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冰
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校 重庆市 402763
摘要:生物课程涉及知识面较广,高中学生在学习期间应该全面兼顾理论知识与实验课程。同时,基于现实生活角度参与学习,以便更好地理解生物课程。为保证高中学生生物课程学习质量,相关教师应该对自身生物授课手段加以创新。经研究发现,生物教师合理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授课,更有助于高中学生构建生物知识框架,学好生物课程。本文以高中生物教育工作为中心展开探讨,从多角度对思维导图在该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方法进行细致分析。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生物;教学方法;应用方法
前言:生物教师在授课期间,有效借助图片或文字构建思维框架,将原本较为抽象的生物知识以一种更为直接的形象呈现给高中学生,即为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随着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学习活动中的有效应用,高中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充分锻炼,且能够系统化地学习、复习生物课程知识。另外,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也能够有效激发高中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当高中学生主动参与生物学习活动,并有效借助思维导图去学习课程知识时,其生物学习效率将有显著提升。
一、将思维导图应用在生物教育工作当中
随着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有效落实,高中教师愈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高中学生自主参与生物学习活动,在生物课堂中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对其生物课程的有效学习至关重要。为尽快实现上述教育目标,相关教师应该将思维导图有效应用在生物教育工作当中。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高中学生思维能力得以有效锻炼。并且开始主动借助思维导图,参与生物学习活动。生物教师应该对上述教育工作加以重视,确保高中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思维导图进行生物学习,进而提高自身生物学习效率。授课期间,生物教师可以借助相关教材以及思维导图进行备课。这一行为,能够使生物教师的备课质量有所提升,进而使其生物授课内容更符合当代高中学生的生物学习需要。随后,生物教师应该指导高中学生自主绘制、应用思维导图。这部分教育工作是当前生物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当高中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正确使用方法后,高中学生能够有效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框架,进而顺利完成生物学习任务。
比如,教师在讲解《从生物圈到细胞》这一课时,应该有效借助思维导图向班级学生展示生命系统的结构。随后,对关键词汇进行扩展,使相关思维导图的内容能够更加完善、健全。通过思维导图,高中学生能够明白生命系统与细胞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初步理解课程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应该着重引导高中学生自主绘制、分析思维导图。笔者认为,高中学生自身认识思维导图的重要性,并有效借助思维导图进行生物学习,才能达到理想的生物学习效果。
二、借助思维导图锻炼高中学生思维能力
高中生物知识点较多,且由众多章节组成。为保证高中学生生物学习质量,教师应该合理借助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生物学习活动当中。并且在授课过程中,有效锻炼学生的生物思维能力,使其能够掌握正确且高效的生物学习方法。经实践发现,生物教师借助思维导图向高中学生一一展示整个章节的生物课程,能够帮助高中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并构建出健全的生物知识体系。
比如,在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这一课时,生物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向班级学生直观地展示细胞组成结构。这一行为,使高中学生能够直接观察生物课程,明确该章节的主要授课内容。教师逐步进行课程讲解,带领高中学生学习细胞膜、细胞核等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细胞的组成结构。在结束授课后,生物教师还可以带领高中学生回顾整堂授课内容。这一过程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完成。生物教师与学生回顾课程内容,并在构建知识框架的过程中,逐步填充思维导图中的内容,能够帮助高中学生完善、补充生物知识框架。在生物教师的带领下,高中学生对思维导图的应用愈加了解。
在后续的生物学习中,高中学生合理借助思维导图完成预习、复习等学习任务,能够极大改善其生物学习质量。
三、借助思维导图开展生物实验教学活动
生物实验课程在高中生物教育工作中占据重要位置。为保证高中学生实验课程学习质量,使其生物知识应用能力能够有所提升,相关教师在实验课程授课期间也应该合理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授课。实验课程涉及演示类型实验、以及探索类型实验。授课期间,生物教师可以将生物课程标题作为思维导图的主干,并且合理将实验材料、实验步骤等内容填充到思维导图当中。这一行为,能够帮助高中学生明确实验内容,以及实验所需材料。教师在上述生物授课活动中,应该着重开发高中学生在生物实验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在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生物教师可以将任务下达给各个兴趣小组,并鼓励小组成员协作完成思维导图构建工作。随后,生物教师还应该带领高中学生分组验证思维导图内容。并且通过有效的生物实验,完善上述思维导图内容,帮助高中学生巩固当堂生物知识。高中学生在这一优质环境下学习生物,不但能够有效锻炼自身思维导图应用能力,还能在实践中理解、掌握生物理论与实验课程。
比如,教师在讲解生物细胞相关课程时,可以将生物细胞作为关键词,并以此为中心扩充思维导图内容。在完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相关仪器、实验材料均列入导图当中。思维导图内容扩充效果应确保高中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即可明确实验所需用品。在这一条件下,高中学生实验准备更加充分。随后,高中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验证,即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四、借助思维导图激发高中学生生物学习兴趣
以往生物教师在授课期间,只是灌输式地将教材内容传输给学生。这种生物授课方式十分枯燥,高中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生物知识的状态,对其生物课程的有效学习极为不利。思维导图在生物授课期间的有效应用,能够有效解决上述教育问题。在思维导图的影响下,高中学生能够接触到更为丰富多彩的授课内容,其对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也因此显著提升。授课期间,生物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与信息技术有效联合。具体表现为:生物教师在正式授课前,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向班级学生展示当堂生物课程的导图结构。这一行为,能够帮助高中学生正确认识思维导图,并有效吸引高中学生的注意力。随后,生物教师可以鼓励各小组根据思维导图中的线索,进行自主阅读,找出相关的课程内容。高中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课程知识,不但能够激发其对生物学习的热情,还能在学习期间有效锻炼高中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等良好习惯。另外,生物教师在授课期间,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向班级学生展示与课程相关的图片。图片与思维导图的有效结合,使生物课程表现形式更加直观。高中学生在这一条件下参与生物学习活动,学习效果往往十分理想。并且能够逐渐养成多种良好的生物学习习惯。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物教师合理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授课,能够帮助高中学生更加快速地掌握生物课程。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原本较为零散、抽象的生物知识,能够更加系统化、直观化地展示给高中学生。生物教师在这一背景下,带领班级学生学习生物理论知识,并在实验操作中验证生物理论,能够帮助高中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相关课程。在上述生物教育工作中,教师应该合理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授课,并着重训练高中学生自主使用思维导图学习生物课程。现如今,高中学生思维导图应用地愈加熟练,且开始借助思维导图自主学习生物课程知识。
参考文献:
[1]羊秀美,韩京哲,杨剑.例析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8(04):42-45.
[2]梁贝贝.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4):226.
[3]赵卓,汤婷婷.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6(30):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