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青英
山西省原平市第一中学 山西 原平 034100
摘要:探究性实验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探索而获得知识的过程,探究性实验更加注重化学实验现代教学理念。学生根据探究实验的内容,分析、处理收集到的相关材料和信息,提出自己的大胆猜想和假设,设计合理的个性化的实验方案并亲自动手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进行反思和评价,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探究实验 主动参与 创新精神
爱因斯坦曾说过:"学生神圣的好奇心好比一株脆弱的幼苗,它除了需要鼓励外,还要有自由,若是没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会夭折。”学生对事物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化学探究实验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化学实验,它不仅仅关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还拓展了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和创造性。更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知识能力的发展空间和自由宽松的实验平台。通过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化学探究实验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确保学生有质量的完成这些实验,提高高中学生化学实验探究能力。
我在化学教学中,对于探究性实验,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实验方案,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即使学生提出的有些方案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也要找出其中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充分肯定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新的精神,和学生们在做的过程中分析研究。例如:最近上化学课, 同学们学习金属钠的性质,做《钠与水反应》的 实验:许多 的教辅书都喜欢将实验现象小结为 “ 浮、熔、游、红、响 ” 这五个字,其实五字诀中的 “ 熔 ”字可不是通过感官直接观察来的,那是要经过理性思维的 。我提出问题:钠为什么会变成小球?提问几个学生,学生们的结果都是:因为它与水反应,钠慢慢地被消耗了。我继续问:钠被消耗只会变小啊,怎么会成球的呢?学生们对这个问题相当不屑,都说均匀地被消耗呗。还有学生补充说,钠在水面上不停滚动,就像滚雪球那样,只不过它是越滚越小 。为了更好的通过探究让学生得到更科学合理的结果。我让三个同学分别切了一小块立方体状的钠、一小块三角锥状的钠、一小块金字塔状的钠投入水中,结果殊途而同归,都迅速变成小圆球在水面游动 。学生们十分惊奇,但努力自圆其说:是尖角处消耗的多,所以最后被 “削” 成小球了。
这时候学生中起内讧了:好象不是被 “削” 出来的吧。我趁势加劲:不是被“削”出来的话,会不会是自己 “撑”出来的?荷叶上的露珠为什么是个小球?(逻辑分析。)有学生站出来说,是表面张力 …… 立即有学生又站出来说,液体才有表面张力!说完,他愣了愣,难道,难道钠变成液体了?话音 刚落,即刻有学生兴奋地拍着桌子站起来说,是熔化成液体啦!我用手指捏它了,又热又粘!(通过实验“证实”。)接下来,学生们又查阅了相关资料,最后通过热烈的讨论,得到了满意的结论:导致钠和水反应过程产生使钠熔化成小球的原因是:1.钠和水反应大量放热。2.钠的熔点比较低。3.在界面张力作用下液体钠自动收缩。有些老师在教学中根据钠和水反应钠熔化而水没有沸腾的现象,推出钠的熔点比水的沸点低的结论,这其实是不妥的。虽然钠的熔点(97.8℃)的确比水的沸点低(100℃),但是实验中通常都是很少量的钠和大量的水反应,因此无法通过水没有沸腾而得出钠的熔点比水的沸点低的结论。另外,钠浮于水面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钠的密度小,二是钠和水反应产生的氢气是的得不到钠的密度比水小的结论的。虽然钠的密度(0.97g/cm3)的确比水小(1.00 g/cm3),但是不能从“反应时钠漂浮在水面上”而得出这样的结论。事实上,钠小球在水面上漂浮游动现象,是由于在钠与水的交界面存在一层连续生成但是不稳定的氢气泡层。虽然生成的氢氧化钠溶于水,但是氢气难溶于水,聚集成气泡层,将钠与水分开。氢气泡不断的生成破裂,发生震动,我们便听到了响声。由于氢气泡的产生和破裂在各个方向不可能十分均匀,所以在不平衡的力的推动下,钠就会漂浮游动。这节课学生兴趣岸然,积极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学生缺乏自主探究精神,而化学教学要重在“实践”,只有学生亲自做实验,体会过程,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我们作为化学教师,必须认真领会新课程理念,对自己在实验探究中的角色进行定位。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条件,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或其他形式的探究活动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以揭示化学科学的奥秘。重视科学探究的重要作用,强调过程和方法的学习,让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浅谈基于数据的高中化学学科教学研究[J]. 徐昱.??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
【2】尝试失败,培养自信——以严谨与自信优化高中化学课堂实验[J]. 徐祥进.??考试与评价.?2015(08)
【3】基于项目学习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以“探究食品脱氧剂中的化学问题”为例[J]. 史鹏园,刘玉荣.??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