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舞蹈编导教学中如何培养舞蹈形象思维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19期   作者:林壮
[导读] 在舞蹈教学中,不仅仅要注重学生舞蹈表演水平的提升,
        林壮
        吉林省长春市 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130024
        摘要:在舞蹈教学中,不仅仅要注重学生舞蹈表演水平的提升,还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舞蹈编导能力,而舞蹈的编导教学中,形象思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可以将生活中的事物作为创作灵感,将自己的内心情感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进行一定的融合,让舞蹈作品更加的生动、形象。因此教师在进行舞蹈的编导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舞蹈形象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舞蹈编导;形象思维;教学

        舞蹈种类的丰富多样,不同舞种都有着它独特的内在思想以及灵魂感受,好的舞蹈编导才能让舞蹈中蕴含的思想与灵魂得到优美形象的表现,因此在舞蹈教学中,除了学生的舞蹈表演水平,舞蹈的编导教学也非常的重要。舞蹈的编导教学创作基础与舞蹈的结构形式都是舞蹈编导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更加深入增加对于舞蹈的理解,就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通过形象思维获得更好的审美能力,并激发学生思维的创新,成为具备较好的舞蹈表演水平并能够进行舞蹈创编的优秀舞者。
        一、舞蹈编导教学中形象思维培养的要求
        (一)感知能力
        在舞蹈的创编过程中,编导舞者的感知能力非常的重要,只有具备丰富敏感的感知能力才能够加深对于生活事物的体验以及内心情感的体验,所以在进行学生舞蹈编导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充分的调动起自身的感知以及协调能力,并且在生活中增强观察与学习,将自身的感受以及生活中的实际事物进行融合与协调,让舞蹈作品能够具备更好的形象以及更深层次的灵魂,从而提升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就要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感知提升舞蹈的编导能力,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1]。
        (二)理解能力
        舞蹈编导需要编导者对舞蹈的结构形式有充分的理解与掌握,并且要根据舞蹈的真实情况对不同的环节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不断的优化舞蹈结构,突出舞蹈主体以及舞蹈的表达。因此在进行舞蹈编导过程中,一定要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
        从而充分的发挥编导过程中的想象力,将抽象的艺术形式变得具象化,创作出有深度并具备内涵的优秀舞蹈作品。


        二、舞蹈编导过程中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
        (一)基础训练中形象思维的培养
        舞蹈艺术的教学中,基础训练是最基本的内容,并且基础训练非常的辛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因为没有掌握到技术要领影响到训练成功,因此教师就可以借助形象思维,引导学生将舞蹈动作的抽象性转换为一些生活中的常见具体形象,让学生通过舞蹈动作的具象化增加理解与掌握,在提升学生舞蹈基础的同时,潜移默化培养起学生的形象思维。
        例如在进行芭蕾舞基础训练教学时,站姿就是其中最为基础也非常重要的舞蹈基础,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是一只天鹅,永远高高的仰着头,体现自己的骄傲,在进行芭蕾舞的所有训练时都一定要保持身姿的挺拔。
        (二)通过语言构建形象思维
        在学生舞蹈编导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丰富形象的戏剧化语言也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起形象思维。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进行舞蹈中的相关情境与场景的描述,根据营造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充分的感受舞蹈中的情感,并能够运用肢体语言来进行表达与呈现。采用语言训练的方法,让学生注重舞蹈作品中的情景构建,重视学生的自身情感,从而形成优秀的形象思维。同时在进行舞蹈编导过程中也可以借助一定的特定道具,让学生利用道具选用合适的舞蹈结构以及舞蹈形式,将自己的情感进行叙述与表达,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同时,提升学生对于不同情景中的情感把握,提高编导能力。
        (三)艺术鉴赏能力
        舞蹈编导课程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舞蹈形象思维, 还需要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增强学生的艺术审美以及经验。因此教师在进行舞蹈编导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多进行舞蹈作品的鉴赏,为学生创造欣赏优秀的舞蹈作品的机会,让学生在不断的欣赏分析中提升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并从中总结积累舞蹈经验,在进行舞蹈创编时根据积累的经验进行舞蹈的编排,从而提升学生的编导能力。同时学生在进行艺术鉴赏的过程中也要增加对于舞台美术方面的鉴赏,让学生通过舞台背景与舞蹈角色,再加上舞蹈中表达的氛围与情感,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了解角色的同时增加舞台背景布置对舞蹈作品中氛围营造的作用,促进学生的思维创新,提升学生形象思维,并提升学生的舞蹈编导能力[2]。
        
        结束语:
        在舞蹈的编导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对于舞蹈创编有着重要影响。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感知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培养,借助基础训练与语言训练培养学生的基础形象思维以及场景营造与情感塑造方面的形象思维,借助艺术鉴赏,提升学生艺术欣赏与审美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并培养形象思维。
        

参考文献:

[1]李贝贝.舞蹈编导教学中舞蹈形象思维培养策略研讨[J].参花,2020,(20):114-115.
[2]王腾飞.舞蹈编导教学中舞蹈形象思维的培养[J].河北画报,2020,(4):140. DOI:10.12216/j.1003-8094.2020.04.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