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平
重庆市开州区岳溪镇中心小学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是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在平时的习作中往往存在这些问题:1.写不出:就是在作文时,双手托着腮,嘴咬笔尖,皱着眉头,长时间写不出来;2.写不多:就是没有内容写,写几句话就不知道下文写什么了;3.写不对:就是跑题了,写出来的作文文不对题;4.写不好:就是写不形象,写不生动,像记流水账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究其原因是我们的孩子在习作时,根本不知道写什么,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首先要帮助孩子们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孩子们知道作文写什么,从哪些方面去写,写起作文来就较容易了。
我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中,首先提高学生的感觉能力,感觉能力的提高是作文的基础。何为感觉?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简而言之,就是把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摸到的写出来即可。眼看事物的形状(样子)、颜色、组成、动作、作用;耳听:听事物的声音;鼻闻事物的气味、气息;口尝味道;手摸物体的光滑或粗糙、软或硬、冷或热等,把我们感觉到的内容写出来就行了。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首先,我出示一首骆宾王的诗《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一遍这首诗,听老师的问题:①在这首诗中,诗人写了哪些具体的事物,大家快找一找。学生很快找出来了,诗人写了这些事物:鹅、毛、水、掌、波、歌、天等,老师再问:这些事物诗人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看到的。我再问:用什么看?学生回答:用眼睛看。我再问:在这首诗中,诗人用眼睛看到的事物有哪些?学生纷纷发言:找出来了。我再问:“歌声”也是诗人看到的吗?学生回答:是听到的。“用什么听”“用耳朵听”,我肯定:用耳听。我总结:这首诗写了诗人看到的、听到的,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们学过的哪一首诗和鼻子闻有关?学生思考,老师相继出示古诗《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我再问:在这首诗中,哪一句和鼻子闻有关?同学们都找出来了,是这一句“为有暗香来”。“暗香”是什么意思、“淡淡的清香”。
梅花淡淡的清香诗人是怎么知道的?“是闻到的”,“用什么闻”,“用鼻子闻”,我再总结:前一首诗写了看到的,听到的,第二首诗写了诗人看到的和闻到的,在这两首诗中,诗人用眼看、耳听、鼻闻,写出了脍炙人口的诗篇,眼、耳、鼻是我们身上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但是,我们身上还有其他重要的感觉器官,是什么呢?学生思考,老师指出是“手和口”,“手怎么感觉事物”?“用手摸”,“口怎么感觉事物”?“用口尝”,“口尝事物的什么特点”?学生知道了用口尝事物的味道。我又讲道:眼、耳、鼻、口、手是我们人身上最重要的感觉器官,我们就是用这些感觉器官去感受事物、感知世界。“眼看叫视觉、耳听叫听觉、鼻闻叫嗅觉、口尝叫味觉、手摸叫触觉,所以我们叫感觉”,这样学生就明白了。那么,我们这些感觉能感受到事物的哪些特点呢?我再给学生作指导:眼看事物的颜色、形状、组成(构成)、动作、作用;耳听事物的声音、声息(很小的声音);鼻闻事物的气味、气息(淡淡的气味);口尝事物的味道、手摸事物的光滑或粗糙、软或硬、冷或热、干或湿、尖或钝。我们把感觉到的事物的特点写下来,就是一篇作文,这样,学生就有内容可写了。所以,写好作文的基础是感觉。
如,我在教学生写西瓜时是这样指导的:出示一个大西瓜,和切薄的瓜片,露出瓤和瓜籽。第一步用眼看,看什么呢?看颜色、看形状、看组成等。引导学生看西瓜的组成:西瓜是由瓜皮、瓜瓤(瓜肉)、瓜籽组成的。瓜皮的形状是圆圆的,颜色是淡绿色的、有深绿色的条纹,又大又圆像皮球,瓜瓤是三角形的(切后的形状)、红色、像小船、像月牙;而瓜籽是椭圆形的,边缘是黑色的,中间是淡黄的,像小小的水滴。然后把这几个部分连成一段话。第二步用耳听,引导学生思考,静止的西瓜是没有声音的,但是,我们在挑选西瓜时,用手拍就会发出“嘭、嘭、嘭”的声音,我们在切西瓜时又会听到“咔嚓”的声音。第三步用鼻闻,让学生思考切后的西瓜在什么气味,一股清香扑鼻而来,老师再引导,咬一口西瓜怎样?学生一定会知道,西瓜的味道是又沙又甜、甘甜爽口,这样,我们把耳听到的、鼻闻到的、口尝到的这几部分的内容用句子写出来,我们就把复杂的作文变简单了。
然后,指导学生用手摸一摸西瓜是什么感觉:瓜皮光滑、挺硬、瓜肉粗糙柔软、瓜籽光滑、挺硬,再用句子把摸西瓜的感觉表达出来。
最后,引导学生体会一下西瓜的作用:西瓜除了直接吃还有什么用途?学生思考,老师作指导:西瓜的作用可多了:可以做西瓜酱、榨西瓜汁、可以做西瓜沙拉、做成西瓜霜治嗓子、还可以把瓜皮切成薄薄的片贴在脸上做美容呢,这就是西瓜的妙用。让学生把西瓜的作用写成一段话,然后把每一个部分连起来,就是一篇关于西瓜的作文了。
感觉训练还会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学生会写西瓜,就会写桔子、石榴以及所有的水果,会写水果,也会写植物,会写植物也会写动物了,会写动物了,那么写人物也就不难了,能写人物也能写事件,所以,从写西瓜开始训练,学生就能把复杂的人和事写好。
通过这样一步一步地指导,学生就觉得有内容写了,并且写的内容很多,这样就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作文也就变得容易了。
总之,在时行小学入门习作教学时,要消除学生莫名的恐惧心理,从感觉事物特点入手,把每个方面的特点写清楚,然后再连成一段话,这样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天长日久,学生的习作能力就能逐步提高,习作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从而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习作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描写也会越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