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20期   作者:彭敏
[导读] 对于大部分初中学生来说,语文科目的学习难度适宜
        彭敏
        青海省西宁市青海昆仑中学
        摘要:对于大部分初中学生来说,语文科目的学习难度适宜,趣味性较强。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有效的将课余时间利用起来,独立的进行初中语文科目的自主学习。教师对初中语文科目自主学习的倡导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语文科目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水平,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学能力;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合作式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指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提上日程、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并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的一种教学安排,这种训练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了自己的学习技能和学习水平。本文将从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展开讨论,望能对广大教师与学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语文学科的内容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比较简单易学,因此自学的学习方法在语文科目中的推广较为简易。总的来说,预习是初中学生进行语文科目学习时首先要进行的第一步。通过自学,学生可以提前预知语文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对课文中的重点和难度进行筛选和排查,从而学生可以根据此为之后在课堂之中的听课安排做出独立自主的调整和规划。
        例如,在进行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一课的讲解时,这首诗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的作品,整首小诗积极向上,富有哲理,给予了处于迷途和困顿之中的人们殷切的叮咛和嘱咐。自莫斯科公国时期,俄国就是一个文化艺术成果繁盛的国家,他不仅在文学、艺术、舞蹈方面,而且在建筑和绘画等等领域也诞生过许多享誉全球的艺术家。东斯拉夫人生活在东西方大陆相连接的地方,千百年来他们既吸收了来自东方的沉稳、内敛,又融合了来自西方的奔放、豪迈。短暂温暖的夏季令人眷恋,残忍、严酷的生存环境令人压抑,这一切给予了这个民族一份独特的忧郁的气质,因此普希金这种乐观积极的心态在他们克服困难的道路之中足够慰藉,教师在进行这节课的讲解时,可以做出一定的课外延伸,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中所富含的思想感情。
        二、积极主动课后复习
        课后复习是学生在进行初中语文科目的学习时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课后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及时的巩固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避免学生产生“翻开书什么都会,合上书什么都不会”的尴尬现象。

教师要做出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学会温故而知新。
        例如,在进行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木兰诗》这一课的教学时,这节课的内容是选自《乐府诗集》的南北朝民歌,讲述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巾帼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征战沙场的故事,与另一首名为《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合称“乐府双璧”。本课的内容是一首以文言文形式展现的民歌,因此学生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课下注释来进行理解和阅读。教师在进行这节课的教学时,要安排学生留够时间对课下注释进行学习和背诵,对乐府诗这种题材进行足够的了解。木兰从军的故事可谓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花木兰的形象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尽忠尽孝的融合与体现。因此,虽然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离较远,但是教师也要督促学生及时的进行课后复习,并挑选经典段落进行背诵学习,以对本课的内容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更全面的认知。
        三、合作式教学的融入
        在初中语文课堂的学习中,丰富的学习形式可以增加学生在进行语文课本的学习时的趣味性,进一步的调动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作为初中语文课堂的组织者,可以给出学生及时的引导,对初中语文课堂做出及时的规划,以提升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积极性,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快参与到课堂中,保证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对于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进行教授《海燕》这一篇课文的时候,这篇课文给大家讲述了一只孤傲的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勇敢。海燕被暴风雨逼入绝境,在面临危难之时,海燕没有像其它鸟儿一样,而是选择了勇敢的战斗,给人造成了强烈的震撼。教师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本课可以谈论的话题也有很多,教师既可以让学生就当时的俄国社会背景进行讨论,也可以就本文中对海燕的细致描写进行赏析,还可以就本文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感情进行探讨。学完这篇文章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不要逃避,而是勇敢的面对,去战胜即将来临的一切困难。
        总而言之,在进行初中生在学习初中语文的内容时自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位于引导者的地位,学生位于主体与中心的地位。教师既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课前预习,也要给予适当的学习压力,引导学生学会及时的进行课后复习巩固,还要丰富初中语文课堂的展开形式,展开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等等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于文本内容的看法与独到思考。
        参考文献:
        [1]蒙世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7)
        [2]蒋金娣.让思维导图成为初中语文自主学习的拐杖[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25(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