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拖沓教学进程的同时也对学生的能力提高没有实际意义。在现代化的课堂中,教师要立足于教学的内容,根据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具有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设想,以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在学习《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时,教师要精心设计具有引导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工业革命的出现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是哪些因素推动工业革命出现的,这场革命又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请大家探究一下吧?”我结合教材中的知识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其中的内容,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分析,对相关知识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在完成学习之后互相讨论研究,透彻掌握了这部分的内容。这样,通过在课堂中精心设计具有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设想,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针对学生的学科水平提问
        问题的难易、角度不同,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对不同的学生亦有不同的培养作用。一些难度较高的问题会激发部分学生的好胜心理,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对学习较差的学生来说则是百思不得其解,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对此,历史教师要尊重学生间学习能力存在的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科水平进行提问,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自主思考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学习《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时,教师可以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合适的问题,使所有学生都能进行积极思考。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它的许多开创性制度影响广泛而深远。今天我们一起研学这部分内容。”我给学生学困生提出的问题是:“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有哪些?”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我提出的问题是:“秦朝统一中国的意义是什么?以及巩固统一的各项措施有什么作用?”。学生带着符合自己水平的问题进行探究,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主动积极思考。这样,通过在课堂中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合适的问题,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并且帮助他们养成了自主思考的良好习惯。
        总之,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必备的思维,历史教师需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疑问中种下思考,在思考中增强学科能力。教师要合理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精心设计具有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的创新性和独特性;还要贯彻落实因材施教方法,向学生提出符合他们实际认知水平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展开思考,通过对教材知识的合理探究,形成问题意识。“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让问题促使学生思考,让思考带给学生收获。
        参考文献:
        [1]周滔滔. 高中历史教学以问题意识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郑娟. “问题引领下的史料教学”的实践研究与反思[D].南京师范大学,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