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19期   作者:尤成群
[导读]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依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充分利用各种优势和教学资源,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尤成群
        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城关第二小学    725400
        内容摘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依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充分利用各种优势和教学资源,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逐步从敢于表达,到乐于表达,最后发展到善于表达,这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激发兴趣  活用教材  结合生活  口语表达
        话有多说,巧说为妙,可是很多人就因为不善于表达,像被沙子所遮盖的黄金,而错失了许多的大好机遇,给自己留下了无尽的遗憾。而一些口才极佳的人,凭借着丰富得体的语言,左右逢源,如鱼得水,获得了更多的人脉和资源,拥有了更远大的前景。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是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打下基础,更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那么,怎样指导一年级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使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善于表达,真正做到“能说会道”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景,营造口语表达氛围。
        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只要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训练的首要目的就达到了。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为学生创设情景,激发他们口语表达的兴趣。开学的第一周,一年级学生还互不认识,我便抓住了这个机会让他们来做自我介绍,让大家了解自己,记住自己。我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让学生练习说话,如:我叫什么?今年几岁?是在哪个幼儿园上学的?我喜欢什么?让学生连起来完整地说。学生为了展示自己,跃跃欲试,小手如林,争先恐后地发言。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我及时地给予了鼓励和表扬,还奖励了大拇指贴片,就充分调动了学生表达的兴趣和热情。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肯定学生的同时,也要在此基础上加以指导,提出更加具体的要求,甚至进行示范性地表达,让学生不断地超越和完善,让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逐步提高。
        二、活用教材,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教材是我们从事教学工作的依据,若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作用,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识字教学
        在识字教学中训练口语表达能力,采用最多的方法是扩词,造句。如:在教学“春”字时,我让学生组词并说一句话。一个学生说:“我喜欢春天。”我接着问:“什么样的春天呢?”学生们抢着回答:“美丽的”“五颜六色的”“百花齐放的”“万紫千红的”……然后鼓励孩子把这句话说完整。此外,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某个字的,也可以训练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记忆“春”时,孩子们想出了许多记字的方法,一个同学说:“我是用编字谜的方法记住‘春’字的:三人出来晒太阳。”他的回答就赢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


         2、看图说话  
        课文中所配的形象生动的插图,就是为了调动学生的观察与想象,促进学生的理解与表达。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插图的作用,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生在观察图画时,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仔细观察,然后连起来说说图意,把句子说通顺,把意思说完整,逐步训练学生表达能力。如:在教学《操场上》这课时,我先让学生按照从近到远,或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图画:同学们在操场上干什么?再让学生用“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你瞧,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把画面内容说完整。
        3、感情朗读
        学生如果受到良好的朗读训练,平时说话的语调就会抑扬顿挫,并且带有丰富的感情,这样既能够吸引听众,又能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欲望。朗读的形式力求丰富多样,可以采取引读、个别读、齐读、赛读、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读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最终达到让学生学习有感情地朗读的目的。一年级老师的范读至关重要,我们要充分利用孩子爱模仿老师的言行这种心理,做好朗读示范,为学生的朗读明确方向。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要求他们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发音清楚,声音洪亮,不唱读,从做到读正确,到读流利,到注意停顿,再到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情。
    三、结合生活,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在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中,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所编排的内容,也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的四十分钟。因为教材和课堂,仅仅是教会学生表达的要求和方法,而真正要让学生出口成章,妙语如珠,准确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我们还需要创造各种机会,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去发展学生的语言。
        语言来自于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学生口语交际的活水源泉。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就要让学生用心去体验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在参与的过程中发展口语交际能力。如:冬天下雪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堆雪人比赛,之后让学生进行活动后的总结。再比如,学校举行了优秀学生表彰大会,就可以引导学生说说我们参加了什么活动,参加这个活动后有什么想法等等,就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
        此外,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和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知道口才的优劣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从而重视孩子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说话,比如让家长每天和孩子谈心,外出后交流自己的收获,阅读后说说自己明白的道理等等。我们通过家校形成合力,让学生时时处处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在实践中去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参考文献:《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