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惠娟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实验幼儿园
【摘要】孩子一生教育的起点在幼儿园,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我园致力打造语言特色校园,这些年来一直在语言教育方面不断探究和改善。我们在思考,绘本主题能否与自主游戏有机结合,使两者相得益彰,互相辉映呢?在绘本主题背景下的自主游戏,教师在当中应充当怎样的角色,当遇到孩子们游戏中出现问题,应怎样进行指导,游戏后应怎样评价,使下次的游戏效果得到升华?
【关键词】绘本主题自主游戏评价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儿童是以游戏为生活的, 我们应当给幼儿充分的机会, 使他们得到完美的游戏生活。”自主游戏可以让幼儿的社会情感和社会认知得到激励,让幼儿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还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挥,提高幼儿的社会化水平。在此过程中,我们应当让自主游戏多元化,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游戏选择。教师参与游戏过程中,也应当将自身置于和幼儿平等的地位上,学会和幼儿做朋友,从而做到自主游戏的娱乐性与学习性并重。
一、善观察,捉契机,最细化
观察法是了解儿童游戏情况的主要途径之一。每天自主游戏前,幼儿会先到“剧院职员一览表”那里选自己今天到哪个部门上班。班上两位老师分工合作,每人观察一半游戏区域,每天会重点观察2-3名幼儿。然后教师到观察目标所在区角进行观察,过程中侧重:1.游戏材料投放的适宜性,幼儿与材料之间的互动;2.幼儿游戏时的情感态度、兴趣点、技能方法的发展;3.发现活动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巧妙解决;4.观察幼儿对各种情况的反应和应对办法, 社会性发展的水平程度;5.幼儿活动情况,反思区域创设的合理性;6.比对幼儿自主游戏前、中、后的表现,能否发起互动。当发现有价值的镜头,教师用相机将当时情景拍照或视频记录下来。用于活动最后环节——评价使用。也会存档用以记录自主游戏的情况,写反思等。
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教师切记勿过分注重教育成效的评价,从自己的角度对游戏或幼儿进行指导,给自主游戏过多的干预。这其实已经违背了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以及幼儿身心成长的规律。不仅阻碍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更丧失了自主游戏的活动意义。
二、巧指导,幼为主,困难化
通过观察幼儿刚开始游戏时的行为,可发现幼儿的表现是不同的。有的能很快找到游戏材料、同伴,达成共识开始游戏;有的则茫然坐着、不知所措;有的幼儿行动迟缓,甚至连选区都未能选到。
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出现困难和矛盾,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可以是精神上、语言上、材料上、策略上给予适宜的指导,以使幼儿能继续顺利游戏。
1.隐性指导。在开展自主游戏时,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区域、角色、玩伴等。因此,教师在指导幼儿自主游戏时,不宜过多干涉幼儿的游戏活动,但也不能完全不管,应把握尺度,根据幼儿自主游戏的实际情况,在不影响幼儿正常游戏的情况下,通过主动参与幼儿的游戏等方式来指导与引导。
案例:一天,孩子们正在自主游戏,我来到设计部,看到“员工”们正在认真的工作,有的在设计剧场的海报,有的在制作小卖部的小零食。思思拿着轻黏土坐在位置上,无助的看着我。于是,我坐到他身边,也拿起一块轻黏土,一边搓一边说:“嗯,我要做一块红色的糖果,是西瓜味的哟,我还要做香蕉味的……”,突然,受到启发的思思开口说:“我的是紫色的,可以做葡萄味的糖果。”我马上接过他的话:“哇!葡萄味吗?我最喜欢吃葡萄味的糖果了。
”“我还可以做其它很多种味道的糖果呢!”就这样,思思就开始张罗他的糖果小天地了。
2. 显性指导。为了获得更好的游戏效果,教师需要根据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表现进行合理的直接干预和指导。指导自主游戏不代表要转换游戏的主体,让教师来控制游戏,而是要在幼儿不能够继续进行游戏时,如幼儿独自一人不知道玩什么游戏时,进行引导。在幼儿集体自主游戏时,如果幼儿因游戏角色选择、材料分配、游戏活动形式等发生冲突且无法解决,教师应主动为幼儿提供多个可以选择的方案。
案例:剧场小卖部开始营业了,收银台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收银员正在忙碌的工作着,突然,有小朋友在争吵。“老师,心心插队。”“不是,我忘记了买门票了。”我走到孩子们跟前,蹲下来了解事情的原委。原来,心心刚才排在霖霖前面买吃的,但是付款离开后忽然想起自己忘记买门票了,于是折返到收银台,想买一张门票。但是正在买东西的霖霖不愿意她插队,因此有了刚才的投诉事件。我想了想,觉得这个情况可以交给回孩子们解决。于是我说:“在剧场,我们有警察维持秩序,保证客人能遵守剧院的规矩;也有小卖部的工作人员,他们可以协助你们解决问题。警察叔叔,你觉得这种情况应该怎样处理呢?”俊宇小警察走过来说:“心心,你刚才已经付款,离开了收银台,霖霖正在买东西,你走过去插队,是不对的,请你到队伍的后面排队买门票吧!”心心也意识到自己不对了,于是就乖乖的走回队伍的后面排队。老师立马表扬了心心的态度和做法,也表扬了小警察的处理方法。其他的小朋友看到了,相信都能更好做到遵守游戏规则,不乱插队了。
三、精评价,积经验,最佳化
自主游戏最后一个环节,教师与幼儿一起就游戏情况进行评价、总结,从而促进幼儿自主游戏活动开展的有效性。而评价的种类可以分为:孩子自评、同伴评价及教师评价。我用得比较多的是:孩子自评+教师评价。有时候,教师会先请今天重点观察对象为大家介绍、总结自己今天的工作情况,教师这个时候同步播放该名幼儿今天的“工作”照(视频),以更好的图文并茂讲述;然后教师接着对该幼儿进行评价。对于幼儿的表现,教师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有时候,我会请今天想在大家面前介绍自己工作情况的孩子上前进行小结,这些幼儿,教师应增加一条赞美,就是大胆、自信。幼儿和教师通过对幼儿自主游戏的评价,能够促使大家了解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在其中得到启发提升自主能力。幼儿还能在教师的总结评价中树立游戏的信心,从而提升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教师通过活动总结,则可以针对性的进行下一步的游戏教学活动,不断的游戏反思中也能收获教学经验,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为以后的自主游戏活动指导做良好的反馈。
另外,在进行评价的时候,不能够只注重游戏的结果,还要对游戏过程适当评价,注重对幼儿游戏表现的评价。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幼儿的游戏情绪以及幼儿在游戏中的情感变化,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适当的鼓励,让幼儿充满信心。
综上所述,自主游戏的开展有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对幼儿的综合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促进作用。幼儿的自主游戏,并没有固定的指导方法,离开了特定的情景,再有效的方法、策略都会显得牵强。在开展自主游戏过程中,教师也需发挥引导性作用,注重经验总结分享。与此同时自主游戏也为教师观察幼儿行为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主游戏的优势,争取在幼儿成长路上扮演好亦师亦友的角色。
【参考文献】
【1】刘玲.浅谈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的角色意识[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4 (11) :14-16.
【2】徐海燕.幼儿自主游戏中师幼互动的现状与有效策略研究[J], 基础教育研究, 2018, 10 (19) :87-88.
【3】蒋静.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浅论幼儿自主游戏的指导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