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效率之“做中学”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19期   作者:向海燕
[导读]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的知识传授,
        向海燕
        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平窝乡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641402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互动式教学模式,要求我们既关注教师的“教”也关注学生的“学”。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中来,乐与参加课堂活动,通过探究发现活动中所渗透的知识来获得新知。通过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达到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高效英语课堂。
[关键词]互动式;活动;探究发现;高效课堂
        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假如学生把学习当做一件乐事、趣事,课堂将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师生、生生、生与知识的互动式交流与碰撞。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现行的课堂教学模式越发多样和鲜活起来,有时会听到有老师气愤而无耐地说“明明就是那么简单的一个知识点,我已经反复地讲了无数遍了,可是还有那么多的学生不会做……”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也要反思一下课堂教学设计模式了,我们教学活动的对象是一群个性鲜明且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初中生,他们富有激情,喜于表现自己,乐于各种新鲜事物……同时,他们自控力不强,注意力容易分散……而我们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否符合他们的性格特点?是否抓住了他们的注意力呢?否则,一堂课下来,教师感觉很累,学生也学而无获。
        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了,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学生乐于参加的活动来组织教学,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并在愉快的活动中体验新知而自然而然的获取知识。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那么如何将“活动教学”实施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之中呢?我认为教师首先应该了解学生的当前知识水平,薄弱情况和性格特点等;然后,深入解析教材,抓住重难点;最后,根据学生情况和知识特点设计贴合学情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也要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以此来唤起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轻松、学中有乐、乐中有学。
一、巧设导入,激发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怎样在一堂课开始的时候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呢?一个精彩的导入显得尤其重要,比较常用的导入有直观导入、设疑导入和借助多媒体导入。
(一)设疑导入
        设疑导入是根据学生好奇心的心理特点,教师在上课之前把即将学的内容通过简洁而关键的问句引领出来,让学生对该节课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预设,当学生遇到好奇的问题时,他们才会产生积极的学习倾向。因此,设疑导入法不但能引发学生的兴趣,还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二)多媒体导入
        多媒体导入法是平时教学中比较常见的导入方法。在上课之前准备好相关PPT课件,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呈现给学生,师生借助于多媒体所提供的情景进行预设、交谈、配音、操练和表演等。多媒体导入法所涉及的图片、音频或者视频要以能和学生产生共鸣为主,这样的导入更直观、高效。


二、创设活动,培养主体意识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信心与兴趣都不足,不喜欢开口说英语,这也是难以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一个难点,因此营造良好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变得十分重要。教师可采用游戏法、鼓励性评价法、师生共学、组间竞争、角色扮演等方式,强化活动氛围,同时,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
(二)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
        英语如同汉语一样,是交流、沟通的工具。语言既然源自于生活,我们就应该让它回归到生活中去,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通过创设贴近生活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融入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去现实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角色扮演是一种很具吸引力的创设情景的方式。它可以是学生的表演,也可以是师生共演。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可以增强学生的感知力,学生用肢体语言与言语的协调来模拟情境中的人物和动作,去感受他人的情感、性格、行为及文化差异,去感受问题与知识之间碰撞的火花,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通过引起更深刻的思考与探索,以获得高于当前水平且又能通过努力掌握的知识。同时,通过问题解决,学生也会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活动实际上是将静态的事物变为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情景。让同学们自己去表演、体会,这样记忆才深刻,潜力才会被激发,能力才会得到提升。这样的课堂也才会更加鲜活,更加高效。
三、鼓励引导,树立信心
        课堂教学中,教师及时恰当的评价语也能带给学生积极的学习体验,让学生获得学习的动力。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及时给与恰当的评价,同时要善于发现学生们的闪光点,他们的“闪光点”是多方面的,也可能是微弱的,比如:爱劳动,不迟到,书写工整,乐于助人,书本摆放整齐有序,遵纪守规……对于学生的闪光点要真诚而贴切地进行表扬,这样能够不知不觉地引导学生朝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激励评价是树立学生自信心的有效方法,正如教育家所说:“多一次表扬,多一次鼓励,多一次进步。”教师的鼓励可以是一个肯定的微笑,一次赞许的眼神,竖立的大拇指,也可以口头或书面鼓励——“You did a good job! If you think you can,then you can!”You are very brave.I am very proud of you……”另外,后进生更需要老师的主动关心和亲近,以消除心理隔阂。找到他们成绩薄弱的原因和知识的缺漏情况后,要针对不同情况对他们进行辅导,鼓励他们,从思想上点燃他们进取的火花。
         四、结语
        英语是一种颇有魅力的语言。其学科素养主要有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方面,而对学生英语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英语学习活动得到落实。因此创设贴合语境的活动情境供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变得紧要。
        在新课标的引领下,英语教师应当注重英语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开发和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利用在每一堂课、每一次语言实践中的现身示范效应,在营造一个全方位的学英语、用英语、说学英语的环境,让学生身处其中,并不知不觉地融入学习氛围,从而激发他们深层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机。
        [参考文献]
        [1]初中英语高效教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901.
        [2]周海明.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课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0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