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探究性开放式阅读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20期   作者:林延军
[导读] 教师应该转变原有的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基础开展高效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能力

        林延军  
        浙江省   开化县桐村镇中心学校   324302
        
        摘要:教师应该转变原有的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基础开展高效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推动小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说,阅读是学习知识的窗口,同时也是提高学生个人能力的渠道,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阅读教学,积极应用探究性开放式的阅读教学模式。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较为落后,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较低,即使教师组织开展一些活动,也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长时间枯燥的学习生活会让学生从心底产生一些抵触情绪,这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同时还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且积极做出改变。本文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从探究性开放阅读的概述入手,重点分析了开放式阅读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放式;探究学习
        阅读教学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也不能采取突击教学的方式,需要做到细水长流,将科学的教学理念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积极提高自身的能力,多参与学校组织的培训活动,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教学内容的研究上,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从而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1、探究性开放式阅读的概述
        探究性开放式阅读简单来说是指以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让学生自己思考应该如何学习,应该如何对问题进行解决,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得到大大提高,不用再过分的依赖教师就能独立完成简单的学习任务。该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在于,教学主体不同,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都是直接将现成的知识教授给学生,教师直接将很多复杂的思考环节进行省略,直接将最终的结果告诉学生,这样会让学生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面对问题时只会依赖教师,这对学生的个人成长都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但是探究性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则能弥补传统模式的不足之处,整个教学更加注重探究的过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能够多维度的进行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质疑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高。由于探究性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了主体,因此在课堂上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会非常高,学习积极性和热情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大大提高。探究性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该种方式培养出的学生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2、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忽视对学生的兴趣培养
        由于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会忽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节课下来只想将教学内容全部教授给学生,并没有照顾到学生的感受,学生只能跟随教师的脚步进行不断的学习,如果稍不注意就可能落下很多知识点,这种模式只会让学生逐渐失去阅读的兴趣,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学习,抵触厌烦的情绪会逐渐在学生心理产生。
2.2 不重视阅读习惯的养成
        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虽然教授方法和技巧显得十分重要,但是习惯的养成也同等重要,如果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则会严重影响阅读效率,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能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很容易开小差。部分教师也没有充分意识到帮助学生培养阅读习惯的重要性,也就没有开展一些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工作。
2.3 教学内容落后
        现有的语文阅读教材较为落后,在编撰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所设置图文形式非常单调,虽然会设置一些新型的章节,但是内容都大同小异,这些内容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材的图文印刷都较为枯燥,很难抓住学生的眼球。


3、小学语文探究性开放式阅读教学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
3.1 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
        正确的阅读观念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正确且高效的进行阅读,传统的阅读教学之所以没有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是因为没有一个正确的阅读观念,教师盲目机械的让学生进行阅读,没有教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技巧,为学生营造的阅读环境也十分枯燥。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想要取得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发挥阅读的积极作用,让学生以阅读的方式来扩展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是成长发展的黄金时期,需要对该阶段的学生进行理解能力的提高,这样才能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探究性开放式阅读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避免学生长时间接受乏味教育而产生抵触学习的心理。通过探究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学生能够更好的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3.2 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相对于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小学生更喜欢开放活跃的课堂氛围,如果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完全束缚在课堂上,将会阻碍学生思维的拓展,不利于学生进行高效的阅读。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在教学前应该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将一些内容与游戏或情景剧进行结合。例如,当学生在学习《曹冲称象》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阅读小组,然后让学生将文章中的故事情节表演出来。当学生表演完成以后,教师可以对每组学生的表演情况进行分析,这样技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营造个活跃有趣的课堂氛围,开放式的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加乐意接受阅读教学,学生阅读的积极主动性能够大大提高,所取得的阅读教学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3.3 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习惯
        探究能力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拥有良好的探究能力能够更加准确且高效的分析问题,遇到问题和困难也不会退缩,小学阶段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能力,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对每个层次的学生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阅读观点,并且就一篇文章展开激烈的讨论,通过思维碰撞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探究能力。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改变,该种方式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如果只是生硬死板的对知识点进行讲解,不仅无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一定要掌握科学合理的方法,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切入点,以此来促进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采用探究性开放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将阅读教学贯穿在教学的始终,以游戏和活动的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推动小学生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式思维发展和兴趣培养的黄金时期,该阶段的学生很容易进行引导,如果引导得当,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建萍.小学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的开展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0,22(08):229.
        [2]乌兰. 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09.
        [3]胡广美.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C] .教师教育论坛(第一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38-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