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月
惠民县第一中学2517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生物教育的目标发生了改变,改变了过去对学生的教育局限于学习成绩的提升这种情况,而是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受,以及获得的素质能力的提升,因此,传统的高中生物教育模式不再适用,教学模式的革新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将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的影响下,有效的高中生物教学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生物综合学习水平的提升。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由此可见,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策略进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具体策略综述如下。
一、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现状
虽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意识得到了显著的丧失,但在实际的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问题,限制了生物学科的进步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经过分析与整合,具体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教学仅局限于课堂
高中生物学科不仅仅在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其教材中还涵盖了许多实践性内容,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教师仍习惯性地将生物教学局限于课堂教学,忽视对学生的实践教学,导致新课程改革无法获得充分的发展空间,学生的思维存在局限性,无法从更深的层次理解所学的生物知识,甚至是对教师讲授的知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乏质疑的精神与能力。
(二) 教学观念陈旧
新课程改革与时代的发展保持着同等的步伐,具有较强的时代特色,在高中生物学科中的实施,对教师的创新意识与精神具有较大的要求,但在现实的生物教学中,部分教师年龄较大,教学观念陈旧,对新鲜事物存在抵触心理,无法有效地接受新课程改革理念,导致学生接受的生物教育与时代的发展进程存在一定的落差,为学生今后适应社会发展,融入社会生活埋下了较大的隐患。
二、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一) 以学生为主体
在崭新的时代背景下,想要实现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高中学校就应加强对教师的思想培训工作,让教师认识到教育的与时俱进性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从而使教师能够积极接受与主动了解新鲜事物,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促使学生能够获得表达自身思想情感的机会,全面地经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感受,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二)小组合作教学
实践是帮助学生检验所学知识,促进学生生物综合学习水平的有效途径,对此,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学习,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例如:在学习到《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体温的相对稳定实验,并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如:“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是否会导致人体温度的变化?为什么?”、“人的体温在一天内会发生变化吗?”等,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感受温度对人体的影响来回答问题,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实现新课程改革目的。
(三) 多媒体的运用
在科技的高速发展下,信息技术逐渐地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教师在开展生物课堂教学时,可以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给予学生多感官刺激,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所学的内容,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消化,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达成在高中生物学科中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到《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时,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生动化、形象化地展示细胞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对这一刻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需要对学生提出问题,如:“细胞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细胞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生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生活的环境具有怎样的差别?”、“细胞与生存的环境间具有哪些关系?”、“细胞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的媒介是什么?”等,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深入的探究,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帮助学生建立起探究精神,促进学生分析能力的提升。在一段时间后,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并允许学生提出质疑,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营造出活跃的氛围,促使学生能够及时表达自己的想法,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实现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学科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挑战,教师应对此起到高度的重视,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将新课理念切实的融入到生物教学中,不断的优化教学过程,给予学生更为优质的课堂体验感受,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的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李巧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优化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78):141-142.
[2]方茜.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优化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24):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