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柳
海南省东方市琼西中学
摘要:为了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减轻负担和提高效率,是教师教学的方向和目标。目前,许多学校正在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师也在积极大胆地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在较多学校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讨论了小组协作方法的特点,小组实施过程以及如何在教学中使用小组协作的方式,以此提升教师教学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策略探究
新课程改革的钟声已经敲响,教师正在考虑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以及采取何种形式使学生更容易提升学习的成绩。教师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意义是减轻负担,提高效率。新课程从设定目标开始,强调创建一个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环境,并促进独立思考,积极学习,协作关系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数学要求学生体验观察,猜测,计算,推理,检查等学习内容。
1.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状况
(1)分组问题
教师通常根据每所学校的“组间同质,组异质”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根据年级,人格匹配和人格匹配来组织场所。每组的学生人数为4-6人。问题在于,每个学科的教师或多或少都对与该学科的教学状况不符的分组情况不满意。
(2)目标问题
通过小组协作学习,每位教师都知道学生应该一起讨论以找到教学的方式,来找出差距并弥补教学的缺点,并进行总结以提高教学的能力。但是当涉及到具体操作时,学生对学习目标相当含糊,不清楚在小组中应该做什么。
(3)评价问题
教师可以轻松地找到哪个小组讨论更热烈,哪个小组讨论速度更快,哪个小组让学生详细讨论问题更全面。但是,教师评估个体学生极为困难,以及确定所有讨论是否都涉及以及团体协作学习的全面学习更加困难。
2.中学数学小组合作模式的应用
(1)优化组合,为“合作”做准备
5-6名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能够让学生进行轻松地交流和讨论,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并成为活跃的学习者。在组中,学生将按S类的行排列。每个小组基本上由2名顶尖,2名普通和2名学习困难的学生组成。研究小组以民主的方式推荐一名具有较强组织能力和良好学习基础的学生作为小组领导。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不同的级别和分工,应该树立共同的理解和团队精神,才能帮助学生塑造“小组的荣誉不能与教师的努力分开”的意识。小组成员与现有的学习分工紧密地合作,能够对于那些内向,学习基础较差,语言能力较弱并且应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的障碍。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教师应该规定小组内成员轮流组织学习,有助于保障评估的公正性,并建立每个学生的信心。另外,群体之间的搭配力求平衡,没有明显的差异,有利于公平竞争。教师还可以要求每个小组的成员共同学习,开放,民主和平等。在小组合作中,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研究和互助活动,能够让学生一起执行学习任务,增强学生学习的能力。
(2)明确任务和使用“合作”
1.独立于班级前的协作:根据学习需要,教师应在学生在上课前分配工作并进行协作以完成学习任务(包括准备工作)。教师指导学习计划的制定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指导学习中起重要作用。指导性学习计划之一是允许学生提前预览新课程,基于概念,定理,公理等教科书完成指导性学习计划,以便学生有效的预习新知识。教师应事先指导小组长,小组长在上课前分配任务,进行检查和指示。
2.课堂上复杂问题的讨论:根据学习需要,学生在课堂上使用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上,学生在小组负责人的指导下分组讨论和应用新知识,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学习的误区,以增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对于较简单的问题,可以在小组中解决;对于较困难的问题,可以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由教师进行解决。每次上课时,都会出现一些难题。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进行讨论学习,以解决学生学习的困难。如果小组讨论出现了结果,学生可以坐下来,这样教师就知道每个学生都在讨论什么,这样教师就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在进行了一个学期的教学后,教师能够适应小组教学的方式,并逐渐意识到了小组教学的优势。在小组教学后,学生显然比以前更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学生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并派代表进行展示讨论的内容,有助于使每个学生成为一名小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听取其他学生的讲述内容,以此可以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每次讨论中,小组成员的工作分工需要明确:记录设备,检查员,组织者(小组负责人),报告摘要等,这种方法通常是在设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内容。
3.课后谈话方式:课后讨论方式是一种学习方法,学生可以根据学习需要在课后进行协作。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将讨论课堂上尚未解决的问题,或在课后可以扩展以供进一步讨论的问题;二是小组中的学生互相帮助以完成学习任务。有不良背景的学生会主动向有良好基础的学生提出要求,有良好基础的学生会热情地帮助有基础的学生达到改善同一组学生的目标。因此,教师可以观察到学生在课堂之间互相讨论和学习。过去,学生依靠教师进行学习,而一位教师不得不在教室里教导学生。现在,学生更多地依靠组长进行学习,若遇到问题,可以找到小组进行问询。如果小组长不能解决学生问题,则可以找教师。教师将向小组组长进行严格的教学,这意味着教学流程被简化,学生学习能力在不断增强。
(3)评估合作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估的目的是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和改善教师教学的能力。协作学习中评估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评估小组的整体情况,也是对学生个体的评估。评估分为小组评估、教师评估和同伴评估、学生评估和教师评估。在评估过程中,教师不仅应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应注意学生合作的过程;不仅要评估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还应更加注意小组的整体情况;不仅要评估学生答案的正确性,而且要在表达意见和倾听学生语言时注意学生的态度;不仅要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而且要注意合作教学。教师使用评估机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4)课后合作
教师将按组分配分数,如果学习小组答案正确,将加1或2分。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基本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知道学生学习的缺点,以此可以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师也可以在课上对授课内容进行总结,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进程,允许小组成员鼓励学生学习。
(5)奖励措施
为了使学生对学习的活动感兴趣,教师可以给学生适当的奖励,具体可以给最好的两个小组被授予,最好的人也应该赞扬两个。奖励规则应由每个学科的教师制定,适当的奖励措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以上分析,教师了解到小组学习模型已广泛应用于当前的中学数学教学中。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如果科学合理地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数学教学水平起到了积极的鼓励作用。因此,教师需要继续改善协作式小组学习的模式,寻找问题和及时的解决方案,以确保持续提高高等教育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以此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学习成绩,还可以提高教师的组织和协作能力。协作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仍然需要教师的教师积极研究。
参考文献:
[1]梁家玮. 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及对策探析[J]. 教育科学(全文版), 2015(2):15-15.
[2]陆秋红.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应用[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1):49-49.
[3]左泽方. 高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构建研究[J]. 中学教学参考, 2015(2):31-31.