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时期背景下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20期   作者:李小雨
[导读] 本文立足于幼儿园中班日常数学教学的真情实况,
        李小雨
        四川省  罗江区第一幼儿园 618500
        摘要:本文立足于幼儿园中班日常数学教学的真情实况,从“充分利用新媒体,增加幼儿学习兴趣”“创设生活情境,提升幼儿应用能力”“开展小组合作,加强幼儿团队意识”“游戏活动教学,丰富幼儿学习体验”“重视学科融合,促进幼儿综合发展”五个基本点出发,对如何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加强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旨在有效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进而全面促进幼儿数学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幼儿园中班;数学;新媒体;生活情境;小组合作;游戏;学科融合
        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人们对幼儿园中班的数学教学也越来越关注,因此也就需要着教师及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提升日常教学的效果,进而合理促进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数学知识的学习可以使人明智,使人的视野更加广阔,进而在幼儿时期开展数学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到幼儿有效开发自身的潜力和天赋,帮助幼儿奠基更美好的未来。此外,在《幼儿发展纲要》也提到了:“学校应充分利用所有可利用的资源,为幼儿教育创造宽松良好的外部环境。”所以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本着幼儿为教学主体的原则,要注重对幼儿开展具有启蒙性、生活化等特征的数学教育,进而既要能够促进幼儿数学能力的增长,更要促使幼儿能够充分体验数学知识学习的趣味性和价值所在。
        一、充分利用新媒体,增加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园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化的一些新媒体来提升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教学内容,从而便可以大大增加幼儿们的学习兴趣。现阶段的幼儿普遍对电子产品的接触较多,因此教师就要善于巧借这些设备来激发幼儿们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并且往往这些以这些新媒体为基础的教学手段在表现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也更加的形象知识,进而便于幼儿快速准确理解授课内容的核心含义,可谓是一举多得。
        例如,任课教师在教学“图形找朋友”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幼儿展示五颜六色以及各种形状的图形,进而大大刺激幼儿们视觉感受,最终有效加强幼儿们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基于幼儿们喜欢电子游戏的爱好,教师可以借助“图形连连看”“拼图”等类的游戏来加强幼儿们对图形的认知,从而有效培养幼儿们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和素质。新媒体教学方式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带给了幼儿们更佳的学习体验,进而对于培养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的。
        二、创设生活情境,提升幼儿应用能力
        学习环境对幼儿学习数学乃至成长都是影响巨大的,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从而既可以促使幼儿在轻松、高效的环境下深入掌握知识,也有利于逐渐培养幼儿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一方面,教师可以将班级内的环境布置得更加生活化,从而让幼儿可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至于时刻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下;另一方面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也可以拉近幼儿和知识间的距离,进而更加有利于提升幼儿们的学习效率以及可以有效促进幼儿对知识应用程度的熟悉。
        例如,任课教师在教学“排排队”这一课时,就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进而充分激发幼儿们的好奇心,同时还可以有效培养幼儿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如一群小动物要在森林体育馆举办运动会,此时邀请小朋友们去做观众,大家愿不愿意去给小动物们当啦啦队呢?这样一来便可以大大提高幼儿们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结合图片继续构建场景,现在大家来到体育馆后可以看见许多的彩旗以及彩色的气球,那么大家能够看出来它们是怎么排队的吗?这时幼儿们便可以积极观察并交流,进而去合理分析彩旗以及彩色气球的排序,最终教师便可以顺利引入本课要教学的内容。


        三、开展小组合作,加强幼儿团队意识
        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大多喜欢热闹、扎堆儿,基于幼儿们的这一天性,教师就可以开展小组合作教学,从而既可以大大提升幼儿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幼儿们的团队意识,增加彼此间的情谊。数学知识对于理解能力尚不完善的幼儿们来说是具有一定学习难度的,此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幼儿们进行小组探究活动,便于幼儿之间彼此交流学习经验,从而取长补短,有效加深自我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任课教师在教学“花伞商店”这一课时,首先就可以将幼儿们分为几组,进而引导幼儿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样一来既可以促进其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也可以增进幼儿彼此间的情感和团队意识等等。如有的幼儿可以扮演不同的顾客,有的幼儿可以扮演店主,然后每把花伞的价格分别在1-5元不等,这样一来在幼儿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既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可以学习到1-5的数字知识,可谓是一举两得。
        四、游戏活动教学,丰富幼儿学习体验
        在幼儿数学教学的策略中,游戏活动教学是种极其常见的教学模式,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同时大大丰富了幼儿们的学习体验。幼儿时期的数学教学核心不在于幼儿掌握多少概念、公理、定理等内容,其更注重引导幼儿们去体验知识的来源以及形成过程,去帮助幼儿了解一些常识性的数学问题和现象,进而这种通过幼儿对游戏感兴趣的驱动教学模式,就可以有效保障幼儿们的实际学习效果。
        例如,任课教师在教学“捉迷藏”这一课时,就可以让幼儿们来一场捉迷藏的游戏比赛,进而促使幼儿在体验游戏的过程中加强幼儿对知识的掌握。如幼儿第一次找到了2个小朋友,然后第二次找到了3个小朋友,那么在这次捉迷藏的过程中幼儿总共找到了几个小朋友呢?这样一来,幼儿们一边学一边玩,进而促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状态下就可以准确掌握数学知识。
        五、重视学科融合,促进幼儿综合发展
        幼儿时期是快速成长和发展的时期,也是人格和能力初步塑造的阶段,进而教师既要做到帮助幼儿们深入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还要善于促成学科间的融合,以便带给幼儿综合发展的机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提到了:“幼儿园各科教学应相互融为一体”,所以教师要让幼儿做自身学习的主导者,而教师则扮演引导者,引导幼儿以数学学科为基础去主动联系学习其余学科内容,进而全面激发幼儿学习和成长的潜力。
        例如,任课教师在教学“快乐运动”这一课时,就可以将数学学科和体育学科相结合,进而既能够教会幼儿数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幼儿运动的兴趣,最终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比如幼儿园在选择乒乓球、篮球等球类项目时,幼儿就可以学习到形状、体积、重量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此外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幼儿还可以获得空间方位意识以及数字概念等等,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们的身体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开发,而这都是大大有利于幼儿未来的成长和发展的。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幼儿的数学教育,对此教师就要积极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优化自身的教学手段,同时还要在不断教学的过程中,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并能够根据幼儿们的性格特征以及具体的教学状况而有效调整教学模式,进而充分保障幼儿在幼儿园内受到最完善的教育和管理。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善于去激发幼儿对数学知识主动学习的兴趣,要帮助其去养成数学探究所需具备的思维以及能力,而这对于幼儿日后进一步学习更加高深的数学知识是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的。
        参考文献:
        [1]田晓霞.幼儿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散文百家:下旬刊,2016,000(007):214-214.
        [2]李米娜.情境创设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巧妙运用[J].好家长,2017,000(063):20-20.
        [3]王智生.解决共性问题转变教师教育行为——以中班数学活动"5以内序数"研讨为例[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5(12):36-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