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组织模式的尝试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19期   作者:张溢峰
[导读] 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
        张溢峰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职业高级中学 315803
        
        【内容摘要】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同时,在实施项目教学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协调能力,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数控车工 自主与合作学习 职业核心能力
        一、实施背景
我校职高学生普遍相对文化基础差,学习理论知识积极性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如果我们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你讲我听,你花85%时间讲,我花15%来做,估计大部分学生早已睡觉。
因此,如何提高本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一名专业教师也要探索出一套教学方法,是不是在学生实践操作中先培养学生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再来反思理论知识的不足?例如在数控车工实习中,可设计一些比较有趣的工艺作品:三潭印月、上海明珠塔、国际象棋、机械传动机构等等,实践证明学生非常感兴趣,从而可以为以后的教学做好铺垫。我们在数控始业教育课中也安排了往届学生优秀作品展,来激发学生,达到培养兴趣铸就人才的目的。
二、主要目标
目前数控技术应用领域技能型人才紧缺,培养过程中更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人才需求调查结果为基本依据,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培训理念和建立多样性、灵活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实施过程---以数控车教学为例
        (一)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步骤
        1、确定项目任务
项目法的前提是“项目”,项目的确定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要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预定质量水平的一项一次性任务。因此选择的项目必须在数控车行业中具有典型性,能够在一个完整的流程中包括一系列典型工作任务的项目,能使学生形成该行业职业能力,并对技术要求有明确的定位。所以项目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原则:
        2、项目分析与介绍
项目分析:项目涉及钻孔、车外圆数控基本技能,涉及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方面理论知识要求,难度中等适合学生项目开展。产品有一定挑战性:产品所用到的材料是黄铜,价格相对昂贵,加工难度大,尺寸不好控制,我们与外加工企业有商业关系,要确保产品的质量。
        3、项目团队的建立
在项目教学中,学生将以团队即学生分组的形式,协作完成一项整体的“工作项目”,学习积极性与学习质量与团队合作协同程度密切有关。因此,构建学生的项目团队十分重要,
        4、小组立项,写出计划
①各组进行市场调研,收集信息,讨论、分析,做出零件图。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充分感受数控加工的效率和批量生产的特点,熟悉企业工艺流程。通过调研,同学们制定的方案内容有了很大的突破。
②制定加工方案。经过分析讨论后,各组都在规定的一周时间内完成了对方案的设计,论证,并结合仿真软件运行,确定了实施的最佳方案。在各小组制定了工艺卡片后,教师为了跟企业接轨,可以展示一下企业工程师制定的工艺卡片。
③做出材料、刀具计划,经教师审核后,按要求发放。编程和程序校验,选择车床某一种系统进行首件试切削,调整、完善加工方案。
        5、项目开展
①首件试切
这一环节是生产产品最重要的阶段,虽然学生(工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基本能熟练操作机床,能基本控制零件精度及表面粗糙度,但教师(师傅)还是要提醒学生(工人)勤测量,防止废品出现。

通过首件试切和检验,可以观察加工过程是否正确,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是否符合要求。
②阶段总结,交流。
各组对加工的零件进行交流。教师给一些合理的建议,同学相互取长补短,更完善对项目的设计、加工方案。
③批量生产阶段。
重点区分单件生产和小批量生产的工艺过程等的差异。根据现代企业流水线的加工方式,体现教学与企业实际生产合一,让学生熟悉企业的生产方式,明确产业工人的工作职责,熟悉本工序的生产内容和要求。体现产品质量和产量相结合,计件等企业管理方式。
        6、成果展示及评价
①成果展示。这一环节对小组的学习(工作)效果进行表彰,评价学生(工人)的工作情况,注重过程,承认差异,突出发展,以人本化评价为主。鼓励先进,激励后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生产先进小组作经验介绍。
②考核评定。在完成项目全部操作以后,如何公平合理的评定成绩也是学生最关心的环节,项目的完成和质量是评定学生的主要依据。
        三、条件保障
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满足“实践参与”需要。校内实训基地应体现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应有广泛的学生参与,并具备生产性功能。成立工作室,创设真实的“实践参与”情境,让课程回归“专业教学工作室”。“专业教学工作室”为项目课程实施创造了条件,成为项目课程的最终归宿,避免项目课程重回班级授课式实施的老路。设计职业身份成长阶梯,赋予“实践参与”社会意义。“专业教学工作室”设计了新手—熟手—能手三个身份成长阶梯,与职业能力水平对应。职业身份由“专业教学工作室”成员在“实践参与”过程中自主建构。
        四、主要成效
1.数控车工中级技能等级考试
实施了项目教学法以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大大提升。就15届学生而言比往届学生质量明显提升。
2、社会知名度大大提升,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
由于学校十分重视人才培养,根据办学实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可持续发展”的“锐蓝领”职业人培养模式,所以学生职业综合能力提升明显。
        五、工作思考
        1、学生学习反馈
在整个项目完成后,要求每个学生写出实习报告。对自己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力提高点和能力欠缺点进行总结。
        2、项目教学延伸
在“支撑柱设计加工”这个项目完成后,要求学生对加工成本进行初步的核算,然后再和市场价格进行分析比较。给同学提出问题:“为什么市场上销售的柱销比我们加工制作的要精致、美观,价格却相对便宜?”这就涉及到零件整个的制作工艺、流程和设备的选择等,可以留作同学们以后进行调研或思考的问题。
        3、教师教学反馈
通过对项目教学法的初步尝试,总结同学们的实习报告内容,综合整个教学过程,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项目教学法是针对每个个体,以学生能力为基础,更强调学生主动性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上是灵活多样的,同时要求管理要严格、科学,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学和自评,教师根据每个个体的实际表现和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2)项目教学法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项目的合理设计、实施,能使学生贯通所学知识,从而有利于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3)项目教学法对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开放式教学中,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更要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应变能力等。
项目教学法对我来讲仍是一项新的尝试,在实习教学中如何更好的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如何合理的选择教材,如何在设计项目时把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更好的融合进来,都是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内。
        【参考文献】
[1]盛群力郑淑贞著 合作学习设计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67
[2]吴言 “项目教学法”《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 7
[3]数控车床工实训与职业技能鉴定 任级三主编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